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11-06陈宴
陈宴
【摘 要】活动型学科课程与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具有共同之处,即两者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首先要坚持以公共参与素养为导向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其次要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活动实施,最后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检查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否得到较好的培养。
【关键词】活动性学科课程;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003-02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在2014年进行了新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1]。鉴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度过,学习枯燥乏味,为了实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引导学生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本文结合活动型学科课程和公共参与素养的实践性特点,针对在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提出三点培养策略。
一、活动型学科课程与公共参与素养
(一)活动性学科课程
朱明光教授在《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指课程内容采取活动的方式呈现,其中也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即“课程内容活动化”[2]。新课标基本概念也明确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根据这一解释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涵,一方面,课程要有对应的结构化学科内容,这些结构化的内容主要呈现在教材中的理论逻辑知识中,教育者根据教材灵活的组织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科内容要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即活动是学科内容的载体。
由此可知,活动型学科课程指的是活动要以学科内容为导向,以活动为学科内容的载体的课程。
(二)公共参与素养
新课标指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同时新课标指出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1]。而当代高中生学习主要集中知识接受及机械训练的范围之内,未能在生活实践及活动中学习知识与学以致用,因此,有必要把对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融合到活动型学科课程之中。
二、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的必要性
由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涵本身可知要在活动中围绕着学科知识内容教学,公共参与素养的内涵也要求学生能够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及行使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等能力。因此,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公共参与素养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在要求
公共参与核心素养首先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公共事务不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体现在学校之外的环境中。学校、班级对学生而言始终是一个较小的生活环境,而公共事务包括的范围更广。其次,公共参与要求学生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承担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实践和锻炼。最后,公共参与要求教会学生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因此,政治权利的行使也需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中。活动型学科课程与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具有共同之处,即兩者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在要求。
(二)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传授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积极性
活动能够通过情境的真实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即只有当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时才能够激发学习的动力。
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与主体。在课堂成为富有生机的活动型课堂时,学生才会真正产生参与的愿望。
(三)活动型学科课程坚持学科内容为导向有利于保证学科知识连贯性
同样,活动以学科内容为导向,保证了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活动没有一定的学科内容为指引,那么活动的开展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易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正如《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活动中心课程认为学习就是改造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并且主张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而学科中心课程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这样则容易造成知识悬于空中不能落地的缺陷。新课标指出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刚好实现了活动中心课程与学科中心课程的完美结合,即活动型学科课程既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保证既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3]。
三、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策略
由新课标中提出的公共参与素养概念[4],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培养公共参与及素养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公共参与不仅包括在学校中、班级内部的参与,也包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参与,但同时鉴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
渠道。教学活动主要成为课前的活动准备,课间的活动实施以及课后的活动评价。以下主要从活动开展前、开展时及开展效果评价提出简单意见。
(一)坚持以公共参与为导向做好活动准备
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要求活动开展以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即每堂课都要有既定的教学目标。该课堂的教学目标可以是为了提高学生树立政治参与的意识,或是为了锻炼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或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亦或是三者相结合等[5]。除了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应当安排学生进行公共参与的实践活动。
如公园管理人员和学校联合,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向广大学生提出的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倡议,鼓励中学生积极投身于劳动实践,为公园种植花草,清理垃圾等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教育者需要对自己提出的活动做出准确的分析,并明确自己希望通过该活动引导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如通过该段材料的分析希望学生树立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意愿。其次,教育者要做好活动组织安排。如在该材料中教育者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在公园对破坏花草产生的原因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破坏花草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要求各组将原因及解决意见综合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最后教师给予评价,并鼓励学生将好的意见提交给本地居民委员会。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的教学活动的明确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公共事务,树立起公共参与的意识,并提供给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
(二)坚持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活动有效实施
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活动形式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因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述“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中,教育者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对破坏花草产生的原因进行实践调查,就是通过实际调查活动开展教学,并且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除了实际调查法这种课堂外的活动方法,还有其他许多的方法也可有效促进活动的实施,如课堂内的模拟法庭、小品表演、小型辩论赛等活动方式。
如作为中学生,同时也是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你是选择忍忍就算了?还是正确行使监督權,维护自身利益?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者可以设计开展小型辩论赛:你会如何选择?通过辩论赛引导学生明确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监督的意义及在行使监督权时应当注意的事项。通过辩论赛的活动形式更容易让学生印象深刻,还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三)坚持行为评价方式估量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养效果
检验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是否达到培养的评价标准是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公共参与的意识,能否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以及能否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7]。对这些内容的评价最为重要的表现是现在的行为明显优于过去的行为,即表明学生是发展进步的。教育者可采取绝对评价,即观察学生的行为方式是否符合公共参与素养的内涵要求。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脊梁,培养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个成熟的社会,必有一个高度参与社会公众事物的群体,一个优秀的公民,应该是一个有责任的个体。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应勇于承担责任,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代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当担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庄卫军.活动型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及其教学范式建构[J].江苏教育研究,2018(13).
[5]打造素养导向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访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韩震、朱明光[J].基础教育课程,2018(Z1).
[6]孙小婷.中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与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7]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摘编)[J].青海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