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德育、智育、美育教学策略研究
2017-02-28魏向相
魏向相
摘 要:素质教育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小学语文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又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就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培育策略做一简单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育策略;德育;智育;美育
素质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劳综合人才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在培育目标上靠拢综合素质教育理念,推进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由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实现的,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优化课堂模式,争取学生配合,实现语文培育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德育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德育工作,教师要充分依托教材,挖掘课文德育因素,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教材中选入的文章,每一篇都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育学生凡事争“早”,《白杨礼赞》让学生感受到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坐井观天》让学生明白要胸怀远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抓住课文德育资源,利用关键语句强化情感训练,使学生深刻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例如,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课文结尾有“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一句话,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语句,启发学生思考:课文借物喻人,借白杨的精神赞扬了建设者扎根边疆的博大情怀,请将结尾这一句与“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相互对比,想一想,这两句表达了什么深刻含义,你们能不能感受到爸爸像白杨树一样坚强的品质?在建设边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洪流中,学生的父辈也曾奉献无数力量与才华,借助课文中的相关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体会到爸爸眼中的孩子就是小树,小树就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像小白杨一样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建设边疆,奉献祖国,茁壮成长。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语文课文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每篇经典文章的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篇文情俱佳的文章都能成为德育目标。
二、小学语文智育培养策略
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学好语文,对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研改革呼唤素质教育的到来,但决不意味着摒弃学科本能、忽略语文课程智育因素。学校的每门学科承担着独特的教育职责,数学课程应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政治学科应培育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语文学科应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要广泛利用教学资源,实现语文学科智育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协调发展。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与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在有效的阅读与作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智育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自己讲,还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开口,参与课堂活动。例如,讲到杜牧《山行》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这首古诗,满山的红叶多么美丽呀,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秋天的枫叶呢,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能不能说一说或者动笔写一写呢?教师抛砖引玉,给出探究性问题,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有效升华了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和说的能力,还使得学生学会了倾听。
智育教学是小学语文基本学科目标之一,在进行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智育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听、说、读、写基本训练,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三、小学语文美育培养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两重特点,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良好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是十分广泛的,按照美存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美丽的小兴安岭》是诗情画意的自然美,《北京》是气象恢弘的社会美,《望庐山瀑布》是艺术美等,教师要善于从各方面、各角度挖掘美育因素,向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德育、智育、美育是小学语文培育活动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引起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与此同时,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体育、劳育教学目标同样需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得到有效关注,对于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全面實现素质教育目标这一命题,仍旧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持续探讨。
参考文献:
沈荣.小学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2009(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