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压缩:将“学术数学”转化为“教育数学”

2019-11-08佟茂峰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佟茂峰

【摘要】数学知识在教材中是以“压缩形态”存在的,这种形态遮蔽了知识诞生时的鲜活样态,遮蔽了人类探索知识时的关键步子。数学教学就是对数学知识进行“解压缩”,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恢复数学知识的原始形态、史学形态和思考形态。只有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术数学 教育数学 解压缩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学就是对数学知识进行“解压缩”,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只有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压缩,是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的一个有效路径。

一、道而弗牵:恢复数学知识的“原始形态”

在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是以一种简约化、压缩化的学术形态出现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数学知识诞生时的原始历程,去揭示数学知识背后的诞生背景,去领悟数学知识蕴含的思想方法,去触摸人类探索数学知识的关键步子,等等。这些最为原始的过程性、历史性、思想性的数学知识所包含的人文、思想、文化等元素,对学生的数学精神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这就是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一课,直接出示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直尺,尽管学生习得了技能,如将物体的一端直接对准直尺的零刻度,读出另一端的读数等,但在这样的学术形态的数学面前,学生没有理解测量的本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恢复测量物体长度的原始形态,让学生经历“厘米尺”的发明、诞生过程。远古时代,人类没有任何测量工具,他们是怎样测量的呢?(出示一搾、一庹)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一。活动中,不同的学生用自身的身体尺来进行测量,由于每个学生一搾、一庹的长度不一,因此导致同一件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不同。据此,学生就想到要统一测量单位。人类首先想到了用小棒来进行测量。在测量较短长度的物体时,人们用这样一根小棒(出示一厘米小棒,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表象)。引导学生进入活动二,学生在用一厘米小棒测量物体长度时发现,用一根一根小棒去测量物体长度比较麻烦,有学生想到应当用长一些的小棒来测量,有学生想到可以将这些小棒一根根串联起来,于是建构了这样的测量工具(厘米尺的雏形)。这样的活动,教师道而弗牵,学生却经历了数学知识创生时的原始形态,感悟到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就是看这个物体长度里有多少个测量单位。当学生形成这样的学习感悟后,为学生学习面积测量、体积测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恢复数学知识诞生时鲜活的“原始形态”,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重走人类探索数学知识的关键步伐。只有经历了数学知识的诞生过程,才能真切地感受、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这个过程可能是缓慢的,但却是必需的。要知道,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慢速度的精彩,在数学教学中欲速则不达。

二、精心设问:恢复数学知识的“历史形态”

著名数学史家克莱因深刻地指出:“历史是教学的指南。”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中,变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为历史形态,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一般来说,数学教学对接数学史,有两种基本形态:其一为显性形态,即直接对接,比如:直接链接人类探索某一数学知识的数学史过程;其二为隐性形态,即间接对接,将人类探索知识的历史过程融入数学教学中。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领略到数学知识的本质。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从具体、真实的数字向抽象的字母的认知转变。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史,把握人类“代数思想”的发展历程,从而进行用字母表示数的设计,发展学生的符号化思想。我们知道,人类代数知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具体阶段,即文辞代数、缩写代数和符号代数。在学生身上,也会出现历史上人类认知提升曾经遭遇的障碍。首先,笔者出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乒乒乓乓跳下水”,学生纷纷仿说。说不完,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呢?于是,有学生就是简单地用字母代替文字,比如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乒乒乓乓跳下水。显然,这样简单地用字母代替文字的过程,就是人类代数发展史上的“文辞阶段”“缩写阶段”。为此,笔者这样启发学生:如何看出青蛙的只数与嘴的张数、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之间的关系呢?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笔者这样启发学生:青蛙的眼睛的只数与青蛙的个数有怎样的关系?青蛙的腿的条数与青蛙的只数有怎样的关系?从而引领学生超越文辞代数、缩写代数,进入符号代数的层面。只有当学生认识到青蛙的只数与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符号表征这种关系时,学生才能深刻认识到,符号不仅可以表示确定的数,而且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不仅可以表示未知数,而且还可以表示已知数;等等。

根据“历史发生原理”,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会重走人类探索数学知识的历程。因此,教师有必要研究数学史、运用数学史。数学史中那些原始的、客观的数学探究过程即是数学的“史学形态”。恢复数学知识的史学形态,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功能,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从而让数学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授之以渔:恢复数学知识的“思考形态”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应地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使得‘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将学术形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教育形态,要恢复数学知识的思考形态,比如数学家的思考形态。这种思考形态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授之以渔,就是要点燃学生数学思维的火花。

比如: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律》时,学生遇到了这样一道习题:1+2+3+…+98+99+100=?这不就是著名的“高斯问题”吗?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笔者在教学中,力图恢复、引导学生揣摩数学家高斯的“思考形态”:一个一个相加,太麻烦了。这一串数字有怎样的特征呢?学生发现,从左往右,每一个数依次增加1;从右往左,每一个数依次减少1。如果从两端往中间看,每一组中两个数的和都是101。这样一共有50组101,也就是用101乘50。或者,以小见大找规律。比如:1+2;1+2+3;1+2+3+4;……1+2+3+……+100。学生发现,每一组数都是“末位数”乘“末位数加1”然后除以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原了一般的探索历程,还原了数学家的思考品格: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简洁性。授之以渔,就是要引导学生展开火热的数学思考,寻找数学知识背后的规律。借助这样一种恢复数学思考形态的数学学习过程,可以培育学生的数学直觉力、数学理解力和数学创造性。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完整而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也能感悟、领悟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即一种信念、兴趣,一种文化的积极启蒙、创造。

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模式。通过对数学知识思考形态的恢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获得一种观念性、思想性的突破。正如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普罗泰戈拉所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炬。”在恢复数学知识思考形态的教学中,学生“火热的思考”正是点燃“火炬”的火种!

数学知识是一种压缩形态的知识,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解压缩”而展开的数学教学,不仅能被学生主动地激活,而且能让学生主动地建构、创造。通過“解压缩”,教师引导学生将严密、抽象、冰冷的“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生动、活泼、形象的“教育形态”的数学,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通过这样的数学教学,学生能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能领悟数学的精神、文化。由此,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崔光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1).

[2]薛芳.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