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优化探究
2019-11-12杨院王旗丁楠
杨院 王旗 丁楠
摘 要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作为我国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重要制度保障,其内在机理主要包括制度设计理念、制度运行过程和制度运行成效三个方面。在明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发现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存在科学和技术融合理念模糊、运行中分工协调机制不健全、运行成效评价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建议从“以科学与技术的融合逻辑作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设计依据”“明晰工程博士导师组内不同导师的权责”“建立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长效评价机制”三个维度来优化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以促进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高效协调运行,从而促进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工程博士教育的健康發展。
关键词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科技融合;内在机理;权责分配;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9-0024-07
“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推动我国由传统型工业大国向创新型工业强国跨越为重要战略目标,而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作为创新主体,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工业强国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需求,2011年我国开始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无论是从领军人才的高定位上看,还是从工程实践的硬要求上看,工程博士教育较其他层次或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对导师的组织形式、指导成效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2011年我国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工程博士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博士教育模式。”[1]可见,我国工程博士现行的导师指导制度是导师组制,那么,探究导师组制如何在工程博士培养中发挥应有的效果和作用,对于提高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本研究试图在理清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明晰其运行的现实困境及深层原因,进而提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优化策略。
一、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内在机理
导师组制是导师制的一种形式,是对单一导师制的拓展。秦惠民认为,“导师组制是一种集体组织形式,是为了发挥集体作用而将不同的导师组织在一起的;导师组的成员一般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培养需要来确定。”[2]依据导师组制的一般定义,结合工程博士的主体特点,对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概念界定为: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导向,为培养跨学科综合高端技术领军人物,集聚顶尖师资力量开展深度合作,在校企导师团队联合培养、跨学科交叉培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自工程博士试点办学以来,关于“如何培养工程博士”的探讨一直属于工程博士教育的研究重点,导师组制作为这一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必要从应然状态去探究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理清其内在机理。因此,本研究着重从设计理念、制度运行、制度运行效果三个方面对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阐述。
(一)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设计理念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以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作为导师指导的主要依据,以工程博士作为导师指导的关键主体,以校企导师的协作作为导师指导的重要保障。所以,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紧紧围绕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培养主体、导师队伍三个方面设计。
首先,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以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作为设计依据。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面向工程实际、在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领军人才[3]。其中,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属于认识范畴,旨在认识自然规律,创造知识财富,是科学的体现;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属于实践范畴,旨在利用自然规律,创造物质财富,是技术的体现。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的培养理念,而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是促进这两者有机融合的关键。因而,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实现科学和技术的融合,进而实现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
其次,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以尊重工程博士的认知特点作为前提条件。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要实现科学和技术的融合,必须以主体认知特点为基础,在正确认识工程博士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和技术的真正融合。具体来说,工程博士生一般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是一线骨干或中高层技术管理干部。如清华大学2018年工程博士招生对象为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取得突出成果、并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重要工程项目等[4]。依据Perry理论的认知发展模型,工程博士的认知属于高阶思维阶段(情境建构立场或承诺立场)[5]。这种高阶思维阶段具备对高深知识的建构、对复杂情境的认知和对批判反思性思维的训练。即,工程博士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科学和技术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认知保障。
再次,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以校企导师的协作互助为重要依托。无论是学校导师对工程博士生进行科学内容的指导,还是企业导师对工程博士生进行技术实践的训练,工程博士生都有接收两种指导的能力。但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不是单纯的进行科学指导和技术训练,而是要实现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融合,进而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因此,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导师为企业导师在技术实践的训练上提供知识上的准备,企业导师可以为学校导师在科学研究上提供新课题、新工具和新手段,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融合,实质上是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进而实现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
因此,工程博士导师制的设计理念应坚持以培养具备科学与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工程博士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实现校企导师的协作互助,从而实现科学与技术的深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创新合力,提升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
(二)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运行过程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设计理念,只有在工程博士的运行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而工程博士的运行过程,必须以遵循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设计理念为前提。同时,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有序运行,依赖于多个利益共同体之间合理有效的劳动分工。因而,有必要对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过程中多个利益共同体的组织形式、互动模式、保障体系进行辨析。
首先,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以部门集群和知识集群为组织形式。依据知识生产模式3①的核心内涵1,即无形知识集群[6],对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梳理。无形知识集群主要包括部门集群和知识集群。部门集群主要是指知识在生产、传播、整合和运用过程中,不同部门和组织间共筑的跨组织联合体,工程博士教育的部门集群主要体现为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组织联结体,他们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共同建构相应的知识文化,并在合作共享中催生创新文化。知识集群是整个知识生产过程的中心要素,其是一种创新型知识联盟,工程博士的学校导师(学科导师和跨学科导师)、企业导师、工程博士生之间开放多元的联结,构成了知识创新的集群。因而,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组织形式是由以政府、企业、高校为代表的部门集群和以校企导师以及工程博士生为代表的知识集群等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构筑的。
其次,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以开放多元、互动合作的复式结构为互动模式。依据知识生产模式3的核心内涵2即协同网络创新[7],强调协同系统间不同要素或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辅助,从而打造知识创新联盟,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互动模式应是在国家顶层制度设计下,培养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工程博士培养目标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辅助的复式结构。其中,开放多元与互动合作是该结构的核心特点。所谓开放多元是指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不是独立于社会环境而存在,而是要充分利用和整合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多方资源,并满足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组织的不同利益诉求,从而在追求多方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所谓互动合作是指工程博士导师组内各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互动与合作,主要贯穿于科技初步融合的“导学”阶段、技术科学化的“导研”阶段、科学技术化的“导实”阶段和贯穿始终的“导心”四个培养阶段之中。
再次,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以内外部环境和资源为保障体系。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有序运行,依赖于外部政府的顶层设计、校企的物质保障和内部培养过程中合理高效的劳动分工等。第一,政府的培养理念和制度保障。在科学和技术有效融合的理念指导下,政府设置的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是工程博士培养理念的顶层设计,为各大单位工程博士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指引和制度保障。第二,校企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支撑和物质保障。学校具有人才、学术和研究优势,企业具有资金、应用和推广优势。第三,内部培养过程中劳动分工的支撑。学科导师、跨学科导师、企业导师等多元培养主体在工程博士生的整个培养环节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分工,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明确培养主体的功能和责任,整合多方资源,增强劳动分工的合力,为工程博士生提供多元、结构、开放式的培养模式。
因此,工程博士导师制的运行过程应充分认识多元利益主体的构成要素、理清多元主体之间开放互动的复合结构,在内外部保障体系的支持下,共同促进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有序运行。
(三)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运行成效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运行成效是工程博士导师组设计理念在运行过程中的“现实落地”,对运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落实设计理念、纠正运行过程,从而改善成效。对运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明确评价内容是关键。其中,培养质量的跟踪和评价应是运行成效重要的评价内容[8]。对此,应以工程博士的培养过程及其形成的培养质量作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成效的主要评价内容。
首先,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成效的评价应贯穿于工程博士的培养全过程。工程博士导师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实践训练、毕业设计等工程博士培养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参与,换言之,工程博士导师对工程博士的指导情况体现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实践训练、毕业设计等工程博士培养环节之中。那么,工程博士各导师的作用及其导师间的协作成效,也就是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运行成效,应深入到工程博士培养的全过程中去考评。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成效的评价应以导师在不同培养环节中的角色扮演和实际发挥的作用为事实依据,以此考评各导师的指导情况及其协作成效,充分注重过程性评价。
其次,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成效的评价应以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作为评判标准。导师因素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导师在学业、实践等方面进行的显性指导和在人格、品行等方面进行的隐性指导都会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9]。这点对于工程博士而言同样适用,所以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可以反馈出工程博士导师组内各导师的指导合力。换言之,工程博士的学习收获与各导师的指导投入、各导师之间的协调配合等密切相关。所以,要对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运行成效进行评估,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也应是其重要的评判指标。
工程博士導师组制的运行成效评价应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以运行过程和结果中产生的培养质量为重要评判标准,从而有效地激励、监督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有序运行。
二、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困境分析
(一)科学和技术融合的理念模糊
1.具体表现
在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设计理念“落地”后呈现出严重的科学与技术融合矛盾。主要表现在国家顶层设计、院校管理理念、导师自身意识三个层面。
首先,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没有体现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指导精神。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是以培养目标为设计依据,将科学和技术有机融合,共同实现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家在关于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及培养方案改革的相关文件中对于导师组制的阐述过于宏观,尚未体现二者有机融合的指导理念。其次,培养院校的管理理念中缺乏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思想意蕴。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和技术融合发展,但各大培养单位在导师组制的管理办法上尚未体现科学和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对原25所工程博士培养单位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发现除华南理工大学外,其他24所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尚未出台任何关于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管理办法与规定,这就造成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管理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不利于从制度上推动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再次,工程博士导师自身缺乏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思想意识。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应以培养能将科学和技术进行有效融合的创新型拔尖人才为终极目的。然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指导分离,尚未实现科学和技术的有效融合。
2.原因分析
针对科学和技术融合的理念模糊问题,重点从制度的发展阶段、培养院校的重视程度、研究范式的融合性三个维度进行原因剖析。
第一,工程博士尚属于新鲜事物。2011年审议通过工程博士专业学位,2012年试点招生,2018年进行培养方案调整,发展至今天,如何培养工程博士生、怎样发挥导师组制的指导特色,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10]。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在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疑点和难点,国家的顶层设计尚存在不够完善之处,明晰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设置理念,积极探索工程博士的培养特色任重而道远。第二,工程博士培养院校对工程博士的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这与大学一直以来的职能定位有关。大学自建立以来,传授知识是其基本职能,19世纪初柏林大学开始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第二职能,19世纪60年代威斯康星大学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职能。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知识促创新、以知识促发展、以知识提升社会利益[11]成为新的教育诉求,大学开始在社会变革中慢慢苏醒,然而,教学和科研依然是大学根深蒂固的职能,教育与产业、市场、社会的关系还在努力贴近中,由此影响了大学管理中依然以学术导师为主,企业导师的指导缺失,科学和技术的融合性体现不够明显。第三,科学研究范式与技术研究范式存在较大区别,导师难以自主融合。“科学”以科研工作者为主要实施主体,“技术”以工程师为主要实施主体[12]。在工程博士的培养中,以校内导师为代表的“科学”属于认识范畴,注重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以企业导师为代表的“技术”属于实践范畴,注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二者在研究范畴上的固有差异影响了科学和技术的有效融合,使得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本质内涵变得模棱两可。
(二)导师组制运行中分工协调机制不健全
1.具体表现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内部培养过程的有序运行是充分实现科学和技术有效融合的核心环节,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校内外导师的角色分离和责任弱化与缺失等问题。一方面,校内外导师的沟通协作有待加强。校企导师联合培养的指导方式是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而发展起来的,其实质是实现科学知识的有效转化,推动应用型技术的发展。工程博士研究生的有序指导和培养离不开校内外导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然而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受学术型博士培养路径的影响,工程博士的培养仍以学校导师为主,企业导师极少参与。有研究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只有少数导师组能够保持经常性交流,大多数导师组还处于偶尔交流和无交流状态[13]。另一方面,导师团队内各导师尤其是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还有待强化。在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实施过程中,校内外导师的职责不清晰、责任不到位,严重影响导师组制的实施效果。通过对各大高校工程博士的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得到图1。由图1可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虽然各自发挥了物尽所用、人尽所能的作用,但依然存在学校导师对工程博士专业实践环节的参与不够以及校外导师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工程博士的培养缺乏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二者更多偏向于分离甚至一方或彼此缺失。
2.原因分析
探析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中分工协调机制不健全背后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有外部的利益驱动和约束制约机制缺失、内部的导师责权意识缺乏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导师组制运行的外部环境看,缺乏完善的利益驱动和约束制约机制,进而导致校内外导师的权责分配模糊、不规范。在各大高校的制度规定中,虽然对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重要性及运行机制等做了一定的规定和说明,但更多地侧重于宏观指导。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往往比较关注校内导师的选聘、考核等环节,而对校外导师的管理呈现随意性和简单化状态,导师组中尤其是企业导师缺乏“权力性”和“合法性”的保障机制[14]。导师组制在实际运行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各大培养主体之间出现沟通不畅、一方或者多方角色缺失。另一方面,从导师组制运行的内部环境看,导师组内各导师的责权意识缺乏。工程博士的导师都身兼数职,校内导师集教学、科研和指导任务于一身,校外导师大多数在校外单位忙于行政事务和开展项目[15],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工程博士进行全过程监管,指导时间较难保证,对学生指导有些力不从心,校企导师尤其是企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往往是草草行事,很难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很容易在工程博士培养环节中出现导师组制形式化、导师责任弱化等问题。
(三)导师组制运行成效评价的困境
1.具体表现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是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成效的重要评价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运行效果评价中存在着严重的效果评价机制缺失和不完善问题,尤其是当前评价内容不够明确、科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导师贡献的识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当前的评价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化、科学化。导师组制是以学生为纽带,以实现工程博士培养目标为共同愿景而将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结到一起的一种制度,因此,评价导师组制的运行成效,学生的培养质量应是重要评价内容。然而,受科学和技术本身的成果表现形态的差异,发论文和写专利能否真正衡量出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能否可以作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成效的体现和评判的标准,值得商榷。其次,识别和反映导师贡献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工程博士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大工程,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在学生培养中的贡献如何反映和识别,这些问题尚且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工程博士各导师的积极性难以有效发挥、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成效不佳等。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有效融合性,真正发挥导师组制的合力。
2.原因分析
通过剖析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成效评价过程中的困境,不难发现,困境背后的成因主要集中于工程博士成果自身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成果归属机制尚不健全两个方面。一方面,与工学博士不同,工程博士的成果形式更为复杂多样,当前尚缺乏共识性标准,这无疑加大了将评价内容明确化的难度。工程博士培养除专门的技术知识以外,还需要对社会、政策、制度、市场、管理有深刻的理解,而工学博士强调知识深化,不一定存在市场行为和经济转化。不同的培养模式对成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工學博士一般以论文为成果表现形式,而工程博士成果形式可以表现为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行业标准、科技奖励等,成果形式多元,尚无国家性的或学术界的统一标准,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和衡量标准的争议性。另一方面,工程博士的研究成果归属问题存在争议,进而导致导师的工作量及贡献率等的识别模糊。一定程度上说,成果归属即责任归属。工程博士培养涉及课程教学、论文指导、专业实践训练等环节,校内外导师如何划分责任是影响导师贡献识别的重要因素。因此,因分工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成果归属不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贡献无法识别等问题是导师组制运行成效评价困境的重要原因。
三、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优化建议
基于当前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内在机理,依据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运行困境及其原因探析,建议以科学和技术融合逻辑为设计依据、明晰不同导师的责权、建立导师组制长效评价机制三个维度优化工程博士导师组制,以提高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
(一)加强正确理念引导,以科学与技术的融合逻辑为设计依据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科学和技术的融合,进而推动创新。然而其在理念上的模糊性对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功能的发挥造成了极大挑战。因此,将科学和技术的融合逻辑作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设计依据并以制度形式加以明确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应从国家、培养院校、工程博士导师自身三个层面着手,合力推动科学和技术的深度有机融合。
首先,在顶层制度设计上,要以科学和技术的融合作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设计原则和理念。依据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从国家层面上,设置能够将科学和技术两者有机融合的导师组制。在顶层设计上给予科学与技术融合的理念支撑和制度保障,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在实践运行中落实科学与技术融合提供方向和指導。其次,高校要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为在实际运行中落实科学与技术融合理念制定更具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比如制定和完善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实施细则,从导师岗位选拔和岗位职责上加强科学和技术的融合等。最后,导师内部要自觉克服科学和技术的内在矛盾,把握好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理念价值。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协同利用学校与龙头企业共建的工程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资源共享平台[16]。校内导师要以企业导师对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为契机,在新的工具和手段指引下,实现更高级的知识创新;企业导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导师的知识创新,为更高的技术难题提供新的知识准备和理论支撑。二者在互为前提、互为起点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和技术的真正融合。
(二)完善制度设计,明晰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不同导师的权责
工程博士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和系统性的工作,工程博士校内外导师身兼数职、精力有限,对工程博士进行面面俱到的指导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根据关键点控制理论[17],可对工程博士培养的关键节点进行控制,精细划分责权,加强导师责任意识,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利用清晰的制度规范和明晰的法律约束提高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有效性。
首先,再度强化校内导师的职责。校内导师承担着负责工程博士生的品德和人格培育、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承担教学任务、指导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的职责[18],即强调“导学”“导研”“导心”的责任。由于“导学”和“导研”这些培养环节的“主战场”是在学校,同时依据“科学”的主要实施主体,将校内导师确定为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这两个阶段的责任人。其次,明确规定企业导师的职责。企业导师负责对工程博士生进行一般意义上的生态素养指导,包括工程与安全、工程与绿色、工程与责任以及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等,即强调“导实”和“导心”的责任。由于“导实”这一环节的“主战场”是在企业,同时依据“技术”的主要实施主体,将企业导师确定为实践培养环节的责任人。最后,高度重视校内外导师的合力发挥。高校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导师组制的交流合作机制,为工程博士导师组制的合力发挥提供“权力性”和“保障性”平台。导师负责制的实质是“还权于导师”[19],工程博士培养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导师负责制,并不意味着另一半角色的缺失,而是给予负责导师更大的权力和自由,由他们依据该培养环节的特点和需求对另一种导师类型进行调配与合作,从而完成某一环节的培养任务,推动科技融合,实现培养目标。在国家重大项目指导下,校内外导师在不同的培养环节实行不同主体负责制,每一培养环节都互为起点,真正实现科学和技术的融合,进而推动创新。
(三)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对导师组制运行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
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成效的评价,是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的最后一环,对导师组制运行成效的评价实质上是对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运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和激励。建立工程博士导师组制评价机制,对内而言,是督促导师有效履行职责、激发导师活力、提高导师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内容;对外而言,是完善导师组制运行机制、提高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为此,工程博士的培养成果,以何种形式在培养过程中予以体现、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识别和反映不同导师之间的贡献,重点围绕“导学”“导实”“导研”“导心”四个阶段来提供建议。在“导学”阶段,由学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课程研修报告作为评价标准,内容可针对课程学习或前沿讲座、报告等进行总体概述,也可进行研究综述,要凸显“评述”,由此作为“导学”阶段校内导师负责制的成效评价内容。在“导实”阶段,依据不同导师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将校外导师的成果体现为学生的专利,将学生的专利发明作为评价标准,这些专利发明必须结合国家重大项目需求,体现“导学”阶段广博理论知识对专利内容或方法上的指导作用,由此作为“导实”阶段企业导师负责制的成效评价。专利不是技术的唯一表现形式,但却是技术的重要表征,发明专利并不是衡量工程博士实践培养质量的唯一指标,但却是工程博士实践学习结果的重要反映,因此,可以用专利作为实践培养环节的过程性量化指标。在“导研”阶段,依据不同导师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将校内导师的成果体现为学生的论文,要依据“导实”阶段专利提供的新的工具或手段作为知识创新的新高度,由学生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作为评价标准,由此作为“导研”阶段校内导师负责制的成效评价。尤其是学位论文的撰写需要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可选择写研究型学位论文或技术型学位论文。无论哪一类学位论文,都必须是在重大项目的基础上,且能够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独立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高度的工程伦理素养。在“导心”阶段,加强校内外导师的生态素养意识,将生态素养的培养内化到具体的实际指导过程中。需要指出的是,四“导”中的成果表现形式和成果归属问题应该结合不同学校和专业领域的具体特点进行动态规定,以上只是提供一种责任到人、科技融合的导师组制设置思路。
参 考 文 献
[1]努力造就一批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全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咨询专家组成立[EB/OL].(2011-05-18)[2018-07-02].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105/t20110518_119805.html.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词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13-14.
[3]关于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说明的通知[EB/OL].(2018-05-04)[2018-07-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1103/t20110308_117376.html.
[4]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首期(2018年)招生简章[EB/OL].(2018-05-14)[2018-07-02].http://yz.tsinghua.edu.cn/publish/yjszs/8545/2018/20180514234752295751311/20180514234752295751311_.html.
[5]朱佳斌,刘群群,莫妮卡·库克斯.认知发展理论在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探析——基于留美中国工程博士认知发展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2-18.
[6][7]刘梦.知识生产模式3理论及其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意义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30.
[8]李雪梅,王秉中,甘国龙.博士生导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理工科博士生学术成果质量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5):28-33.
[9]晋素灵.导师指导质量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19-20.
[10]钟晓征,刘惠琴,杨静.工程博士培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66-69.
[11]谢志远,徐倩倩.知识生产模式视角下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124-128,139.
[12]王章豹.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1):66-67.
[13]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肖远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24-29.
[14]杨超,徐天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的协同机制探索——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2):77-82.
[15]曹二磊,张立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5(8):75-78.
[16]丁雪梅.加快培养制造业高层次创新型技术人才和領军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2017(6):20-21.
[17]马晓旭,蒋乃华,徐金海.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点控制研究——以经管类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105-108.
[18][19]左崇良.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法理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8):19-24.
Probe into the Optimization of Engineering Doctoral Supervisors Organizational System
Yang Yuan, Wang Qi, Ding Nan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doctoral supervisors organization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Chinas cultivation of leading innovativ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talents.The inner mechanism mainl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system design concept, system operation process and system operation effectiveness. on the basis of the inner mechanism being clarified, it is found that the engineering doctoral supervisors organizational system has problems such as the fuzzy concep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e imperfec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operation, and the imperfect evaluation of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i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ngineering doctoral supervisors organizational system should be optimiz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the “taking the science-technology- integration logic as the design basis of the engineering doctoral supervisors organizational system”, “clarifying the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different supervisors in the engineering doctoral supervisor team” and “building the long-act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he engineering doctoral supervisors organizational system” to enhance the highly-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doctoral supervisors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thereby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ngineering doctor cultivation quality as well a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ering doct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engineering doctoral supervisors organizational syst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alloc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Author Yang Yu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354); Wang Qi, graduate student of Tianjin University; Ding Na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of Zhou Enlai Government Management College of Nankai University
作者简介
杨院(1984- ),男,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美国托莱多大学高等教育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天津,300350);王旗(1994- ),女,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丁楠,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