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思维,推进深度阅读

2019-11-12阮班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思维语文

阮班莲

[摘   要]文章从以下三方面论述了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以促进深度阅读的产生:激活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激活批判性思维,使阅读具有个性化,让学生形成评价和欣赏能力;激活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完成新的认知构建。这三种思维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层递性,对深度阅读的产生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语文;思维;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5-0013-02

语言与思维是一对孪生兄弟,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则是语言的内核。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和语言学习同样重要。脱离了思维,语言不过是一堆七零八碎的字和词,不能成句,更不用说成文。叶圣陶说过:“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深度阅读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是促使学生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而要想实现深度阅读,激活学生的思维十分重要。

一、激活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

形象思维主要是依靠形象进行思维的一种思维形式,它的特点是感性、直观、形象,它更加注重情感和意象。在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态度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借助意象表达出来的。只有形象思维才能引领学生去理解意象,感悟作者的情感。形象思维中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是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能力。想象和联想能让学生展开形象思维的翅膀,去更好地理解意象,体会情感,解读文本。由于年龄局限和生活阅历的影响,很多学生无法读懂朱自清的《背影》。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描写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动作“蹒跚”“探”“爬”“攀”“缩”“微倾”等进行深度分析,让他们发挥想象和联想,回答以下问题:1.口头描述父亲给“我”买橘子的情景;2.进行角色转换,假设你们看到自己的爸爸穿过铁道,挪动着并不灵便的身体,吃力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只是为了买几个橘子,你们会是什么心情?通过想象,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很生动地描述“父亲买橘子”的情景。更多学生通过角色转换,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在为自己买橘子的情景,他们都表示“很感动”“很心疼”,有的甚至说“不忍心看”……学生能够理解到这一步,我们还能说学生没有读懂课文吗?场景可以想象,动作可以想象,人物形象可以想象,甚至情感也可通过想象来体验。所以說激活形象思维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它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获得深入的情感体验。

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再造作品形象,形成对作品的整体认知,可为抽象思维的激活奠定基础。在学习杨绛先生的《老王》中老王的肖像描写“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时,学生需要通过想象才可感知老王生病的程度之重和他所受的生活磨难之深。学生需要想象老王送货、送人的具体情节,才能整体感知老王凄苦的人生历程,以便为后面准确地评价《老王》的语文价值和审美价值打下基础。这里的形象思维的激活就为批判性思维的激活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激活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评价和鉴赏能力

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继而改善思维的思维形式,它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很多教育家都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受教育者必备的能力,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在认真读懂文本后,能对文章做认真的评价,对文章表现的内容、思想情感、艺术特色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让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既能道出其中之妙,又能发现缺陷,不被其迷惑,可以说是既能欣赏,又能批判。比如季羡林先生在《成功》中指出“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并进一步阐述“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所以他认为成功的关键是“勤奋”。学习到这里,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说天资虽然主要由基因决定,但通过后天的努力,天资也可能改变,比如牛顿小时候患有自闭症,但通过后天的矫正和努力,成了杰出的科学家。对“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的说法,有许多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有学生认为机遇是可以创造的,要调动各种已有资源创造合适的机遇,并把握机遇,努力获得成功;还有的学生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只要当个有心人,进行多方面积累,当机遇到来时好好抓住,就能走向成功。比如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就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进入文坛的。凡尔纳年轻时在巴黎求学,虽然学习的是法律,但他却对文学充满了热爱。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时,童心未泯的他像孩子一般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了一个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学生初生牛犊,敢于挑战权威,精神可嘉。当学生能用批判的眼光来阅读、思辨,对文本进行评价、赏析时,说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已经达到较深的层次。

学生的批判不仅仅指向文本的解读,有时也指向教师的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理念的更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也不再是课堂的独裁者,因此,学生也能质疑教师的教学。笔者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朗读到文章的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时,故意将“魂灵”读成“灵魂”,有学生指出错误时,笔者便说这两个词意思差不多,无关大碍。但这名学生进一步指出,这两个词虽然意思差不多,但“灵魂”太平常,读起来轻飘飘的,没有质感,而“魂灵”从音韵上给人以厚重感,而且非常符合此时的语境——严肃而庄重,充满着虔诚的祝祷。笔者肯定了这个学生的说法,并引导其他学生反复朗读这一句。之后,笔者夸奖了这位学生,并对他这种勇于质疑的行为给予了肯定。激活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学生有了自己对文本的评判标准,便能够正确判断文章的优劣,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培养阅读思维能力。

三、激活发散思维,让学生透过文本完成认知构建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多向思维,即从已知信息中,围绕某一问题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以得出不同的答案。鲁迅先生评《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里是说因为读者的身份和立场不同,便有不同的眼光,得出不同的结论。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重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读出问题,再让学生围绕问题思考讨论,寻找答案。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有学生在基本理解全文大意后,提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中作者为什么自称“闲人”这一问题。笔者让学生先反复阅读课文,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再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思考,纷纷给出答案:有的说作者当时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并被迫“签书公事”,做个有名無实的官,本身就很空闲;有的说表现了作者对那些追名逐利者的轻视,他们这种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哪里有暇领略这空灵的月色;有的说这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作者因乌台诗案险些丢掉性命,后被贬黄州,心情必然郁闷,但作者没有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还有闲心欣赏月色,说明他的心态十分旷达乐观;有的说当时作者正值盛年,却只能在寺庙中以赏月为乐,所以“闲人”透露出他不能建功立业的幽怨……因为学生的回答既结合了文本,又联系了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当时的处境,所以虽然答案各不相同,但都是正确的。在教学中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那么学生得到的就不是死的结论,而是活泼的思维方法,通过这种思维方法学生可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理解,获取更多的知识。激活了发散思维,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形成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与发散思维相对应的是辐合思维,这是从不同的信息中得出一种正确结论的思维方式。日本创造学会的村上幸雄说,人的创造思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发散阶段,充分运用想象力,突破固有的知识圈;二是收束阶段,对各种设想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找出最正确的答案。从发散到收束,又从收束到发散,通过多次反复,创造性思维活动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如果某个问题只有一种答案,为了得到这个正确答案,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最终让所有的思维都指向这个答案。在《醉翁亭记》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写“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的“乐”到底指什么?有学生说,根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这句话,再联系第二段作者写的琅琊山的“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可以看出,“太守乐”指欣赏“山水之乐”;有学生说,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可以看出,“太守乐”指滁州人的“游玩之乐”;也有学生根据“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看出太守“乐”指与宾客的“宴酣之乐”。最后经过反复讨论思考,学生终于明白:作者欣赏山间美丽的景色,为游人的快乐以及与宾客喝酒游戏而感到高兴,这些“乐”都指向把滁州治理好,让百姓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明确了“太守乐”的含义,学生也就理解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思考问题时,学生从课文发散开去,得到不同的答案,又从众多的答案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找到最合适的答案,可以说,学生在阅读中完成了“走进文本—穿越文本—走出文本”的过程,理解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激活和发展。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并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一直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当前“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清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语文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语文课程的建设也在与时俱进。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进而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只有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才能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和弄潮儿。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思维语文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戴着镣铐起舞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