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来时 瞩目远方
2019-10-30高克敏
文/高克敏
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十周年回顾
为助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促进上海食品产业的发展,从2010年开始,在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上海市商务委,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上海市食品协会、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和上海市食品学会在本市食品行业,联合开展“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通过“观、闻、品、评”等严格的综合考量,至今累计评出了280个产品。
10年来,在市、区文化旅游局、商务(经委)委、各大商业企业集团和上海食品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特色旅游食品的推荐评测活动,注重品种创新,产品精致,包装新颖,让来沪的海内外游客都能够买到代表上海地域特色、蕴藏海派文化内涵的食品。成为上海旅游节、上海购物节的一项重点活动,上海食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每年的上海旅游国际博览会上成为增添色彩的一景,为打造舌尖上的“上海城市名片”,起到了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
一、上海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的成因
上海是我国现代食品工业的起源地,具有产业集聚度较高、技术水平较高、行业覆盖面较宽、品牌效应较显著等特点,在全国食品工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海食品工业一度落伍。
在这种境遇下,在以往旅游者的印象中,上海的特色旅游食品好像只有城隍庙的五香豆、梨膏糖、南翔的小笼包等几个老面孔。我们在日常交往和工作中,经常碰到海内外旅客在上海买不到具有时代气息和代表性的旅游食品的尴尬,这是上海旅游食品业的短板。
2010年,上海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上海特色旅游食品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其次,国家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要求重点推进的六大领域消费,其中一项便是升级旅游休闲消费。当年,上海市的境内外游客数量已经突破2亿人次,只有名牌、特色、优质和创新的商品,才能对旅游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彼时,在中国台湾地区,“伴手礼”结合当地的农业特产、文化特色、观光旅游,已经是成熟发展的地方产业。受中国台湾地区“伴手礼”产业发展的启示,上海市食品协会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听取各方意见、专家团队的提议后,在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上海市商务委,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与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和上海市食品学会达成共识:为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拉动消费、服务生产和增强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由上海市食品协会牵头联合开展上海特色旅游食品的推荐评测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推动上海食品企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借助这一创建平台,服务和提升上海特色旅游食品的地位和份额,使之成为上海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名片。
二、上海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的具体做法
回顾10年来的推荐评测工作,我们主要抓好“鲜、广、新、长”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鲜”字上发轫
为改变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此前缺乏统一标志和评选规则的短板,在推荐评测活动筹备阶段,我们提出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开展推荐评测活动的宗旨。这个“鲜”字,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评选标志鲜明。我们设计了“双手捧出白玉兰”的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获评企业标识,并获得工商局的商标认定,方便海内外游客辨识,让他们带着独特的上海“味道”回家。二是,评选规则鲜明。凡参加评测的产品,出品方须为本市注册企业;产品能够体现上海文化;品牌在上海本地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产品质量管控有保证,近3年无质量抽检不合格的情况;企业有较为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和顾客服务体系。每三年进行一次复评,复评不合格予以退出。三是,产品属性鲜明。具有海派特色,价格适中,买得起、送得出,拎在手里有腔调、上档次。
(二)在“广”字上着手
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旨在充分发掘和展示上海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食品,发挥食品业与旅游业结合的综合效应,展示都市形象,服务于本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促进上海旅游食品的发展。
为此, 我们在“广”字上着手。这个“广”字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发动面广。这一活动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各方支持,市、区和各企业集团高度重视旅游特色食品推荐评测活动,视之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组织企业对老产品传承创新,努力研发新品潮品。黄浦、青浦、崇明等区有关部门领导还深入基层,发动企业参与评选,光明集团等大型食品集团曾以组团形式组织企业参评。二是,参评企业面广。参与活动的企业既有上海百年品牌的老字号,又有近年来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和电商。三是,参评品类丰富。涵盖了休闲类、烘焙类、农副产品等。很多产品都是传统积淀和时尚创新的有机结合。参评测企业,纷纷拿出自己的最新研发的产品参评。
在这一过程中,参评企业也不断摸索、相互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产品的品质和口碑,使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更富有上海特色、彰显上海品质,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在“新”字上发力
10年来,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紧扣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大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让老品牌焕发出新的时尚活力,推动更多新品牌走向全球,做到一年一个样,年年有新意。有力推进了上海食品企业以创新与担当,撑起与时俱进这片天。
这个“新”字寓意着,强调老品牌“传承”——而非简单“守护”,意味着这些来自历史的东西,在推荐评测活动的促进下,能够持续创造新的价值。
具体来说,这个“新”字,有三层意思:一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主要是参评企业采用新原料、新工艺、突出优势特点,如:具有地域特色、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包装、新理念、新口味的特色旅游食品异军突起,成为消费新热点。参评产品新品迭出,亮点耀眼。通过评测的280只旅游食品,以新品精品居多,表明了上海食品行业积极对标国际,汲取各国之长、融会贯通,努力生产适合新消费的潮品、精品,展现海派食品新貌,推进上海国际城市建设。二是,概念创新。随着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逐步深入,各参评企业不满足于此前主要以口味取胜的“老路子”,在品种创新同时,根据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在包装设计上 “翻花头”。在产品创意、包装设计创意以及营销创意等,跨界融合,赋予产品新的属性,推出彰显个性、结合特色、形状各异的包装及产品,以及多种口味产品组合装的礼盒,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在概念创新中,不少参评企业还将文化融合创新到一个产品或一系列产品中,在原材料、包装设计、营销方案、品牌定位、渠道选择、客户服务等方面尽可能优化,打造企业专属的特色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
这种创新是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目前食品行业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优化发展模式。三是,聚焦食品安全与健康转型中的新课题。科学使用新原料、新技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生产出安全、营养、蕴含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食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是我们开展上海特色旅游食品的推荐评测活动的动力源泉。
我们在开展这项活动中,以创新发展的眼光关注中国食品安全与健康转型的热点和难点。不断强化参评企业乃至全行业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参评企业均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为首要任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将生产源头和过程管理作为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以保证产品的安全质量。使上海特色旅游食品不论是内在质量,还是包装质量和形式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四)在“长”字上布局
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是一项持久的系统性工程,为了使这项活动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永远保持鲜活度,我们在“长”字上精心布局。
具体来说,一是,有一套长久的评测机制。我们有着一套完善的专家评委和市民评委综合考量评判的机制同时,经过市场调研,制定了《上海特色旅游食品2016-2020发展规划》,通过发展规划,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评测机制和模式,使之成为名副其实地促进上海旅游特色食品发展的动力。二是,有一支稳定的评选队伍。自10年前开展这项活动开始,我们就遴选具有国家专业评委资格的权威、科研院校的专家和有关方面专家,作为推荐评测活动的专家评委,随机抽选40名市民评委,共同组成评判队伍。并根据形式的变化,予以局部调整。三是,有一个固定的办事机构。经过四家协会授权,由上海市食品协会负责搭建推荐评测活动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这项活动的推广、宣传、产品征集以及专家和市民综合评测事宜。四是,有一套完善的持久推行模式。在我们看来,推荐评测上海特色旅游食品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该活动,促进上海食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使“网红美食”成为“常红美食”。为此,我们充分发挥上海特色旅游食品的引领示范作用,在业内开展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通过这种运用比赛的推行模式,提升企业产品种类、改善口味,迎合市场需要,使推荐评测活动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新品种作为支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摸索、学习,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推荐评测活动的有效性和能赋。比如,我们举办了两届蝴蝶酥大赛,成功地将蝴蝶酥打造成上海特色旅游食品的代表之一,“单品”起来了以后,更是带动了整体的蓬勃发展,目前上海已有30余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正在制作、销售蝴蝶酥。使一批品牌食品,得到了新的发展。
与此同时,举办酥饼大赛、包装设计论坛、老字号包装专题论坛等展示、论坛活动。每年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展示推介会等。通过上述诸多活动,使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有温度有激情可持续性发展。
在10年的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中,从生产线到餐桌,上海的食品制造企业,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故事,“美味”着千家万户,诠释着“海派匠心”。
如今,仅凭“产品品质”单点致胜的营销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品牌、产品、渠道、终端、公关、广告、促销、人力资源以及营销管理等综合因素构成的体系化营销时代。回望来时、瞩目远方。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推荐评测活动,未来的路更长,任务更艰巨。
心之所向,素履可往。为了上海食品行业美好的明天,我们将无畏艰难险阻,初心不渝。以推荐评测活动为抓手,瞄准国际一流食品业企业,重振海派食品雄风。让流年笑掷,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