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外国新闻官员和记者讲好中国故事
2019-11-11靳旭鹏
靳旭鹏
2015年以来,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先后承办了40多期发展中国家新闻官员和记者来华研修项目。在工作实践中,在同来华研修的外国官员和记者交流时,经常会碰到对方提出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宗教等诸多领域的问题。例如:中国新闻出版自由吗?怎样看待台湾问题?中国GDP全球第二为什么还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人都会功夫吗?中国人都吃狗肉吗?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宗教信仰?如何评价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等等。如何得体地回答好这些问题,向外国新闻官员和记者讲好中国故事,值得思考和探究。
一、向外国新闻官员和记者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
(一)受众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向其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外国新闻官员和记者这一群体职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舆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是一般外国民众无法比拟的。在与这一群体受众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讲述方法和效果的不同会对他们的选题视角和报道重点产生影响,从而对国外媒体议题设置造成间接影响。因此,对这个人群的传播是做好二次传播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18年参加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研修项目的学员,在其所在国媒体上发表正面宣传中国形象的文章近百篇。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有十余篇关于中非合作论坛的正面报道。此外,在培训过程中,有效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交替实施,会使传播效果更加显著。
(二)受众群体渴望了解中国但受客观因素影响了解不够客观全面
外国新闻官员和记者这一群体职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比一般外国群众更加渴望了解中国,但以下客观因素使其了解得不够立体、全面,甚至存在疑惑、误解。
1.刻板印象。长期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形势,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片面的、不实的、主观的,甚至是诋毁式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西方受众先入为主的历史认知和刻板印象,导致他们即便亲身来到中国,也会首先聚焦中国的各种问题去印证头脑中已有的中国形象。
2.无意识的自我中心。就普遍人的思维习惯来说,在看到与自己不同或相悖的价值观念、行为举止时,会不自觉地否定别人,认为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这种特性客观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或重或轻。包括外国新闻官员和记者在内的外国民众也是如此。例如,许多外国民众,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民众,无法能理解中国很多人不信仰宗教,觉得没有信仰是不可思议、无法接受的事情。当然,这与文化的不同也有一定关系。
3.中国较为复杂的国情。由于中国复杂的国情,很多外国民众认为中国是多样的、复杂的,甚至有时是充满矛盾的。经济上,2018年中国GDP总量稳居世界第2位,但人均GDP却排名世界第72位;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但是在中国国内确实还存在一些贫困地区。政治上,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理解或了解不透彻,也弄不清楚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文化上,中国既是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却又是世界新兴的现代化国家。这些复杂的情况,让他们时常迷惑不解。
(三)当前讲述中国故事时仍然存在一些不恰当、不正确的方式
1.感情用事、直接否定。在与外国受众接触过程中,听到不愿听、不愿回答或是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时,感情用事,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否定,致使对话陷入僵局,对方关闭对话渠道,故事没法继续讲下去。
2.模棱两可、不置可否。表达自己观点不清晰、立场不明确,对方听不明白,无法达到讲故事的效果。例如,碰到“中国为什么限制脸书(Facebook)”的问题时,如果只是回答:因为中国国内有很好的社交软件,比如微信、微博等,中國人或许不需要用脸书。这样的回答显然并不恰当。
3.蔑视对方、不屑一顾。沟通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而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对方。例如,碰到“中国人为什么都不信仰宗教”的问题时,如果觉得是因为对方的无知而不屑一顾、不去回答,这样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我们不讲自己国家的故事,就会有别人替我们讲,别人讲成什么样子,后果我们是没法把握的。①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正确方式
(一)讲故事与其他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
1.讲故事是一种互动式表达。讲故事一般多为面对面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判断对方的接受程度,如果对方不认同可能会当场打断讲述者。
2.讲故事是一种片段式表达。讲故事一般是在特定场合、时间,基于某一问题、话题、事物进行的,不可求大求全,从自己的视角把观点表达清楚即可。
3.讲故事是一种个性化表达。讲述者生活背景、知识储备、人生阅历、研究方向的不同,导致不同人讲故事的角度、侧重和内容不同。中国很大,每个人都只能讲述自己熟悉的事情,讲述自己切身经历过、有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故事。②
4.讲故事是一种共情式表达。不同于公共场合的演讲、作报告,也不同于发邮件、社交工具聊天,面对面交流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会让思维碰撞更加直接,更容易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话语。
(二)讲故事的步骤、方法
1.倾听对方、理解对象。首先要弄清楚对方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发问的动机是什么,预设的看法及原因是什么。不仅要看到发问本身,在回答前更要谨慎思考发问背后隐含的意义。
2.寻找共性、切入主题。相较于争锋相对,共性切入更容易引起对方的注意及兴趣,从这一点出发能够更好地增强表达效果。
3.灵活生动、个性表达。这一步要充分发挥讲故事这种表达方式的优势,不说太多官话、套话,而是分享自己认为最具有说服力的观点,用生动的事实或案例去支撑个人观点。
4.价值升华、情感共鸣。最后一步很重要,如果能够从价值和情感上获得对方认同,讲故事的效果会事半功倍,也更容易影响或改变受众的某些刻板印象。
(三)一个具体案例
笔者在工作中曾碰到“你认为中美将来是否必有一战”的问题。笔者认为,第一步,要快速分析问题。从表面来看,这个问题是中美关系的问题,但在发问的背后却隐含着对中国快速崛起是否将给世界其他国家造成负面影响的疑虑和担心。第二步,要从部分肯定问题切入主题。首先说明,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确实很快,GDP总量在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近年来,国际上也时有对中国发展存有疑虑的声音,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中美之间将来必有一战。第三步,选取自己认为最具有直接说服力的观点来告诉对方:持“中美必有一战”观点的人普遍受到“权力转移理论”或“修昔底德陷阱”的影响,认为新兴崛起的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对付当前的强国,以期去改变现有的世界秩序。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决定国家是否会发动战争来达其目的的重要因素,除足够强大的实力外,还要在主观上有强烈的意图。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之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主观上没有这样的意图。同时,中美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利益交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没有对美国发动战争的动机。最后一步,回归价值层面,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一直在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回归情感层面,讲述几个战争曾给中国大地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具体事例,引出个人观点: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一样,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也将尽全力维护世界和平。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四个坚持”
(一)坚持换位思考
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可能用受众的眼光和视角去看问题。例如,当听到“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不信仰宗教”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别扭。但如果从对方的视角来看,问这个问题的人一般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对于西方一些基督教徒和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徒来说,宗教信仰在他们很多人的生活中如每日吃饭喝水一般不可缺少。这样换位思考后,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对方发问的原因了。
(二)坚持实事求是
如果碰到對方提出的问题带有负面指向但却真实存在时,我们不应回避遮掩,而是尊重客观事实,承认不足之处。例如,“你如何看待北京如此严重的雾霾”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承认北京近些年的确存在雾霾天气,但同时更要强调国家和政府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多措并举加快治理,也可以列举北京雾霾天气的数量在不断下降、经济转型升级速度在加快、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等事例。最后可以表达,中国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但这样不断进步的中国才是真实的中国。
(三)坚持求同存异
要大胆说共性、坦率说差异、积极谋合作。例如,面对“中国人如何看待孔子”这类问题,其实是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好奇和探究。我们可以指出,每个国家、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中国的确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就如同很多西方国家受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思想影响较多一样。儒家思想虽然不是宗教,但其所倡导的“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勤勉节俭”等理念,与许多宗教主张存在一致性,同样在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道德层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坚持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讲述中国故事要始终坚持文化自信,而不应该听到不同的声音就否定中华文化。例如,“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国人也历来被称为“龙的传人”。但是,在某些外国人心目中,“龙”是邪恶、凶猛的形象。为此,有人提出不应该继续宣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也应该减少宣扬“龙”形象的频次。但放眼世界,美国国徽上的“白头海雕”、英国国徽上的“雄狮”、俄罗斯国徽上的“双头鹰”都是动物界较为凶猛、有攻击性的食肉动物。因此,我们无需一味迎合西方价值喜爱而改变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寓意,也只有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有足够的底气讲好中国故事。
四、讲好中国故事的“三层境界”
讲述中国故事、为受众解疑释惑的过程属于人际传播,我们可以从传播效果来看判断一个故事讲得是否成功。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包含三个层面:首先,认知层面效果——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其次,心理和态度层面效果——作用于观念或价值体系,引起人们情绪或感情的变化;最后,行为层面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③
(一)第一层境界的关键词是“理解”。对应“认知层面”效果,听者能理解讲述者说的内容,能给听者带来知识增量或者知识结构的变化。让听者听得懂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讲述者对问题本身的理解要全面、要到位。
(二)第二层境界的关键词是“认同”。对应“心理和态度层面”效果,能让听者从价值和情感层面对讲述内容达到认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对方发问背后隐含的观点和态度。
(三)第三层境界的关键词是“再传播”。对应“行为层面”效果,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高境界,即:能让听故事的人成为主动讲故事的人。虽然到达这个境界不太容易,但只要认真做好前两层境界的铺垫,第三层境界也是可以水到渠成的。即便受众不主动传播,但如果碰到其他人提出同样问题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完成二次传播。
总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新格局,对于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非常重要。掌握讲故事的方法、做好精准传播,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注释」
①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②周鑫宇:《中国故事怎么讲》,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7年版,第55页。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