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中药热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2019-11-08朱晓华朱力立2金宇星3章银萍
朱晓华 朱力立2 金宇星3 章银萍 蒋 婷
1.江苏省江阴市青阳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1;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3.江苏省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江阴 2144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病症[1],是腰痛、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2-3]。本病全球发病率为7.62%,好发于25~55岁人群[4],而导致椎间盘突出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对于大多数LDH患者来说,非手术治疗如药物、脊柱手法、物理治疗及针灸等替代疗法等应为一线治疗[5-7]。笔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热熨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针灸疼痛科治疗的LDH患者60例,按自愿原则选取。采用随机数字表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和观察组(针刺配合中药包热熨治疗)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50±10.79)岁,平均病程(3.49±7.60)个月,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07±9.09)岁,平均病程(3.90±6.52)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先依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作出印象诊断,再依靠辅助检查作出初步诊断,最后鉴别诊断,除外其他疾病,明确诊断。
临床症状、体征:①腰痛;②坐骨神经痛;③马尾神经综合征;④腰部活动受限;⑤病变间隙棘突有压痛;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①腰椎侧位片:椎间隙前窄后宽,提示腰间盘纤维环不完全破裂,髓核膨出。椎间隙减小或明显狭窄,提示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②CT:显示椎管形态,韧带是否增厚,椎间盘突出程度、方向;③MRI:全面观察腰椎间盘是否存在病变,了解髓核突出程度、位置,鉴别椎管内有无其他占位性病变。
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有:腰肌劳损,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椎管内肿瘤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知情同意情况下自愿参加本研究者。同时符合上述2条者予以纳入。
1.4 排除标准 ①已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影响指标观察者;②不能坚持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或资料不全者。
1.5 治疗
1.5.1 对照组 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主穴:取病变节段华佗夹脊穴、大肠俞、关元俞、次髎、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配穴:若腰脊强痛或沿足太阳膀胱经痛加后溪、申脉;若腰带痛或沿足少阳胆经痛加外关、足临泣。
所有穴位均按照2006年版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8]取穴。患者取俯卧位,采用0.30 cm×25 mm一次性无菌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苏械注准20162270970.)。各穴直刺15~20 mm,其中后溪、申脉直刺至骨膜,得气后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1次/2d,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热熨治疗。以《医林改错》身痛逐瘀汤为基本方:秦艽15 g,川芎10 g,桃仁12 g,红花10 g,甘草6 g,羌活10 g,没药10 g,当归15 g,五灵脂10 g,香附15 g,牛膝15 g,地龙12 g。将上药打碎成粉,装入自制15 cm×20 cm药包,放入中药蒸汽机,淋入适量米醋,加热30 min,取出药包,待温度不灼伤皮肤时,敷于患者腰骶部,外敷30 min。2次/1d,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改良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评分)[9]:主观症状(0~9分)、临床体征(0~6分)、日常活动受限度(0~14分)及膀胱功能(-6~0分),共4部分。总分29分,分数越低,功能障碍越明显。比较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异,计算治疗后病情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总分29-治疗前评分)]×100%。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及改善率并评定疗效。痊愈:腰痛、坐骨神经痛基本消退,腰部活动恢复正常,直腿抬高70°以上,改善率≥75%;显效:腰痛、坐骨神经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基本正常,改善率为50%~74%;有效:腰痛、坐骨神经痛减轻,腰部活动部分恢复,改善率为30%~49%;无效:腰痛、坐骨神经痛及腰部活动较治疗前均未改善,改善率<3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J0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J0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0A评分均有所上升,观察组J0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J0A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后改善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率为(65.28±14.42)%,对照组改善率为(51.90±17.37)%,两组均有良好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改善率/%对照组3051.90±17.37观察组3065.28±14.4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中医学中虽无LDH的病名,但可归于“腰痛”“痹证”“腰股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常由内伤、外感、跌仆挫伤等所致,内伤多因肝肾亏虚,腰府失养,外感则是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气滞血瘀所致;跌仆损伤常使腰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滞留,治则以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益气活血为主[11-13]。
本研究针刺治疗主穴取病变节段华佗夹脊穴、大肠俞、关元俞、次髎、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意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病变节段华佗夹脊穴属近部取穴,其针刺要点有二:一是取穴准确,即根据病痛所在部位,选取对应脊神经节段的夹脊穴;二是手法到位,行针时设法诱导循经传感,使经气直传至病患;大肠俞、关元俞、次髎亦属近部取穴,可疏通局部经筋、脉络之气血;环跳、委中、承山属远部取穴,以疏利足太阳经气,化瘀通滞;肝主筋,故取筋会阳陵泉,肾主骨生髓,故取髓会绝骨,两穴相配有坚筋强骨,补肝益肾之效,以治其本。配穴均选取八脉交会穴。后溪为手太阳经腧穴,通督脉,申脉为足太阳经腧穴,通阳跷脉,两穴相配可治腰背强痛,通调督脉之经气,振奋太阳之阳气,使气机得畅,腰脊瘀阻得解[14-15];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通阳维脉,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腧穴,通带脉,两穴相配可治筋脉不舒,补益带脉之经气,维络一身之阳气,使浮阳清散,腰带湿滞得泄[16-17]。此两对穴为同名经穴,取“同气相求”之意。
本研究热熨治疗主方选用身痛逐瘀汤。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香附、没药、五灵脂行血止痛,牛膝、地龙通经络,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之效。《灵枢·周痹》曰:“极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表明热熨有温阳补虚之效,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即开肌肉之腠理,使药效直达病所[18],从而改善患者疼痛等症状。
针刺、中药热熨两者结合治疗LDH可以松解病变组织周围黏连,改善其周围血循环状态, 增加血流量, 清除组织间水肿[19],以调和气血阴阳,通络止痛。
综上所述,针刺配合中药热熨治疗LDH具有疗程短、费用低等优势,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