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研究
2019-11-12吕柳马悦宁陈彦竹何烜金玥应森林
吕柳 马悦宁 陈彦竹 何烜 金玥 应森林
【摘 要】目的:挖掘分析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将所得资料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并对其处方用药进行研究。结果:筛选有效医案32则,共计114首处方,利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得到核心药对组合40个、新处方1个。结论:张鸣鹤教授在治疗痹证时并非一味地清热解毒,而是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化瘀为辅,药物使用具有寒温并用、苦甘同组的特点,常选用数效兼备之药;但其临床实用价值,尚需通过理论溯源及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评定。
【关键词】 痹证;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药研究;数据挖掘;张鸣鹤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Professor ZHANG Ming-he's medication for bi syndrome.Methods:Professor ZHANG Ming-he's medical records on bi syndrome were collected to establish a database.All the data were input into the TCM Inheritance Assistant Platform,and his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were studied.Results:Thirty-two effective medical records were screened,totaling 114 prescriptions.Using the data mining methods such as rule analysis,improved mutual information method and entropy clustering,40 core drug pair combinations and a new prescription were obtained by mining the frequency of medication,four scents,five flavors,meridian tropism,prescription rule and new analysis in Professor ZHANG Ming-he's treatment of bi syndrome.Conclusion:Professor ZHANG Ming-he is not simply clearing away heat and detoxifying in the treatment of bi syndrome,but put it in the first place and put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in the second.For medication,he uses medicinals with both cold and warm natures and combine medicinals with better and sweet natures together.He chooses medicinals with several effects.However,its clinical practical value still needs further evaluation through theoretical traceability and clinical trials.
【Keywords】 Bi syndrome;TCM Inheritance Assistant Platform;medication research;data mining;ZHANG Ming-he
張鸣鹤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发表关于清热解毒法治疗痹证论文40余篇,对于痹证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其“清热解毒法可作为一切风湿病治疗基础”的学术观点,被同道广泛认可,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是根据名老中医的需求,集成了临床信息采集、资料管理、数据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能够有效针对病、证、症、方药等多个层面的数据实现系统化承接分析[1-2]。笔者就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公开病案进行收集,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筛选张鸣鹤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中的医案总结及其弟子总结张鸣鹤教授论著中治疗痹证的医案,全部为张鸣鹤教授从医过程中收治的患者。本研究共涉及32则医案的114首处方。
1.2 医案筛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医案明确诊断为痹证,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3];②首诊信息完整,至少有1次复诊,包括临床症状、临床辨证分型、具体方药及其剂量等内容;③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及其他系统疾病。
1.2.2 排除标准 ①重复医案或引用的文献仅取1篇;②不是张鸣鹤教授亲自诊治的医案;③治疗不成功的医案;④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包括西药、中成药等)的医案;⑤不能坚持服用中药的医案。
1.3 医案的预处理 医案在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前,按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中药名称,提前对原始医案规范医学术语及药名、纠正错别字等预处理,如红藤=大血藤,双花=金银花。
1.4 处方的录入与核对 将整理的医案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考虑录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失误,在完成录入后,由双人负责数据的审核。
1.5 数据分析 选择“统计报表系统”,进入“方剂统计”板块,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具体过程如下:①提取数据源,在“中医疾病”选项中输入“痹证”,提取系统内全部治疗“痹证”的方剂。②选择“基本信息统计”,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和归经等分析研究。将所得中药处方中药物的出现频次按降序排列,并导出关于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的相关文件。③组方规律分析,系统默认支持度个数为处方总数的20%,置信度0.6,不进行此项调整,即支持度个数为22,进行数据挖掘。④新方分析,根据系统提示,选取默认相关度为5,即取排名1~4的药物和药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数据分析。惩罚度设为2,即只取至少2个药物在方剂中同时出现,后选择result 2进行数据挖掘。
2 结 果
2.1 药物使用频次统计 分析114首处方,得出药物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共24味,见表1。
2.2 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 将114首处方中使用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见表2、表3。
2.3 组方规律分析 选取系统默认支持度20%,置信度0.6,选择用药模式后,导出表格,见表4;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度降序排列,共得出12条数据,包括中药11味,点击规则分析后,进一步得出相关药对之间的关联规则,即出现A中药物时同时出现B中药物的频率,符合置信度 > 0.6的关联关系共8条,见表5,网络展示见图1。
2.4 新方分析:基于熵聚类方法的组方规律分析
2.4.1 基于改進的互信息法的药物关联度分析 选择“新方分析”后,系统默认相关度为5,惩罚度为2,不进行此类修改,选择“聚类分析”。选择药对系数,即可获得药物之间的关联度。现将关联系数 > 0.05的药对(40组)展示如下,见表6。
2.4.2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分析 基于药物关联系数的分析结果,选择相关度5,惩罚度2,选择result 2。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提取组合后即可得出核心药物组合为黄芪-金银花-水蛭、水蛭-补骨脂-黄精。
2.4.3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 基于熵层次聚类,进一步提取核心药物组合。选择“聚类”“提取组合”后提取结果为黄芪-金银花-水蛭-补骨脂-黄精,见图2。
3 讨 论
痹证首载于《黄帝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寒湿之邪气致痹,虽是大多数医家所公认,但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不拘泥于“三因致痹”学说,独树一帜,提出“热毒致痹”和“清热解毒法可作为一切风湿病(痹证)治疗的基础”的学术观点[4-5]。张鸣鹤教授认为,炎热毒邪是一切痹证发病的共同病机,但在临床上,并非一味地应用清热解毒药,即提出了清热解毒18法以治疗痹证,清热解毒之余,亦重视活血、养阴、健脾等[6]。
3.1 清热解毒为主,活血化瘀为辅 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统计分析,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排名前20位的药物有红花、金银花、甘草、黄芪、荜澄茄、黄柏、连翘、赤芍、吴茱萸、牡丹皮、牛膝、党参、熟大黄、土茯苓、黄连、桂枝、羌活、北沙参、白芍、大血藤、雷公藤、川芎、白术、山茱萸。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云:“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张鸣鹤教授认为,辨别寒热是治疗痹证的关键,根据其临床总结又以热痹为多,治疗上以清热解毒为主[7]。清·林佩琴《类证治裁》亦云:“痹久,必有浊痰败血,瘀滞经络。”久痹则气血不通,易生浊痰败血,故张鸣鹤教授虽然力主清热解毒,但使用频率最高的却是红花、赤芍、牡丹皮等活血凉血药,一则病久入络必有瘀,使用活血药以祛瘀血,生新血,通利经脉;二则活血可助清热。如王清任《医林改错》强调血瘀致痹,云:“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赤芍、牡丹皮等多选药物数效兼备,凉血之药多寒凉之品,遂清热之品多配以活血,以助清热解毒之力更效,故整体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化瘀为辅[8-9]。
3.2 寒温之性并用,苦甘之味同组 从药物使用的四气、五味及归经角度分析,张鸣鹤教授用药特点偏于寒温并用,苦甘同组,药物归经使用前
3位的有肝、胃、脾,处方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有红花、金银花,荜澄茄、金银花,连翘、牡丹皮,黄柏、甘草,红花、赤芍,红花、连翘,黄芪、甘草等。由此可知,张鸣鹤教授虽主张炎热毒邪是一切风湿病炎性病理损害的共同病机,但同时强调痹者寒之,必佐之以热药。苦寒之物多损及脾胃,张鸣鹤教授常用黄芪、吴茱萸、牛膝、党参等补益药物,一则少佐温热之品,以制诸药之寒凉,以防寒凉之品凝滞血脉;二则补肝健脾,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其正气,与《黄帝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谋而合。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方分析,研究得到的核心组方是金银花、黄芪、水蛭、补骨脂、黄精。金银花,《本草秘录》言:“消毒之神品也。”清热解毒之首药。黄芪,《本草汇言》云:“驱风运毒之药也。”补骨脂,《玉楸药解》云:“温暖水土。”黄精,《滇南本草》云:“补虚添精。”张鸣鹤教授应用黄芪与金银花,补骨脂与黄精,药性皆是一寒一热,药味皆是一甘一苦。金银花清热解毒;黄精健脾柔肝;补骨脂温肾助阳;黄芪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之要药,使正气复而抗邪外出;水蛭破血逐瘀,其活血之力较强。本新方药味虽少,但注重一药多用,强调药物的协同作用,清热解毒之时同时兼顾活血、补益,使清热不伤正、解毒不留瘀。体现了张鸣鹤教授治疗痹证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化瘀为辅的治疗原则,同时药物大多寒温之性并用,苦甘之味同组,亦注重补肝健脾,数效兼备。
中医辅助平台适于对名老中医的用药经验进行分析,得出其常用药、药物使用的四气、五味及归经规律,并可基于数据发掘出核心组合及新处方。但中医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或辨证结合辨病,结合每个患者不同病情、不同程度、不同阶段、累及不同内脏确立对应的处方用药,组方以君臣佐使为原则;即使是西医,大多数风湿病(痹证),尤其弥漫性结缔组织病,都属于异质性疾病,病情程度差异很大,对治疗的敏感性、预后均有不同,这也是适合于用精准医学指导的原因。这种数据挖掘整理的用药经验,缺少辨证论治原则,没有君臣佐使概念,其临床实用价值,尚需要通过理论溯源及临床试验进一步评定。
4 参考文献
[1] 唐仕欢,申丹,卢朋,等.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329-331.
[2] 卢朋,李健,唐仕欢,等.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1-4.
[3]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7:463.
[4] 王蓉蓉,姜萍,刘英.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张鸣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用药规律[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6):492-495.
[5] 付新利,张立亭,吴霞.张鸣鹤诊治风湿性疾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8,29(10):709-711.
[6] 张鸣鹤.清热解毒法治疗风湿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3.
[7] 张立亭,娄俊东.张鸣鹤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51-52.
[8] 王溪,张立亭.张鸣鹤治疗痛风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1):30-32.
[9] 娄俊东,张立亭.张鸣鹤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2):34-36.
收稿日期:2019-05-08;修回日期: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