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春风浸润学生的心灵

2016-12-17樊玉成易继红

关键词:评价机制

樊玉成+易继红

摘 要:在实施德育数字化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大量的德育案例,如何能让这些德育案例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些案例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哪些问题?针对此问题,笔者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从角度转换、呈现形式、评价机制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及想法,期望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德育案例;呈现形式;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23-2

笔者有一次在期中考试中遇到这样一件事:试卷的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大体是讲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满。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低头族”,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迅速蔓延。学生交上来的习作大多是泛泛而谈,基本上是谈自己身边也存在类似的例子,手机的过度使用有什么样的危害,再表表决心什么的。说了许多漂亮的话,可回头再看看他们呢?整天还是只能看到他们“低头”的身影,其实就在上个月他们刚刚学习过《网瘾伤害事故与防范应对措施》这一专题视频。这一现象不禁让笔者想到,在实施德育数字化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大量的德育案例,如何能让这些德育案例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些案例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哪些问题?笔者就自己的想法和实际工作中的思考,简要谈谈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设想。

首先,我觉得在德育案例设计之前,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做有心人,积极了解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思潮对我们的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会换位思考,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我们的学生处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容易受到外来复杂因素的影响,在案例设计过程中不能想当然地把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容器”,而是要了解这个“容器”里面有什么,这就决定了我们要转变原有的居高临下说教灌输的理念,不断更新原有的德育观念和做法,和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了解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地设计出帮学生能够解决疑惑的案例来。

其次,我觉得在德育案例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平时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育案例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我们设计出来的德育案例就是要吸引学生,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乐于去探究,从而才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设计出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形式。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媒体传播的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文字语音聊天发展到现在的集视频语音为一体,各种信息高速传播,各种各样的视频秀、真人秀也是层出不穷,信息的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多的由单向接收向双向互动发展。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前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事物——游戏,现在却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每年的产值达到了惊人的数量。稍作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媒体传播应用的主体正是我们教育的主体:90后甚至是00后的学生。因此,我们在设计德育案例呈现的形式上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要素,开发出适合学生口味的但又蕴含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德育案例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大胆设想,我们在开发德育案例资源的时候,除了一些运用比较成熟的、效果比较好的德育案例形式外,我们是否可以开发一些能既能进行师生互动,又能实现个人展示的平台来,能否整合单一的教育主题,开发出一套角色扮演,完成相应任务,得到相应奖励的游戏来,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培养起习惯与自觉来。如果这样的话,我想远比现在通用的先简单讲解后场景模拟的一些传播形式要有效得多。我们之所以要在德育案例呈现的形式上花大力气是因为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案例来,才能保持社会主体的德育鲜明特色,才能让全面提升全民素质不再停留在口头上、报纸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形式,丰富内涵,这样才能够吸引到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引向正确的道路上来。

再次,我觉得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应该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德育工作其根本主旨就是要培养起大写的“人”,而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社会公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特别是其中属于德育范畴的部分,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而如何来检验德育效果,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现成的做法。回到对每个人成长都有重要意义的学校教育,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德育工作只可能是在学生成长的十字路口帮一把、扶一下,但是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效果,往往就很难用量表数据来衡量了。学校里现在开展的一些德育工作看上去很热闹,学生讲起感想收获来也是滔滔不绝,但实际上往往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给出你想要的答案,这些德育工作并没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我们在进行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如何来检验阶段性德育工作的效果,值得我们好好深思。而这绝对不是填几张问卷调查就能够解决的。因此,我们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还必须依托数字化平台,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机制。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强调“知行合一”,实际上就在要人能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用学到的知识理论特别是品德方面的修养来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一种高度的自觉和统一。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基本生存技能的习得,我们针对其特点可以采用不同方式的考查机制:对于行为习惯养成部分可以采用线上问答和线下跟踪的方式来进行考查,线上问答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已经认识和掌握了正确的行为生活习惯,线下跟踪主要是考查学生时候能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跟踪、反馈性的量表,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真实地记录学生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对于基本技能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模拟和线下实践的方式,分阶段、分层次考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不断丰富平台上的内容,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摸索出与数字化平台相适应的一套评价体制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调整完善,切实能够体现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历程。

最后,我觉得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整体的提升,但我们也不难发现,人们对职校学校及学生还存在一定的不理解,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未能真正改变,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他们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德育活动的效果也必定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在案例设计环节中对于同一德育主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特别是在检验德育实践效果时不求全责备,要注意到不同学生不同时间段的发展和变化,让学生慢慢成长、不断成长。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对于德育数字化中德育案例的设计时的几点粗浅的见解和思考,出发点就是要让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德育案例设计过程中注重实效,不断探索创新,让学生把德育内容从嘴上、表面上转化成过脑走心的教育,培养起学生由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向我要怎么说、怎么做转变,让学生以一种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来接受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勤坚.聚焦生活中的真实德育——学校数字化德育创新的个案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10).

[2]杜尚荣.数字化时代中小学德育方法创新策略研究[J].教学探索,2016(02).

[3]李艳.数字化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04).

[4]徐雯.沟通无限 德润有声——“数字校园”中德育工作的创新[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3(01).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高中政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实用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方法(S-H评估法)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