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2019-11-11赵鹰

知识文库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小括号鼓励性精准

赵鹰

精彩童年视野下的课堂必须是精彩的课堂,本学期学校教研组开展了课堂观察的研究,就是基于儿童立场开展的课堂观察:试图从儿童视角审视课堂,在观察中把脉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客观展示课堂教学行为,同时提出改进建议,真正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自身发展。

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了四下的《不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下面是以“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为主题进行的课堂观察研究。

1 主题的确定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理解。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自主开放的课堂上,要实现课堂真探究,让学习真实发生,教师的教学语言尤为重要!而且执教的陈老师是一位青年新教师,教学语言是一个新教师的入门功夫,所以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观察研究成为我们这次的主题。

2 观察清单

根据课堂实践,专家引领,确定观察清单为: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具有:①精准性?②鼓励性?③提点性?

3 观察结果

(1)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具有精准性?

这节课上陈老师的教学语言多数是精准的。特别是在归纳总结时:

师:这样的算式要怎么算? 学:括号里是同级的话,从左往右,不同级的话,先算高级的。

师:我们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然后算括号外的。那么如果小括号里不只一步,两步该怎么计算? 生: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师:同级呢? 生:从左往右。

师:小括号外面又有乘又有除怎么办? 生:小括号外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师:同级的话要从左往右。

师生通过对话交往互动,精准的完成了运算顺序的归纳总结。

(2)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具有鼓励性?

生:我不是单有小括号,我还有中括号。

师:非常好,他懂的可真多呀,连中括号都知道。这个女生有问题,你说。

生:都是在括号里为什么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师: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生:因为同级运算要从左往右。

师:听懂了吗?那我们可以先算加法吗?也就是要……

生齐答。师:谢谢你!(手势让回答的学生坐下)

说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孩子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鼓励性。而当学生答错或回答不出时,老师也要耐心的等待,让孩子能讲出自己想法和思路,不要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急于换人回答。

(3)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具有提点性?

1)习运算顺序的时候(38+12)×50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师追问:为什么先算加法?

2)6×3-18÷3

生: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除法。师引导:乘除可不可以同时算?

3)学生展示交流:300-(120+25)×2  =300-145×2  =300-290  =10

师:为什么先算加法? 生:因为有小括号。

师:为什么抄下来? 生:因为还没算的要抄下来。

4)学生交流展示:(300-120+25)×2  =205×2  =410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等于205再乘2等于410

师:有问题吗?你们都是一下子先算出205的吗?

有部分学生说不是……老师出示规范算法让学生对比,引出了学生精彩的发言。

这样的列子还有很多,教师对学生生成的各种问题及时回应并带有启发和点拨。

在方法归纳总结时老师总是问,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有没有补充的呀?不断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在实际问题解决后,师:有一个条件没有用到,是哪个?说明什么?对于这种题目很长的问题,要找有用的条件。

当学生从错误中得到总结时,师:错误乃成功之母,你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改进方法,你的进步一定会更大!

这些语言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还能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

4 总结反思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手段。

4.1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精准性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达必须精准、科学。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打基础,教学中对各种数学概念以及逻辑关系的表达要求就更高。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都必须用精准科学的语言表达,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辞不达意、模糊不清或者模棱两可,那就会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严密的学科,所以我们把精准性放在首位。

4.2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鼓励性

富有情感因素的教学语言,可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鼓励性的语言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鞭策。因此教师通过情感性、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4.3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提点性

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会从蛛丝蚂迹之中敏感、敏锐、敏捷地捕捉到切入点,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象催化剂一样,深入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知识基础之中,与其汇合,发生反应,从而启发学生的心智,振奋学生的神经,促其深入思考,这样的语言对学生才有吸引力,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教學语言要求教师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更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的从具体内容方面去点拨学生,帮助学生提升。“你真聪明”,聪明在哪里?“你真棒”,棒在何处?都应大声给出具体参数,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于自己的关注和重视,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升。

要达成这些清单上的目标,我们的老师需要在自己的日常课堂上不断地锤炼!做个有心人!除了以上这几个目标,其实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我们继续研究!

(作者单位: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小括号鼓励性精准
有效的课堂提问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添加符号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巧添括号
巧添括号
作文评语,小学生写作的动力
小学数学观摩课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起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