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主题的生动叙事
2019-11-11陆芸
陆芸
进入今年9月,中国的新闻媒体就进入了国庆报道时间,纷纷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开各种专题报道。就对外传播来说,如何让中国人的庆典进入海外受众的视野,让成就性报道不被误读为“中国威胁”是记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利用主场优势深入挖掘生动的中国故事、探索不同的呈现形式、拓展观察中国发展的维度,为关于70年庆典的宏大叙事寻找不同的视角,从微观、中观、宏观入手,丰富报道的层次,让宏大主题变得生动有趣。
一、微观视角:讲故事、重细节
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外媒往往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一个复杂的概念和事件通过人物的经历展现出来。想要让宏大主题的报道贴近西方受众,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情,就必须讲好故事。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乍看之下是对外传播很难驾驭的一个议题,因为如果只是报道主题教育活动本身,不添加必要的背景,不做内涵阐释,相关报道就会变成宣传说教,信息过于空洞,外国受众难免会觉得云里雾里,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新华社对外部《读懂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一文,跳脱出对于主题教育活动的一味宣传,通过平实的语言,向外国受众讲述了三个共产党员的小故事。95岁的战争英雄张富清60年来对自己的军功只字未提,退伍后选择在穷乡僻壤工作奉献一生;乡村女医生高银水每天都要来回走上十几公里的山路,为村民们送医送药;33岁的飞行试验工程师戴维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测试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只为向公众交付一架真正安全的飞机。这些平凡岗位上的人们,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宗旨,而文章通过记录他们的事迹,提炼故事背后共通的人类情感,很容易打动外国受众。
为使稿件取得积极的对外传播效果,作者在写作时反复和外国专家沟通打磨,在外国专家的建议下,删去了口号式的宣传,并在行文中更多使用白描的手法和镜头式的语言。文字报道和相应的视频报道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均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外媒对于宏大主题的报道也離不开好故事。英国《卫报》在一篇题为《新中国成立70年故事》的稿件中,将70周年划分为几个具体的阶段,用普通人的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文章中老北京胡同居民李冲(音译)亲历了第一批民营企业“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见证了同龄的年轻人从乡村涌入城市、在各行各业奋斗打拼的历程。作为一名自行车修理工,他从一个只有富裕人家才能买得起自行车的贫穷社会走向了一个共享单车遍地的新时代。这些亲历者的故事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时代肖像。
二、中观视角:行业变迁展现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显著增强,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也给正面报道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数据支撑。
但如果只是一概而论地描述70年GDP的增长速度,就会显得空泛。通过行业的变革来体现70年巨变,才能形象化地展现一些行业从无到有的过程,可读性、传播效果才会大大增强。
依托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报告,新华社对外部开辟了“新中国70年”栏目,从工业、能源、教育、医疗卫生、人权等各个领域,用尽量短小精悍的语言,描绘各行各业的变迁。这些稿件从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的变化体现行业的变革,贴近生活,言之有物。
在描绘行业变革的叙事中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发展的70年也是中国产业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与全球工业体系深度融合的70年,对外传播不能不提的议题是中国产业和世界的深度交融。
例如,“新中国70年”栏目开栏之作《从闭塞的农业社会到世界工业强国》一文回答了这样三个问题:“世界工厂”是如何白手起家的? 中国是如何提升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 中国工业将如何为世界的共享未来作出贡献? 文章从国外受众的视角出发,以新颖的问答式结构、精当的篇幅、以小见大地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中国故事,解释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的联系。《中国经济70年动能巨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巩固》将各种经济体的共同发展比喻为一场优美和谐的大合唱,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经济的特色。《70年,中国人更长寿更健康》《70年,国企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以及《70年,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对新中国70年来的成就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娓娓道来,可读性突出。《中国工业全球竞争力持续攀升》《中国能源领域实现历史巨变》从企业运行入手,用较小的切口展现了工业和能源领域的显著成就。《经常账户顺差大幅下降 中国经济再平衡取得显著进展》《中国信用评级、债券市场开放力度加大》《夜间经济蓬勃发展 展示中国消费潜力》等稿件,结合数据发布和鲜活的经济现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与巨大潜力,反映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预期和信心。
国内的其他外宣媒体在进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时,也有许多透过行业视角探讨中国与外界不断变化的关系的报道。例如,《中国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留学不再是精英的专利》,从留学生的视角呈现了中国不断对外开放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深刻变化。如今,每年都有几十万留学生前往世界各地求学,难以想象这个群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20几人。文章采访了多名留学生,他们热切归国创业的心态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发展给个人带来的机遇。
三、宏观视角:挖掘成就背后的制度逻辑 对外展现“四个自信”
国庆报道很多都集中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上,但就对外报道来说,只讲“中国能”还不能满足海外受众的需要,他们更关心“中国为什么能”。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把有意思的故事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从制度的层面和受众进行沟通和探讨,从而让其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机制有更多了解,由经济走进中国社会、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走进中国的文化。
近期,新华社对外部播发了一系列新媒体作品,聚焦“中国为什么能”。其中,《养活14亿人,中国为什么能?》一稿通过数据可视化、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国利用“北粮南运”、发展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官员问责机制与农业生产挂钩等措施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在记录成就的同时回应了全球政府的共同关切: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何保障粮食安全。这篇报道充分挖掘了中国粮食生产成就背后的制度因素,为世界解读“中国经验”。
除此之外,新华社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策划中也注重加强对外言论报道,主动发声重新定义一些概念。比如,评论《速度与效率 中国逐梦民族复兴在路上》对“中国速度”进行了新的诠释——“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速度已经不限于简单的GDP增速,更体现在中国加速推动创新、追求绿色发展、推进市场化改革等方方面面”。文章对“中国速度”的重新定义,体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抱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决心,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良好尝试。
应该说,这些精心策划的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民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展现了中国民众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展现了他们面对挑战和压力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勇气,既有故事性,又有思辨性,内容和展现形式都比较充分多样。相比之下,外媒对新中国成立70年庆典的报道篇幅有限,这就更加凸显了外宣媒体围绕重大主题做好议题设置的必要性。
在中国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国内外宣媒体更有责任去脚踏实地,不断探索提高议题设置能力,用更广阔的视角、更精准的表达来呈现中国发展的进程,阐释成就的来龙去脉,向外界展现一个不断发展的、真实的中国。这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初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