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现实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2019-10-28邓丹
邓丹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非常必要。文章从提升小学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价值和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能够满足数学教学改革实际需求、推进时代进步的重要策略、强化教材和实际生活关系、有效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关键词 实际生活;数学应用意识;素质教育;知识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7-0166-01
提升学生数学意识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数学应用意识是社会需要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本领,以往教师模式往往局限在对学生知识的教授上,对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够重视,从而使得学生缺少思考生活意识,无法深入剖析数学内涵,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基于新时期下教育目标进行基础知识讲述和分析,将各种数学知识有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强化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意识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提升小学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价值
(一)能够满足数学教学改革实际需求
数学教育知识并不是书面数字应用形式,而是源自于实际生活的内容,借助具体形式将各种抽象思想和观念表达出来,使得法则和基本概念能够逐渐升华达到应用中,提升小学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现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学习上,要注重提升学生社会应用能力和基本意识,结合时代基本需求,将其贯穿到不同学习环节和步骤中。
(二)推进时代进步的重要策略
以往数学教育比较注重数学理论基础知识,内容过于传统单一,知识面比较狭隘,使得小学生对于定理和概念都很难理解和掌握,而学习真正意义上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就是应用。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教学内容的改进,信息技术的到来为数学学习提供更加直观化呈现形式,将其有效融入到不同形式的学习中。由于社会快速发展对数学的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因此,新时代数学应用意识的提升是现代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转变师生认识,为信息技术教学打造良好平台和氛围。
二、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教材和实际生活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教材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是存在难度的,不能急于求成,要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循序渐进原则进行教学,对实际生活存在问题和内容进行分析,从学生熟知的實际生活中提取出具体对策和形式,进而积极引导学生对公式、定理以及逻辑等进行分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全部转化为直观、形象知识,并且从正面告知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将学过的数学知识更好地使用在实际生活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开拓自身思维意识,不断活跃课堂氛围,长时间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分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要善于使用生活中买菜、购物、买书本等内容进行讲解,从学生熟知的内容入手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基于常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懂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存在一定关联,便于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一定价值。
(二)有效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
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真正价值,以及未来实际应用性,就要在实际教学中无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减少学生恐惧感,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数学课堂,有效借助各种图形、模型以及多媒体等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带着愉悦心情进行学习,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可以不断展示自我智力、创新意识以及研究能力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为课堂上举行各种小游戏,使得学生放下对教师的戒心,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举出一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进行分析,还要邀请学生对知识进行扮演,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进行购物活动等,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竞争意识,以此不断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便于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就要将数学教材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断将抽象知识转变为直观生动内容,使得数学知识能够回归生活,再将其使用在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现在素质教育提倡的主要形式,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学生要懂得认知数学、领悟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不同喜悦,在课堂上以实践形式进行教学,在实际学习期间,教师要引领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感受数学知识的精髓和内涵,拓展自身思想和意识,提升学生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可以不断提升数学教学实效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梓杏.如何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人生十六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