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2019-11-01柏才慧

商情 2019年42期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新型思考

柏才慧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提出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增强农村便民服务功能的重要物质保证,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思考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许多地方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积累减少,债务压力增大,出现了大量“无钱办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直接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集体经济的强弱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质量,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应对当前的困境,找准症结,寻求壮大基层集体经济新思路,提升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

一、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坚实,缺乏组织活力

1.党员队伍结构失衡,缺乏精气活力

当前大多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年龄普遍偏高,年轻党员很少甚至沒有。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这些问题尤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连续几年都没有发展新党员,老党员文化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学习干劲儿不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有一定知识文化的年轻人都已外出务工,基层党组织也吸纳不到这些优秀人才,在发展新的党员时后继无人,基层党组织缺乏精气和活力,没有心思与精力去研究新时期下的集体经济该如何创新、如何发展,一味地“吃老本”,依靠固有的经济模式,哪里谈得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2.服务意识有所缺失,缺乏公仆精神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传统利益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工作职能,用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来开展农村工作、服务基层群众。但是,目前一些偏远农村无法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仍然沿用以前的工作办法,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往往导致事倍功半。一些基层党组织则受到“四风”问题的侵蚀,思想观念有所扭曲,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服务意识有所缺失,干事热情有所减弱,公仆精神逐渐丧失,慢慢脱离了人民群众,基层工作无法良好地开展,更谈不上去更好地服务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贡献应有的那份力量。

(二)集体发展意识不够强,产业结构失衡

1.发展模式传统化,集体意识较薄弱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多还很传统化,片面地停留在“土地开发”“土地出租”等模式,并且大部分农村现有的集体土地存量已然不多,迟早会“坐吃山空”“山穷水尽”。部分基层集体经济发展愿望不够强,集体主义观念不高,普遍还存在小农思想和守旧思想,缺乏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普遍停留在传统的“小作坊”经济,再加上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大市场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2.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生产交通不便,获得政策倾斜较少,只能依靠“低地价、低人力、低税收”勉强留住一些实力弱、规模小的企业,而这样抽血式的发展换来的也只是有限的经济带动能力和促进作用,却导致了农村集体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规划设计不科学。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存在趋同性,品质档次也不高。同时,现有的集体经济产业化水平也较低,产业链条短,产业配套不完善,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已不符合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整体性、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

(一)夯实农村基层组织,选优配强干部队伍

1.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各项体制制度建设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其基础在于基层组织保障,在于党组织的指导和引领上,要逐步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各项体制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中的“牛鼻子”引领作用。

2.创造条件吸纳优秀人才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其根本还在于人才。一是创造条件吸纳优秀的年轻人,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的活力。想办法提高待遇,建立合适的成长机制,让年轻人认识到在农村也可以大有作为,同时又可以挣钱养家,为家乡做出贡献。要充分利用年轻人的高文化水平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能力,带动基层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干事激情,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二是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要培育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操盘的农村建设带头人、经纪人,先动起来,充分发挥先锋作用,让其更好的服务“三农”建设,

(二)增强集体发展意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1.创新发展模式,走特色新路

要优化集体经济以往“土地出租”等传统发展模式,探索新思路、新做法,例如:引进符合当地特色、同时又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企业,由当地村委会作为监理方,在收取一定利益的同时,负责搞好社会全程化服务,管理和维护农业基础设施。也可在引进企业的同时,由农户以原价格同村委会签订流转合同,村委会采取土地入股、固定分红的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所获收益则用于付给农户和支持农村基层公共事业的发展。在坚持走新路的同时,必须要始终坚持“集体利益、共同发展”的理念,要确保走对路,只有路子走对了,才能真正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优化集体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

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过气企业,引进符合本地特色,同时又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坚持效益与质量并重,要和本地集体经济形成配套,形成“大小结合、大带小、小促大”的发展格局。建立现代化规模经济,减少生产流程,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要建立“投资—生产—积累—再投资”的良性发展机制,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合理开发农村资源,利用农村生态优势,推进多种类型的农村集体经济。

3.强化集体意识,兼顾各方利益

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和共生意识,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要共享经济果实,也要明确各自职责。本地农民提供劳动力输出,承担生产环节责任;村级组织负责提供政策支持,统筹利益分配,主要承担管理和服务责任;集体经济则负责所有经济活动,主要承担经营和创收责任。在利益分配时,要兼顾三重利益,在优先保障本地农民应有利益且不受损的同时,要确保集体经济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可持续发展和壮大,还要确保村级组织公共事业发展的财政保障。

猜你喜欢

农村集体经济新型思考
关于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监督若干问题探究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探讨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