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流转与农业保险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9-11-05刘兆军汲春雨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投保保险公司农户

刘兆军,汲春雨

(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哈尔滨 150030)

一、引 言

现阶段,我国小规模农业经营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对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生产者而言,农业保险不仅可有效分散生产过程中经营风险,还可提高农户信用等级,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与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祝婧然,2017)。近十年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逐渐增加,已从2007年51.8亿元增至2018年572.65亿元,覆盖人群从5000万户次增至1.95亿户次(祝婧然,2017),2018年共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99.34亿元,同比增长近12%,补贴资金使用效果放大174倍(中国财经报,2018),见表1。

表1 2007~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亿元)

在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种类逐渐增多、保险补贴力度逐年增强的同时,与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经营主体种植风险管理需求之间矛盾日益显现(吴东立,2018)。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仍以商业性保险公司业务委托+政府财政补贴的经营模式运作,随着土地流转推进,流转规模扩大,新型规模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农业保险改革明显滞后于农村农业发展,流转主体面临生产风险随之增加,单纯依靠国家政策性保险补贴已不足以缓解现代农业生产风险,客观上对农业保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张哲晰等,2018;林乐芬等,2018;曹卫芳,2013)。因此,为保护农户利益,增强流转后农业风险抵御能力,如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借助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保险,促使二者形成协调、互动关系,成为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重点议题。

国际农业保险1791年起源于欧洲,发展至今,全球已有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史晓娟,2017)。Glauber(2015)研究农业保险发现,农业保险政策已发展为支持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稳健发展重要手段之一。农业保险可提高农业种植管理者抵御风险能力,促进新型农业技术研发,稳定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自然灾害影响,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Mark,2003)。从长远利益看,农业保险也可作为减贫有效手段之一(Rabindra等,2014)。还有学者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为生产过程中的灾害损失提供稳定、及时种植成本补偿和最低收入保障,农户投保后,将有能力和意愿采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被承保作物播种面积(Ahsan,1982;Hazell等,1986),促进粮食产量增加(Carter等,2016)。

国内农业保险研究方面,唐瑾(2013)认为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农业生产风险、农业保险运营风险,使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徘徊状态;农民长期以来对土地的依赖加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易形成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的连锁反应,不利于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姜新旺,2007)。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关系方面,晋颖等(2016)认为在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土地流转过程中不断积聚的自然风险、技术风险、金融风险和市场风险是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土地出租、互换、入股等流转方式规模化生产,对作物投保需求规模会随之增加(盛和泰,2016)。另一方面,传统小规模农户分散风险方式要优于农业保险,利用农业保险作为分散风险工具小农户相对较少,因此小规模农户对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作用的需求较弱(刘亚洲等,2019)。

综上所述,从土地流转实践看,农户在农业经营中表现出迫切流转诉求,但对农业保险参保意识较薄弱,对农业保险较陌生,更因不愿负担保费、心存侥幸而拒绝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使流转中农业风险管理机制无法正常建立。土地流转进程受到影响,农业保险公司难以获得应得利润,这是负面考虑下二者互相制约的集中体现。反之,农业保险可凭借土地流转提高保险收益,土地流转可依靠农业保险获得应有保障,最终形成双方共同促进发展格局。因此,在农户和农业保险公司选择意愿下,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具有极大关联性,二者存在对抗与合作关系,将博弈论方法引入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的关系分析中可行。

二、土地流转与农业保险的相互关系

土地流转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合理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关键因素(毛伟,2013)。在传统小规模生产经营基础上,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未来农业保险主要参与者。

(一)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促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新机遇。随着农地流转市场不断完善,农业经营模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对农地金融服务已非单纯融资需求,则更倾向于高保障、多元化和创新型农业保险产品。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集中至少数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组织中,可促进农业产业资金、技术有效投入,规范管理农业生产。相对于传统分散经营生产方式而言,土地流转会更有效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另一方面,出于抵御自然风险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目的,规模经营者保险投保意愿远高于传统小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产生“1+1>2”促进作用(张楠等,2018)。

提高农业经营者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成本。土地流转虽为农业规模经营实现提供有利条件,但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可避免。若遭受自然灾害,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损失必将高于分散经营方式,因此有更明确投保意愿与风险管理意识;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法人性质,其保险交易规范性及法律约束力高于分散经营小农户,一定程度上抑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毛伟,2013)。随着农用地不断向规模经营主体流入,传统意义上经营主体数量会相对减少,即单位面积下投保单位(假设所有农地经营主体均参与农业保险)数量会减少,土地流转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成本作用。

(二)农业保险发展反向加速土地流转

农业保险可有效分散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集聚效应。在农业生产过程主要风险在于农产品价格风险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生产风险导致初级生产者生产水平不确定以及保险交易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风险会因分散且生产规模较小等自然因素分散风险。土地流转过程中会因土地规模扩大造成经营风险不断积聚,农业经营组织如遭受灾害,将对其农业生产诸多环节造成较大影响,且此影响无法以传统种植方式自然风险分散(马改艳等,2018),政府对此现象干预效果有限,因此规模经营者对农业保险需求会越来越高。

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可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于分散经营小规模生产而言,大规模土地流转及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需要长期、稳定、可持续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可满足农业经营者金融信贷需求,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可充分发挥信贷服务对土地流转促进作用(夏云等,2015)。受自然环境与市场价格影响,生产者时常遭遇风险,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生产投资能力,削减农业投资热度(张日新等,2009)。同时金融机构会降低农业贷款额度并严格规范信贷流程。如果经营者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同时也向保险公司投保,既可分散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又拓宽农业保险经营渠道,还能满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实现三方共赢(谌争勇,2008)。

农业保险可有效分散农业生产中风险积聚效应,提高农业经营者对农业生产投入热情,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地流转,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探究土地流转与农业保险相互关系为前提,构建农户与农业保险公司动态博弈模型,探究农业保险与参与流转农户参保行为互动问题,以期为形成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良性互动局面提供思路。

三、流转主体农户与保险公司的动态博弈分析

复制动态博弈是在特定信息、环境和规则等条件下,由有限理性博弈个体组成群体中,获得较高影响策略会逐渐被更多博弈方采纳,从而提高博弈群体中优势策略整体水平。现阶段参与土地流转农户与农业保险公司间虽存在较长期经济关系,但依然伴随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配套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影响因素制约,合作关系较不稳定(汉斯·范登·德尔等,1999)。农业保险和土地流转所发生现实矛盾,恰可在博弈分析中体现出来。

(一)模型假设

(1)有限理性博弈方:博弈中以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的选择行动决策主体(理性程度可以很低)(张维迎,2012)。博弈主要参与人为农业保险公司和作为农地转入方的农户(政府对农业保险投资仅作为一个参数考虑)。(2)农业保险公司与农户同时行动,即任何一方在开始行动时没有机会观察到对方行动选择。(3)有限理性博弈方的策略集:农业保险公司和农户的战略选择为双方“积极合作”或“消极合作”。在农业经营风险防范过程中,每个参与人均有两种不同行为选择,即“积极合作”与“消极合作”。投保农民可在灾害发生后选择“积极合作”,加强风险防控以降低农业经济损失,或是选择“消极合作”回避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二者行为选择时,双方策略选择互不影响情况下,保险公司可选择“积极合作”和“消极合作”两个行为决策,由此可构建参与人行为选择随机配对的博弈模型,即种植业农业保险市场中投保农民与保险公司间随机博弈(Born等,2006)。

表2 农业保险公司和农户博弈收益情况

由表2可知,假设保险公司选择与投保农民“合作积极”时,保险公司行为成本为CB,而对应投保农民在灾害发生后采取“消极合作”策略,回避风险时,投保农民会受相应处罚,产生负效用-Im,此时保险公司会获得额外补偿收益RB。如果投保农民选择“积极合作”策略防范风险,需支付行为成本Cm,在风险发生时会获得保险赔款Sm。

当灾害发生,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同时选择“消极合作”时,保险公司损失-DB,此时投保农民获得额外收益Vm;若投保农民选择“积极合作”而保险公司选择“消极合作”,则投保农民获得正效用Km(以上字母均代表正值)。

(二)复制动态博弈方程创建

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博弈为非对称博弈,是对应两个(或多个)有差别的成员之间随机配对博弈。因此采用非对称性鹰鸽博弈方法展开研究。假设在农业经营风险防范过程中,保险公司选择“积极合作”行为概率为x,则选择“消极合作”行为概率为1-x;投保农民选择“积极合作”行为概率为y,选择“消极合作”概率则为1-y(朱蒙爱等,2019)。

因此保险公司博弈方期望收益和平均期望收益分别为:

得出保险公司选择“积极合作”行为概率x复制动态方程为:

(三)农业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的动态博弈分析

1.基于保险公司方博弈动态分析

根据动态方程(4),令F(x)=0,可得到方程两个稳定平衡点:=0,=1以及临界点。当y=y*时,在[0,1]区间内,无论x取何值均为稳定策略。此时即混合策略均衡状态下投保农民积极抵御灾害风险,选择“积极合作”行为概率。若y>,则 f'1(0)<0,f'1(1)>0,此时=0对应保险公司选择“消极合作”行为。若y<y*,则 f'1(0)>0, f'1(1)<0,此时,=1对应保险公司选择“积极合作”行为。

2.基于投保农民方的博弈动态分析

3.农业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的博弈结论

基于以上农业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博弈双方行为概率动态变化分析(如图1),可得出最理想博弈结果是,当风险发生时,保险公司选择“消极合作”,投保农民选择“积极合作”行为时,双方形成良好互动关系。但在该博弈中,理论上不可能出现博弈双方共同稳定进化策略,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进化博弈轨迹以围绕点()逆时针方向连续循环运动,因此可通过调整点(,)位置,使农业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博弈结局达到最优状态,即通过向上移动临界点,左移临界点,接近最优策略(1,1)。

图1 保险公司与投保农民进化博弈

四、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阶段性成就,但距离制度建立目标实现尚存较大差距。土地流转成效显著,但跟进的诸多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突破。农户在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间选择时,通过单纯策略或混合策略,结果即为“博弈结局”。该博弈的(主观)解是局中人差别化有限理性博弈结局(刘相友等,2010),由于博弈的解应该与谈判双方理性期望所得一致,双方会基于自有的“威胁”和“反击”,通过谈判与交流达成较“稳定”结果(张日新等,2009)。而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经过反复博弈,不可能出现相同结果,博弈结局会趋向于多个均衡,且通常最终会形成不一定是一方利益达到最佳情况也不一定是双方总利益达到最佳情况,即“帕累托均衡”(龚向和等,2008)。因此,农户在参与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理性选择中会找到彼此协调行为方式,从而达成均衡即二者博弈的结局。

在农户选择博弈中,农业保险如得到承认和接受,土地流转安全保障问题会得到解决;农户在流转安全中获得更多收益并促进流转,其成果又转化为参与农业保险的物质保障,扩大农业保险影响。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内在关联性,将使二者在博弈中表现为合作共赢结局。因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博弈是一连续不间断“博弈链”,构成博弈链的每个环节均是单重博弈,所产生结局较稳定,而完整博弈链依赖各单重博弈结局,相对稳定性较低。这种循环的“稳定”与“不稳定”结合结局,将构成农户在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博弈选择后良性互动。这种状态下,对农业保险和土地流转发展状况相互考量,可使农业保险体系全面建立、土地流转获得高效保障目标得以实现。

(一)完善农业保险保障机制,确保农业保险稳定发展

就国家政策而言,结合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要,构建较稳定、多层次、可持续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优化粮食主产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农业高效、高产、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中央及地方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针对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制定差异化财政补贴政策,提高粮食生产风险保障水平;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农业保险投保效率较低现状,加大农业保险宣传,提高农民参保意愿;构建农业保险分散机制,对保险运营中虚假赔案、套取补贴等道德风险和保险欺诈现象加强后续监管,切实保障投保人与保险人利益,避免地方政府过度介入农业保险经营过程。

(二)强化保险公司职责,提供创新型保险产品与服务

保险公司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营主体类型,依据当地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农作物种植情况、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合理划分不同风险区域,在此基础上,建立多档次保险费率体系,满足保险服务异质性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风险保障水平;建立完善风险评估机制,运用互联网、遥感监测技术对灾情实时监测,提高勘察定损和理赔效率;加强索赔机制监控,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农作物保险再保险服务,激励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投保商业性农业保险,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三)鼓励农地规模化经营,培养经营主体保险意识

就农户而言,应激发其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热情,提高保险参保积极性。首先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经营权股权出租、抵押、入股等价格评估工作,加快土地经营权颁证办理工作,以保障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户权益,推动农业保险与土地流转形成良性互动局面;其次,加强农业保险知识宣传,培养农业保险意识,转变农户“靠天吃饭”及过度依赖政府补贴观念,从根源上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鼓励农户在自愿前提下,积极参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经营专业化水平。

猜你喜欢

投保保险公司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