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融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理路探微
2019-11-11胡华梁德萍
胡华 梁德萍
[摘要]文章在分析劳动精神的内在意蕴与教育功能的基础上,认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为了完成传递核心价值、承继中国精神、坚守立德树人三大使命,必须根据贴近原则、化人原则、合一原则与劳动精神相融合,并进一步阐述了造成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遮蔽状况的原因是教育主体不完整、精神认同“不在场”。对此,提出以下实施路径:将劳动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发挥其价值引导功能;将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强化其精神生成功能。
[关键词]劳动精神;职业教育;时代新人;新时代
[作者简介]胡华(1984- ),男,安徽淮北人,茂名職业技术学院,讲师;梁德萍(1964- ),女,广东茂名人,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广东 茂名 52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建设项目“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6JDSZK033)、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研究专项项目“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生活化研究”(项目编号:17JD710023)和2017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17JKDY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9-0101-06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进入新时代的新任务新使命,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着眼点与落脚点。劳动精神内聚文化育人的时代价值,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本文意在探讨劳动精神的内在意蕴与教育功能,阐释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及其与劳动精神融合的基本原则,解析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遮蔽状况及内在原因,从而为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寻可行性路径。
一、劳动精神的内在意蕴与教育功能
(一)劳动精神的内在意蕴
“精神”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所在、内涵所依。劳动精神作为一个具有历史范畴意义的概念,在古今中外不同时空下有各自不同的意义。综观这些意义不难发现,它们在求美、求新、求精、求卓等维度有共通之处。
1.求美之维:“审美情怀”的价值取向。审美情怀的产生源于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向往,是人特有的感性认知与本能意识。劳动精神强调要运用审美之眼光来制作物品,运用审美之情怀来改造社会,规避了技术异化与工具理性的泛滥,体现了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社会价值取向。
2.求精之维:“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早在先秦典籍《诗经·卫风》中就有“如切如蹉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的佳句,朱熹将其注解为“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②,形象地表达了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丝绸之国、陶瓷之都”等也是对这一精神特质的有力注脚,因其对人之为学、修身、做事等方面的重要引领而获得了道德意义层面的丰富意蕴。
3.求卓之维:“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道技合一”是劳动精神的最高境界,它倡导通过施展技艺理解现实生活,促使人从“游于艺”的状态向“合于道”的境界转换,庖丁解牛、佝偻承蜩、运斤成风、大马捶钩等鲜明表现了“道技合一”劳动精神的和谐创新卓越之美,体现的是一种追求卓越、成就不凡的气象与求真、尚巧、至美的有机统一,在技艺中领会道的真谛并实现“人的软实力”教育。
(二)劳动精神的教育功能
1.价值导向功能。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行各业具象化的集中表现,它以丰富的内涵意蕴对本行业成员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突出人思想与行为的善恶、荣辱的价值追求,以特有的感召力引导人扬善抑恶、趋荣避辱”③。职业教育应注重劳动精神教育,以劳动精神蕴含的求真、尚巧、求精、求卓等价值标准引导学生在大学阶段牢固树立职业信念和职业荣誉,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做具有坚定职业理想、优良职业作风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思想凝聚功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智慧与力量,离不开共同思想价值观念的浸润和聚焦。劳动精神作为各行各业全体成员认同和坚守的思想皈依与价值取向,有利于更好地吸引和凝聚本领域本行业全体成员形成强大向心力,形塑健康有序的心理状态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职业教育应注重将劳动精神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发挥思想凝聚的教育功能,不断增强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引导学生做具有崇高价值追求、汇聚社会风尚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行为约束功能。劳动精神作为各行各业全体成员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既有强大的凝聚力,也有相应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表现为内在的心理约束和外在的制度约束。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各行各业成员,内化为职业素养、职业情感、职业信念,外化为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和做法。职业教育通过融入劳动精神,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上规范办学,促进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自豪感,坚定学生从事本专业的自信心与认同感。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及其与劳动精神的融合原则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1.传递核心价值的时代发展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重要地位与目标指向。从基本内容来看,无论是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建设诉求,还是对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美好追求,无不与劳动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个人层面倡导的敬业与爱岗,从本质上讲也是劳动精神的价值内核。从历史过程看,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建设目标的实现都要具体的人的实践,人的实践离不开劳动精神的培育。职业教育应注重发挥劳动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作用,并将其深度融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中,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四个自信”。
2.承继中国精神的历史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④的重大命题。其中,“四个服务”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中国精神主要关乎“怎样培养人”的重要命题,中国精神是当代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集中彰显“怎样培养人”的精神境界与精神追求。劳动精神凝聚着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构成。职业教育应主动肩负起承继中国精神的责任,以劳动精神培育为着力点,挖掘劳动精神蕴含的创新求精特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益求精,自觉担当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延续中华文脉的历史使命与文化担当。
3.坚守立德树人的高校办学使命。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使命的集中体现,劳动精神与职业教育在这一层面具有高度契合性。一方面,劳动精神具体要素与立德树人基本要求具有高度契合性。劳动精神涵盖了坚定信念、坚韧品格、踏实态度、进取精神、创新意识等要素,这些要素是职业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以及人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养成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劳动精神内化价值与立德树人价值取向具有高度契合性。职业教育应深入挖掘劳动精神注重技艺传授、关切德性养成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锤炼品格、丰富认知、深化实践,“实现做与思、手与脑、行与知的交互为用”⑤,努力成为德智体全面自由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劳动精神融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
1.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职业教育提升针对性、亲和力的基本原则。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精神狀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也应遵循“三贴近”原则。具体而言:一是贴近行业职业实际。要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及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职业背景进行教学方案的拟定、教学内容的梳理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避免脱离行业职业特色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二是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劳动精神虽具备共性的价值规范,但具体到不同行业职业又有着相对具体、特定的基本价值规范。这些价值规范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⑥所以,职业教育将劳动精神融入教学过程,应注重体现行业职业的生活特质与生活面貌。
2.化人原则。化人就是“以文化人”。发挥以文化人功效,需要深刻理解文化育人的生活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在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关系当中,“文”是依据和前提,决定着“化人”的结果和成效。职业教育中的“文”应当是包含劳动精神在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精神内核与内容支撑的文化因子,“化”是手段和载体,影响着“文”的实效和路径。由此,职业教育运用以文化人,就是积极挖掘劳动精神蕴含的优秀品质与优良品格,以潜移默化、由微而著的渐进过程,发挥专业教学显性教育与劳动精神培育隐形教育功能,浸润大学生的文化底色,丰厚大学生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情境中感受文化之美、思想之美与精神之美。
3.合一原则。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根本旨趣,既是追求学生获得的精湛技艺,更是追求知行的合一状态与自我需求的满足。即马斯洛强调的“人成为目的本身,成为一种完美、一个本质与一种存在”⑦。融入劳动精神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认知与理解知识本身,更是为了引导学生体悟与实践知识背后的能力和素养,增强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行业信念。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和领悟劳动精神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将劳动精神蕴含的丰富资源转化为行为指南,引导学生“挣脱单纯物质追求的枷锁,拥有丰盈精神世界”⑧,真正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遮蔽状况与内在原因
(一)劳动精神的遮蔽状况
1.在“道”的层面,集中反映为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内在冲突。教育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关乎人的精神格局的塑造,唯有将技能传授、知识教育、精神浸润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三者的失衡往往只能培养出“精致的技术工匠”,使得学生在面对“物质至上、利益第一”的庸俗价值观念时,缺乏价值理性的思考评判,从而落入生存劳动对职业束缚的窠臼,甚至出现部分学生以“佛系心态”来贬损生活意义和精神价值,进一步加剧了自身求知求学欲望的退化,削弱了对技术技能提升的渴望。
2.在“技”的层面,集中反映为物化技能与人化精神的内在冲突。职业教育领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物化技能的育人导向和评价导向,习惯通过大量实习实训活动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将程序化、标准化的技术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衡量依据。部分职业院校热衷于提升办学层次,而忽略了技能、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忽视了学生在技能历练、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精神塑造,带来的是“技近乎道”转化阶段的缺位,学生难以适应现代产教融合发展需求,人才规格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较低。近年来,不少职业院校也在积极挖掘校训、校风的职业教育特性,形成了“职业情怀、德技并修、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职业教育理念,但在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具体路径层面还有待完善之处。
(二)劳动精神遮蔽的原因分析
1.教育主体不完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语境下,教育主体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包括学校、行业企业、教师以及劳动从业者,是这些主体共同造就了具有价值内核的育人精神。这里所说的教育主体不完整,主要是指行业企业相关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和强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传授与实践教育的脱节,以及以劳动精神为核心素养的职业教育文化的缺位,带来了教育内容的缺失与人文精神的不振。教育内容的缺失阻断了育人体系中技术技能与价值引领的联系,人文精神的不振制约了对学生持续开展岗位责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这些都有违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伦理。
2.精神认同“不在场”。职业教育汲取劳动精神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于促进实践精神与理性精神的有机统一,进而形成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新导向与育人新遵循。职业教育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氛围和时代精神的缺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既要汲取大学精神的内涵,又要兼具职业教育的特征。职业院校在人文素养建构、校本文化凝练方面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工学结合”层面,制约着劳动精神的彰显与认同。当前,职业教育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劳动精神意义认知不清、规律探索不到位等问题,造成理论与实践、学科与职业、知识与技能、人文与科学的简单对立。
四、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将劳动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发挥其价值引导功能
1.完善职业教育实施主体,破解教育主体不完整问题。要顺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的要求,主动吸收资质好、信誉高的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商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为职业院校办学提供精神支撑。要挖掘劳动精神的时代意蕴,梳理劳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整合职业院校精神文化特质,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构建生态文化共同体,为彰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元主体办学制度提供思想支撑。要在学科规划、专业设置、课程教学、评教督导、质量监测、诊断评价等层面渗透劳动精神的价值导向以及职业素养的规范要求,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并内化到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教风学风等价值体系之中,生发劳动精神“厚德尚能、学以致用、精技乐业”的时代内涵,为劳动精神扎根中国大地、融入职业教育提供主体支撑与核心导向。
2.将劳动精神内涵具象化,破解教育内容缺位问题。要深入阐释劳动精神的深刻内涵,将其中蕴含的技术观、质量观、职业观、道德观等要素紧密对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素养精神结构。要推进劳动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体系,结合时代楷模精神、民航精神等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大力宣传“以劳立德、以劳健体、以劳增智、以劳载美”的新时代劳动观。要将劳动精神培育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体系等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全面考量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情感熏陶與价值引导、教学过程与方法载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处位置、所占比重,全方位融入劳动精神培育全过程,实现“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氛围,推进优秀产业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依托校园文化长廊、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彰显“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新时代劳动精神,通过宣传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优秀校友的成长经历,学习和传递这些行业翘楚的价值追求与人文情怀,发挥环境载体支撑劳动精神的教育功能,使劳动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激励更多学生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奉献无悔青春。
(二)将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强化其精神生成功能
1.将劳动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一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前,教师应对劳动精神进行深入调研,搜集梳理社会各行各业有关劳动精神培育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有针对性地讲述劳动精神的现代意义与内在价值,引发学生思想共鸣与深入探究,使内容“活”起来,课堂“火”起来,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和点赞率“燃”起来。比如,在对建筑专业开展劳动精神培育专题讲座时,针对部分建筑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自豪感不足的情况,笔者在授课前在云课系统上传《大国工匠》专题纪录片的教学视频资料作为本节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对纪录片中建筑业技能大师职业理想以及养成路径的思考和探讨,从中挖掘和汲取职业信念与职业自觉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在感同身受中重拾职业自信心与职业自豪感。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职业教育的育人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提升,实现“教与自教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有机统一”⑨。在将劳动精神融入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融合。因为即使是国家级的技能大师,其在生产或培养的过程中也都需要在统一操作程序指引下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同时,要充分考量受众的积极性和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比如,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融入与课程章节内容有关的行业企业文化视频、音频与文字资料,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使学生由“你讲我听、听而不信”向“你讲我思、思而笃信”转变,破解“精神不振”问题,提升其职业素养、职业荣誉、职业行为等素质,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与职业信念支撑。
2.将劳动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劳动精神蕴含的求美、求新、求精、求卓等要素,对于指导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劳动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载体作用。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社会这所“大学校”,“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之书有两种:有字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⑩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如果脱离社会实践,职业教育就会丧失其生命力与亲和力。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更应该走向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主动“向社会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11。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发布,标志着产教融合2.0时代升级版的到来。通过产教融合,可有效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不仅要强化课堂教学,还必须注重将劳动精神融合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制订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案,通过“两步走”方式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走出去”。组织学生到学院校企合作优秀企业订单班、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等场所开展劳动精神培育专题实践活动,将劳动精神中蕴含的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的品质要素作为重点内容向学生认真讲授,并通过在企业车间开展“劳动精神践行能手”“劳动精神学习标兵”评比活动,增强学生践行劳动精神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体悟职业精神的精髓。二是“请进来”。邀请本地区优秀企业的国家级技能大师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来校开展劳动精神培育践行专题讲座,讲授和分享大师们对劳动精神的认识和感悟,通过现身说法、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劳动精神内涵意蕴与当代价值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学生树立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观念,提升社会主义劳动理论自觉和坚定社会主义劳动自信,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有效达成,激发职业院校学生专注学习、追求理想、练就本领、健全人格的主动性,为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②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76.
③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4.
④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⑤王前.“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⑦(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7.
⑧李斌.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以“勞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N].人民日报,2015-04-29(5).
⑨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
⑩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5.
[参考文献]
[1]贺兰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内涵[J].南方论刊,2018(5):45-46+56.
[2]黄玲青,苏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24):102-106.
[3]黄蓉生,赵成林.新时代构筑中国精神的价值论析[J].长白学刊,2018(1):15-21.
[4]纪宝成.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4-6.
[5]蒋福明,刘镇江,李晓衡.“行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8-122.
[6]姜大源.技术与技能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71-82.
[7]刘文,张以哲.劳模精神培育与价值引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价值引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7(5):110-111.
[8]檀祝平.求真、务实、创新: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18):18-24.
[9]汪正贵.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反思和追问[J].职教论坛,2009(7):16-20.
[10]王辰.产业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0):81-85.
[11]魏长徵.“劳动之尊”四维解说:尊重、尊严、神圣与尊贵——基于劳动之人格、权利、使命与成就四个价值维度[J].甘肃理论学刊,2015(2):133-141.
[12]魏传光.大学教师意义世界的遮蔽与解蔽[J].江苏高教,2016(2):86-89.
[13]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12-17.
[14]张红霞.办学质量提升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制度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8(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