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预激心电图中非梗死性Q波的临床意义
2019-11-02龚格格李富波于华
龚格格 李富波 于华
心室预激心电图是指来源于心房的激动经旁路提早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电图。由于心脏除极方向的改变,心电图上可形成预激波,部分预激波酷似异常Q波,也可掩盖心肌梗死,准确的鉴别对于初学者非常重要。为了深入了解预激心电图中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现收集我院51例心室预激心电图患者的资料,重点分析异常Q波在心室预激心电图中的分布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入选标准:① 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提示为心室预激心电图;② 临床无心肌梗死病史,无心肌梗死相关的症状和体征;③ 经心肌酶学或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心肌梗死的患者。选择后共入选43例,其中男 24例,女19例,年龄2个月至83岁,平均年龄为49岁。13例因心脏不适症状首诊心内科,30例因非心脏疾病就诊其他科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安静状态下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仪器为纳龙心电采集仪。异常Q波的诊断标准:Q波的时间≥0.04 s,振幅≥1/4 R波振幅。心室预激心电图的诊断标准:PR间期<0.12 s,QRS波增宽≥0.12 s,QRS波起始部有delta波,PJ间期正常,有继发性ST-T改变[1]。根据经典的预激综合征的分型,A型心室预激的V1~V6导联QRS波均以R波为主,B型心室预激的V1~V3导联QRS波以S波为主,V4~V6导联以R波为主[2]。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3例患者中B型心室预激心电图为19例,A型心室预激心电图为24例,心电生理确诊旁道的共14例,其中左侧旁道6例(左侧游离壁4例,左前侧壁1例,左侧后间隔1例),右侧旁路7例(右侧游离壁4例,冠状窦口显性旁道1例,右后间隔1例,起源于心中静脉1例),希氏束显性旁道1例,预激综合征的类型和旁道位置对应情况见表1。A型心室预激提示左侧旁道的准确率为71.4%(5/7),B型心室预激提示右侧旁道的准确率为71.4%(5/7),根据胸导联主波方向分A型和B型对旁道进行定位的准确率为71.4%(10/14)(P=0.078)。
表1 预激综合征的分型和旁道位置关系(n=14)
Tab.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 of Wol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and accessory pathways localization(n=14)
左侧右侧希氏束A型520B型151
43例患者中有28例(65%)出现异常Q波,具体出现的导联以及对应的平均QRS波电轴见表2。
表2 异常Q波出现的导联以及对应心电图的平均QRS电轴(n=43)
Tab.2 Lead of abnormal Q wave and related average QRS axis on ECG(n=43)
出现异常Q波的导联例数(比例)平均QRS波电轴/(°) Ⅱ、Ⅲ、AVF22(51%)-11 V17(16%)16 Ⅰ、AVL2(5%)82 无15(34%)26
其中确定旁道位置的为14例,对该14例确定旁道位置的心电图进行异常Q波、平均QRS电轴分析,具体情况见表3,根据异常Q波出现的导联以及无异常Q波的出现对旁道定位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异常Q波出现的导联、平均QRS电轴和旁道位置关系比较(n=14)
Tab.3 Comparison among lead of abnormal Q wave, ave-rage QRS axis and accessory pathways localization(n=14)
出现异常Q波的导联例数平均QRS波电轴/(°)旁道位置Ⅱ、Ⅲ、AVF6-22右侧V140右侧、希氏束Ⅰ、AVL197左前侧壁无554左侧
14例均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其中12例行射频消融术,1例因心包压塞风险较大未行射频消融术,1例患者拒绝手术。余29例因无心脏症状,均未行心电生理确诊旁路位置,未行根治治疗。消融术后的12例也均未再出现预激波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3 讨论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由传导途径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如有旁路相关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则称为预激综合征,又称WPW综合征(Wo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若仅有预激图形,而无旁路相关的心动过速,则称为心室预激。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心室预激心电图上有异常Q波出现。目前已经清楚异常Q波的出现不一定是心肌梗死,部分无心肌梗死的疾病也易合并异常Q波,如WPW、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炎、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称之为非梗死型异常Q波[3]。进一步了解非梗死型异常Q波和WPW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心室预激心电图,从体表心电图上获取更多的信息,为旁道的初步定位和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中发现心室预激心电图合并异常Q波的比率较高,51%位于下壁导联,16%位于V1导联,部分患者V1导联和下壁导联可同时出现异常Q波或QS波,无异常Q波的仅占34%。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与负向预激波的形成及旁道位置关系密切,可以从心电向量方向理解其出现的部位。预激波的形成是因为室上性激动经过旁路较正路预先激动心室,引起部分心室肌提早缓慢除极所致。研究表明,激动自旁路与正路下传心室的时差值越大,预激波越大;若负向的预激波在体表心电图上和Q波叠加,可使Q波振幅增加。和异常Q波相似,若正向的预激波和Q波叠加,两者抵消,反而会掩盖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对确诊旁道位置的心电图分析发现,当旁道位于右侧时,预激向量向后、向左,在V1、V2导联出现Q波,类似前间壁心肌梗死;当旁道位于左前侧壁时,起始除极向量向右、向前、向下,异常Q波出现在Ⅰ、AVL导联,和高侧壁心肌梗死易混淆[4]。和心肌梗死鉴别的要点就是,心肌梗死心电图除了异常Q波之外,多有动态演变规律,ST由水平到弓背样抬高的动态变化、T波的高耸直立到倒置的演变,心肌酶多有改变,只要充分了解病史,对比前后心电图就可明确鉴别。临床上发现异常Q波时,诊断心肌梗死一定要谨慎,要对异常Q波多加分析,以防误诊、漏诊。
进一步分析异常Q波出现的导联和旁道的位置关系发现,下壁导联出现异常Q波的心电图旁道位于右侧,V1导联出现异常Q波的心电图旁道1例位于希氏束,3例位于右侧旁道,Ⅰ、AVL出现异常Q波的心电图旁道位于左前侧壁,无异常Q波的心电图旁道位于左侧,这些也说明异常Q波的出现与否以及出现的不同导联与旁道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体表心电图对旁道初步定位的研究很多,多于显性旁道,目前多数需要根据V1导联预激波的极性、V1导联主波方向、Ⅱ和aVF预激波极性、Ⅰ和AVL预激波极性、QRS波额面电轴等综合判断。有研究发现,预激波的切迹时间和旁路位置有关[5],有应用某一导联预激波的极性来定位不同旁道,也有同时联合多个导联,如根据下壁导联预激波的极性对旁道初步定位[6-7]。也有报道称不同旁道额面预激波电轴不同,但根据电轴对旁道进行定位的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认为额面QRS波电轴可用于区分不同旁道,但也有研究认为不同旁道间电轴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相邻旁道间电轴有重叠,该部分仍有歧义[8],需进一步研究。本次统计的数据中发现,不同旁道的QRS额面电轴不同,有一定的差异,由于数据较少,尚不能证明可以根据电轴对旁道初步进行定位。根据胸前导联QRS主波方向将经典型WPW分为A型和B型,研究认为A型对于左侧房室旁道有特异性,B型多为右侧旁道,特异性约占89.8%。本次观察中发现传统A、B分型法对旁道定位的准确率为71.4%,根据异常Q波的出现与否以及出现的不同导联对旁道的位置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由于心电图对旁路的定位仅是初步和粗略的,不能仅根据异常Q波的出现或A型或B型就对旁路作出判断,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心电图细节,最终仍需依据心内电生理检查。由于心电图对旁路的定位影响因素较多,如多旁路同时存在可使图形不典型,心肌梗死、束支阻滞、心室肥厚等疾病可以使预激图形发生改变,因此判读预激心电图时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此次研究仍有很多的局限和不足,病例总数较少,最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例数更少,这是因为无症状、低危的仅有心电图提示心室预激的患者并非需要根治治疗[9],故应用电生理确定旁道位置的患者数量不多。此外,关于QRS波电轴在旁道的初步定位中的意义尚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