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100例疗效观察

2019-10-30石福斌曹松霞陈辉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滴剂舌下脱敏

石福斌,曹松霞,李 蕙,陈辉洁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9;3.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虽然不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但却严重损害患儿的生长发育,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并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些年来,AR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在我国大陆地区人口中,不同地区间患病率(4%~38%)差异较大[1]。相关研究显示[2]全球患病率约为10%~25%,其影响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解决AR将刻不容缓。AR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清涕、打喷嚏等过敏症状,对于患儿的睡眠、学习、生长发育以及生活质量等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引起AR的因素有很多,但临床常见的主要过敏原有花粉、尘螨以及霉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ASIT)作为针对变应性疾病病因治疗的唯一方法,其能够有效预防AR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改变其进程[3-4]。舌下脱敏治疗(sublingual immuno therapy,SLIT)是ASIT治疗AR的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主要针对变应原为粉尘螨的AR患儿,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疗法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的数据,从而对舌下脱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总结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2—10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儿科门诊初诊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儿100例,所有患儿完成2年标准化舌下脱敏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其中男74例,女26例,年龄3~14岁。纳入标准: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5];粉尘螨皮肤点刺实验阳性且点刺结果为+++以上;患儿2周内未使用鼻腔减充血剂、抗过敏药物及激素类药物等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有鼻窦炎、严重鼻中隔偏曲等其它鼻部器质性疾病;合并哮喘或其他免疫性疾病;患儿正在使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选择畅迪粉尘螨滴剂(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012)1~4号(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10、100、333 μg/ml,每瓶2 ml)于每日早晨滴于舌下,每次含服1~3 min后吞咽,每天1次,服药后15 min内禁食。舌下脱敏治疗全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剂量递增期(使用方法见表1),第二个阶段为维持期。因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均为<14岁的儿童,故在前3周(递增期)分别给患儿使用畅迪1、2、3号各1瓶后,接着在第4周开始仅使用4号滴剂剂量维持,每次3滴,每天1次,持续至整个疗程结束。对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AR的预防宣教,并用电话或门诊随诊的方式指导其用药,密切监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情况,观察其症状是否有改善。患儿在治疗期间若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可给予相应对症治疗。

表1 粉尘螨滴剂剂量递增期使用方法

1.3 疗效评估 分别在AR患儿舌下脱敏治疗前1天、治疗1年时及治疗2年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①症状评分:采用《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评分标准[5],包括鼻痒、打喷嚏、流涕和鼻塞四个症状,评分方法见表2。所有症状评分累计总分即为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TNSS)。②药物评分:根据指南的评分办法对患儿使用对症药物的情况评估,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或者孟鲁司特钠各记1分,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每喷一喷记1分,所有药物使用记录的累积分即为药物总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TMS)。③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在纸上划一条10 cm长的线条,标上刻度0~10,其中左端“0”表示无症状、没有困扰,右端“10”表示这种症状最重、困扰最大。由患儿或家属根据症状程度进行选择。

表2 鼻部症状评分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治疗前1天、治疗1年后、治疗2年后的疗效指标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若有统计学意义,再行两两比较(post-hoc)。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年内,对这100例患儿进行追踪随访,其中7例因不同原因在治疗期间停药,未再进行脱敏治疗,其他患儿均坚持口腔脱敏滴剂治疗,且疗程均满2年。在治疗过程中,12例AR患儿感觉舌下及口腔黏膜瘙痒,但皆可耐受,1例患儿发现有腹痛腹泻的症状。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12例AR患儿,1天内症状均有所减轻,后续治疗中,不良症状逐渐消失,所有患儿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

2.2 症状评分 AR患儿经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后,其症状明显改善,治疗1年后的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2年后的各项症状评分亦明显低于治疗1年后;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1天对比、治疗2年后与治疗1年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93例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分,)

表3 93例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1天比较,①P<0.05;与治疗1年后比较,②P<0.05

治疗2年后0.81±0.17②0.79±0.19②0.49±0.12②0.21±0.09②症状鼻痒喷嚏流涕鼻塞治疗前1天2.49±0.26 2.57±0.29 1.64±0.14 1.59±0.21治疗1年后1.86±0.29①1.33±0.27①0.83±0.13①0.74±0.16①

2.3 药物评分及VAS评分 AR患儿药物评分、VAS评分,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对比,治疗2年后与治疗1年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93例患儿治疗前后药物评分、VAS评分比较(分,)

表4 93例患儿治疗前后药物评分、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1天比较,①P<0.05;与治疗1年后比较,②P<0.05

治疗2年后1.02±0.15②1.19±0.23②指 标药物评分VAS评分治疗前1天2.58±0.27 7.38±0.29治疗1年后1.80±0.21①4.19±0.75①

3 讨论

AR是机体受到变应原的刺激后,在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下出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鼻部黏膜症状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对于AR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尽量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抗组胺药类、糖皮质激素类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等药物治疗及ASIT。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目前的症状,并不能治疗其根本,使AR患儿痊愈。而ASIT是目前唯一能够改变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3-4],其包括舌下含服(SLIT)和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mmuno therapy,SCIT)两种给药方式,已有大量文献证明了ASIT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6-7],并有相关报道表明,SLIT比SCIT治疗相对安全,并且更加无创、方便[8],SLIT是目前国内临床上用于治疗粉尘螨过敏者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些符合标准的AR患儿里,经粉尘螨滴剂舌下脱敏治疗1年、2年后的症状评分、VAS评分均比之前明显下降,说明舌下脱敏治疗对于过敏原为粉尘螨的AR患儿有显著的疗效。从搜集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可推出在治疗1年内,患儿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改善程度最大;治疗1年后,患儿症状相对稳定,改善程度较之前小,因此有些患儿便在治疗后期自行停药,导致症状反复出现,没有达到预期疗效。所以在治疗期间,我们应该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指导,让其对整个治疗过程及病情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电话或者门诊复诊的方式定期对患儿进行随访,了解患儿的病情并及时处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

本课题的AR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少,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儿用药评分越来越低,说明患儿使用对症药物的次数越来越少,症状逐渐改善。在本研究课题的100例患儿中,12例在治疗期间发生局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腔颊黏膜的瘙痒,1例患儿出现了消化道不适、腹泻的症状,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12例患儿症状皆在1天内减轻,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消失。暂时尚未见舌下脱敏治疗引起患儿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或死亡的报道。有相关研究报道AR患者用SLIT进行给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6],并有文献表明SLIT能够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9-10]。

综上,舌下脱敏治疗能从根本上改善患儿的症状,不仅使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减少了患儿对于药物的依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儿及家属均可以在家自行用药,操作简单方便。但本研究仅观察了儿童粉尘螨标准化治疗2年的效果,尚未选用对照试验,接下来我们将设置相关治疗对照观察,以进一步证明舌下脱敏治疗对AR患儿的治疗优势。

猜你喜欢

滴剂舌下脱敏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谈一谈脱敏治疗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让青春脱敏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
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论欧龙马滴剂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