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19-11-02河北省唐山市四十九中学朱静军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20期
关键词:输球外角整场

☉河北省唐山市四十九中学 朱静军

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经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优势体现在教师借助情境的创设,诱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启发的目的.本文中,笔者试图以教材为媒介,以实践探究为手段,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终极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性阐述.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及作用

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培养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学生为主要目标,借助教师的启发式诱导,真正地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思维路径,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基础科学,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广泛的应用价值、严谨的推理过程、清晰明确的结论.抽象性作为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在客观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初中生处于认知水平高度发展的青少年期,教师若能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他们的思维参与度.

二、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和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展开有效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数学思维训练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1.启发式教学,从自主实践探究开始

数学知识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有待探究的、新奇的、有趣的未知世界.因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不过,初中生有限的认知水平导致他们无法独立完成认知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形象、具体、典型的数学感性素材,使他们成为知识形成的参与者和发现者,并不断获得参与和探究的新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获得数学结论.

案例1:笔者直接在“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中呈现“加法法则”,然后引导他们依照法则进行运算,结果发现学习气氛极度沉闷,学生缺乏思维过程,没有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好奇心的形成.而后笔者结合教材背景及学生的学习效能进行反思,在另一个平行班教学时,创新改变课堂切入方式,以具体实例为背景,激发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的需求,学生在自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基于经验和思考获得结论.

某学校组织足球比赛,下场比赛是初一(1)班与初一(2)班的决赛,

(1)如果初一(1)班在比赛中上半场赢球3个,下半场再接再厉又赢球5个,那么整场比赛初一(1)班是______个球.

(2)如果初一(1)班在比赛中上半场输球4个,下半场又表现不佳输球2个,那么整场比赛初一(1)班是______个球.

(3)如果初一(1)班在比赛中上半场赢得3个球,下半场却输4个球,那么整场比赛初一(1)班是______个球.

(4)如果初一(1)班在比赛中上半场赢6个球,下半场输球2个,那么整场比赛初一(1)班是______个球.

(5)如果初一(1)班在比赛中上半场输球5个,下半场发挥较好赢球5个,那么整场比赛初一(1)班是______个球.

(6)如果初一(1)班在比赛中上半场输球2个,下半场没有输赢,那么整场比赛初一(1)班是______个球.

在学生思考并找出答案后,笔者适时抓住契机拾级而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赢球记为正数,输球记为负数,你能用数学式子解答上面的6个问题吗?”这一关键性的追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列式并仔细观察后,逼近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实质.

2.启发式教学,从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出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获取数学思想方法呢?有效的方法自然是由启发式教学引导,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在拉长的“思维链”中逐步深化、延展.

案例2:当渗透到“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这一关键知识时,教材中是以六边形的呈现导入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不过,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笔者鼓励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首先,笔者要求学生观察图1,分析如下问题:若你此时位于图中的点A,视线顺沿直线AP的方向,首次转动一个角(角度为∠1),那么此时的视线方向则为直线AB的方向;而后顺沿直线AB步行到点B,再次转动一个角(角度为∠2),那么此时的视线方向则为直线BC的方向;接着顺沿直线BC步行到点C,又一次转动一个角(角度为∠3),那么此时的视线方向则为直线CA的方向;最后顺沿直线CA返回至点A,也就是回到了原始位置.在观察之后,我们发现依次转动过的三个角度相加之和是360°,证实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我们使用此类方法进行探究,得出“n边形的n个外角和是360°.

图1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边形的定义”,建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由多边形的外角与与它共用顶点的内角是相邻的互补角,得n边形的内角和+它的外角和=n·180°.又n边形的内角和=(n-2)·180°,则n边形的外角和=n·180°-(n-2)·180°=360°.

这是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法一具有形象、直观的基本特征,彰显思维的形象性,但在运用上有较大的技巧性,学生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方法二具有基础性和逻辑性的特征,彰显知识的紧密性,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渗透,但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两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我们在诱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内在思想在不断认识中真正“扎根”,实现自然生长.

三、几个注意点

1.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式教学中最注重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和探究,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智力.许多教师直觉上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启”则学生“发”;而事实上,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需设计能够促发学生思考和创造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发多个方向和多个角度的信息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信息反馈,并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2.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

对学生学习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这就要求教师需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对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进行了解,进而展开启发式教学.而开展启发式教学时你需要知道什么?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从以下情况着手: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材料是否充足,缺少的需及时补充,遗忘的需借助有效复习完善;学生是否具备与之相关的数学技能,如计算技能、推理技能等.

总而言之,在全面倡导创新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当下,每个教师都需坚持“以学定教”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火热的思考,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文化殿堂.只有注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发挥教学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乐学且会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输球外角整场
不想让人瞧不起
变化的外角,不变的外角和
添加辅助线 巧用外角性质
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
足协收紧高价引援
聚焦外角和整体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