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互助县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分析
2019-11-11王文勇刘生林刘宝汉蔡金山
王文勇,刘生林,刘宝汉,蔡金山
(1.青海省互助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互助810500;2.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西宁810000)
根据青海省家畜包虫病防治原则,本县采取以控制规定了“驱虫日”,各乡镇制定了符合各自的驱虫管理模式,传染源为主、降低中间宿主感染、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策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几年来的防治,减轻了家畜包虫病危害,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现将互助县近年来包虫病防治效果分析如下。
1 包虫病防治
本县包虫病防治工作从2015年11月份全面启动,在防治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1 加强宣传工作 实行整村推进全覆盖式包虫病防治宣传工作,通过村村召开包虫病防治知识宣讲培训现场会、现场发放宣传彩页、在村级公务栏及人员经常性聚集处张贴宣传挂图、乡镇业务人员和村级防疫员逐村逐户上门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等形式,同时,加强了社区包虫病防治工作,杜绝社区空白点,形成了全社会群防群参与的良好局面,使养犬户知晓率达到了96%以上。
1.2 规定了“驱虫日” 各乡镇制定了符合各自情况的驱虫日及管理模式,用吡喹酮咀嚼片喂服,其主要成分为吡喹酮,规格为0.1 g/片,投喂量为:每1 kg体重1次喂服5 mg,即20 kg体重服用本品1片,1月喂食1次。同时,县农牧主管部门制订了“互助县犬驱虫登记管理制度”,使犬登记管理率达到100%,驱虫投药覆盖率达到100%。
1.3 加强驱虫工作的组织管理 县业务人员分片包乡镇,指导督促各乡镇包虫病防治工作,乡镇固定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业务人员分片包村督促协助防疫员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做到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到人,任务明确。
1.4 防治效果监测常态化,实行“双月监测”制 逢双月各乡镇采集犬粪样品送县动物疫控中心进行犬粪抗原监测,并将监测出的阳性率高低作为考核乡镇防治效果的一项主要指标。
1.5 完善考核奖励机制 从2017年开始,由互助县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乡镇的防治工作进行半年和全年工作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工作经费,并每年拿出1万元奖励资金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前3名乡镇进行奖励。
2 防治前后牛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
2.1 调查对象 2014-2017年间,利用县内牛羊屠宰点对屠宰后牛羊脏器进行调查,调查范围为本县辖区内饲养的牛羊,从外县引进育肥屠宰的牛羊不进行调查。
2.2 调查方法 对屠宰的牛羊随机抽查,取出宰杀后牛羊的肝、肺等内脏器官,用眼观、触摸、刀切囊肿等方法检查棘球蚴包囊,凡脏器有包囊寄生,不分包囊大小均视为阳性数,做好详细登记,不得销售。
2.3 调查结果 包虫病防治前(2014-2015年)共调查牛213头,棘球蚴感染数28头,平均感染率为13.2%,平均感染强度为0.43;调查羊323只,棘球蚴感染数265只,平均感染率为 82%,平均感染强度为8.1(见表1)。包虫病防治后(2016-2017年)共调查牛206头,棘球蚴感染数4头,平均感染率为1.9%,平均感染强度为0.29;调查羊674只,棘球蚴感染数179只,平均感染率为26.5%,平均感染强度为0.61(见表2)。
3 防治前后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调查
3.1 调查对象 2014-2017年间,选择既有牛羊又有犬的农户家中的犬进行剖检,共剖检犬34条,进行现场检查。
表1 包虫病防治前后牛羊棘球蚴感染率统计
表2 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调查
3.2 调查方法 解剖犬只,取出小肠,剖开肠壁,将肠内容物在塑料盆中用生理盐水沉淀至水清后,仔细观察盆底和肠壁上有无绦虫,若有计数,并做好详细登记。
3.3 调查结果 共调查犬34条,其中防治前14条,感染细粒棘球绦虫12条,感染率为85.71%;防治后20条,感染率为0%(见表2)。
4 犬粪抗原检测法(ELISA)
4.1 材料 从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全县18个乡镇随机采集成年犬新鲜粪便(每条犬10 g),置于带盖20 mL塑料离心管中,及时送县动物疫控中心统一冷冻待检。
4.2 试剂 3年间一直采用深圳市康百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犬粪包虫抗原检测试剂盒。
4.3 样品处理 将采集的新鲜犬粪置于-80 ℃冰箱,冻存1周以上后取出,取1g犬粪置于已盛有1 mL样品处理液的10 mL离心管中,搅拌混匀、震荡使其形成悬液,静置20 min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4.4 操作步骤 严格按试剂盒中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并进行判定。
4.5 检测结果 3年来共检测犬粪便1 347份,其中阳性129份,阳性率为9.58%。阳性率从2015年的28%下降为2017年的4.63%,阳性率下降了23.37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犬粪抗原检测 (ELISA)
5 防控建议
5.1 从牛羊棘球蚴感染调查结果看 本县羊棘球蚴感染呈直线下降趋势,羊感染率从防治前的82.1%下降到防治后的26.5%,下降了55.6%,下降幅度大,平均感染强度由8.1下降到0.61,下降了7.49;牛棘球蚴感染率从防治前的13.2%下降到防治后的1.9%,下降了11.3%,感染强度由防治前的0.43降到防治后0.29 ,下降了0.14。通过几年的综合防治,牛羊棘球蚴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都有明显的下降,取得了明显防治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5.2 从寄生虫病原学(剖检犬)分析 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从防治前的85.71%下降到防治后的0%,下降了85.71%,下降幅度大,说明犬的月月驱虫,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防治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但犬粪抗原检测阳性率从2015年的28%下降到2017年的4.63%,下降了23.37%,高于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检测结果,这可能与犬体内其他寄生虫有关。我们在剖检犬时发现,投服过吡喹酮的犬,仍有犬弓形蛔虫寄生,可能吡喹酮对犬弓形蛔虫驱虫效果较差,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同时也与犬剖检数量较少,覆盖面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全县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水平有关。
5.3 从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犬粪抗原检测与牛羊棘球蚴感染相比 通过几年的综合防治,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下降了85.71%,羊棘球蚴感染率下降55.6%,牛棘球蚴感染率下降了11.3%,犬粪抗原检测阳性率下降了23.37%,全部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县的包虫病防治工作扎实有效,防治效果明显,综合防治模式可行。
5.4 健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规范犬只登记、驱虫管理办法、犬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牲畜包虫病病害内脏无害化处理办法、防治效果考核制度等。
5.5 强化宣传培训工作 按照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可接受、愿意办”的原则,培养一批宣讲骨干,组织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习惯养成活动,做到县有宣讲队、乡镇有宣讲骨干、村有宣讲员、户有明白人。
5.6 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家畜包虫病防治方面要做到“五个到位”:一是犬只登记管理和驱虫工作到位;二是染疫犬、无主犬和流浪犬处理到位;强制处理染疫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无主犬、流浪犬只实施处理措施,建立犬只尸体处理机制;三是新生羔羊免疫措施到位,对8周龄以上的新生羔羊使用“羊棘球蚴基因工程疫苗”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四是牲畜屠宰管理到位,实行牲畜定点屠宰,规范屠宰行为,病害脏器统一实施无害化处理;五是防治效果监测工作到位,每年定期开展犬驱虫防治效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