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真童趣
2019-10-28张页妮
张页妮
摘 要 国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的美术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各种因素,国画教学开展并不尽如人意。美术新课标的实施,推动了小学国画课程的创新教学研究的火热展开。如何才能更好的增加课堂效益,让小学国画课堂更加有用、有效,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创新探索。本文从水墨游戏融童心、国画写生显童真、彩墨肌理展童趣三个方面入手,探讨让学生在游戏与探索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增强创新创意思维,让学生愉悦学习,快乐成长,体现我校“呵护童心,欢享童年”的校训与育人理念。
关键词 国画教学;创新探索;愉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7-0158-02
随着全面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时间,校园内外国学培训蓬勃兴起,书法、国画等学科强势回归,跃入普通大众视野之中。国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的美术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小学国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还是传承与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这个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而国画教学作为美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小学国画教学现状
近年来,国画逐渐被引入小学的美术课程中,但由于工具复杂、对用笔,用墨等的技法要求较高,学生不容易掌握,且有一定的场地要求,也容易弄脏教室等等各种综合因素,国画教学开展的并不尽如人意。美术新课标的实施,推动了小学国画课程的创新教学研究的火热展开。在推进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全民化的今天,大家都能清楚的認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品行与品格方面的培养具有实际助力作用,代表传统典型艺术的国画是我国历史精神教育的财富,在培养学生德、智、美等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这也是国画教育成为新课标中教学重点内容之一的原因。城市里,各种条件设备完善,公民普遍素养相对较高,小学国画教学更是如火如荼。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增加课堂效益,让小学国画课堂更加有用、有效,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创新探索。
二、小学国画教学创新探索
中国画教学,无论是从内涵到形式,历代先辈们早已通过实践与理论研究,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成为标准化的教程,并形成系列化的操作范式。但是,这套体系并不适合低龄学童,儿童的心智发育程度与之不能匹配。因此,在小学国画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征出发,结合儿童思维水平,选择儿童熟悉的内容,综合运用现代教育资源,采取适合适合学龄儿童的方式,注重直观性与趣味性,表现童心、童真、童趣,吸引学生关注与兴趣,注重启发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兴趣中传承文化,生发创新思维。
(一)水墨游戏融童心: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小学国画教学中,教师应收下抓住这一特点,巧妙利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玩乐中提高对国画的兴趣,是学生爱上国画的起点和动力。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首先要引导的就是认识笔墨纸砚。比如说毛笔,不管是羊豪还是狼毫,总体来说都是软的,但是确能写出如钢丝般的小篆,画出颇具铁线描,教师通过示范来展现东方之笔的神奇,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可以通过笔墨融合,在生宣上如同变魔术般地展现墨分五色,结合造纸术的历史,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与水墨游戏中去认识和了解国画工具的特性。比如,可以利用写字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中锋、侧锋、逆锋、顿锋等各种运笔方法。当然,结合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自己尝试用毛笔、墨汁在宣纸上画画小蝌蚪,引导学生感受笔墨纸砚这些国画工具带给他们与儿童画形式不同的乐趣,在游戏中体验和学习国画用笔和用墨的基础知识。再如《水墨游戏》一课中,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落笔为素,因就作蝇,既进,权以生蝇,举手弹之。”以故事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调动起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在宣纸上滴一个墨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可以画些什么东西?通过一定的合理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出各种自己想到的物象来。这样,学生就会以较高的热情参与其中,敢于用毛笔在宣纸上做各种尝试,画出各种不同的物象,展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童心,也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二)国画写生显童真:要持续提高学生的兴趣就必须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或者现象作为他们的学习内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进此当以天地为师”等古人先贤都提到了写生对于绘画学习的重要性。在国画的学习过程中,除了用临摹来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多还需要写生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与创意思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绘画同样如此。每个学生看到的事物,都会有所差异,通过写生观察,引导学生用国画的技法手段,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仅作品能更加生动接地气,
更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与表现能力。小学生写生对象的选择有很多,可以画校园等地熟悉的风景、也可以畫美丽的花卉等静物或者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熟悉的人物。写生不仅让儿童感到自然的美,更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美的灵感注人到他们的绘画中。同样一件事物,通过观察写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画的画就丰富多彩。这样在绘画活动中,逐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加强学生写生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更是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造型原则,毛笔工具更将线条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生的基础上有了想象的原型,学生的创造想象也就有了源头。比如,在三年级的《奇石》教学中,第一次备课设计的是教师示范学生临摹,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于是我改变思路,奇石特征本在“奇”,让学生用他们童真的眼睛去观察,引导他们发现不同的“奇妙之处”。我找了大量的太湖石让学生去看,也找了名家画的太湖石让学生去欣赏,然后再带着学生去校园里找景观石,让他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写生,结果学生作品既有名画《奇石》的影子,更多的是充满天真浪漫的天马行空,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的创新创意思维。
(三)彩墨肌理展童趣:好奇心可以引发人去探究,去思考。在儿童的眼里,彩色的世界更加的美丽与多姿。小学国画课程中,不仅可以用透明容器做调色游戏,让学生明白基本的色彩调色原理(如花青+藤黄=汁绿),还能利用宣纸的特性,做出更多不同的色彩变化效果,渲染、晕染、罩染、撞色、撞墨、色墨互撞等不同的技法能表现出不同的多姿效果。比如,通过欣赏林风眠、吴冠中等大师的彩墨作品,让他们在欣赏中受到陶冶和熏陶,初步了解中国画笔墨情趣的表现方式。然后设计开放式的彩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感受国画色彩和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去掌握彩墨的表现方法。在《彩墨游戏》一课时,选择了画熟悉的“瓶花”这一载体来开展,采用糅纸、破墨等综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水份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份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4]当然,还可以在绘画的过程中,加入各种不同的特殊技法,如洒盐法来表现下雪的效果、用拓印法来增强树干的质感、用糅纸法表现苍茫的大地等不同的效果,更能增加画面的生动感,让学生体会国画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如《葫芦》一课中,我们更是做了大胆的尝试,在让学生掌握水墨表现技法的同时,鼓励学生用于探索,运用综合材料,表现自我的思想感情。有的同学运用水墨技法,画出了葫芦的藤条和叶子,然后用黄色卡纸剪出了大小不一的葫芦,通过拼贴,还给葫芦打上了红丝带做的蝴蝶结;有的同学运用藤黄画了葫芦,确跑到校园里,去找了葡萄叶子来代替葫芦叶子,拼贴起画;更有的同学,通过组队的形式,完成了葫芦兄弟的队列……看着一组组妙趣横生的作品,不禁感叹学生的创造力。其实,国画教学只要在学生初步了解国画笔墨技法的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被笔墨技术难度所束缚。教师积极倡导学生尝试各种绘画形式对事物物象进行表现,让学生积极体验材料带来的异样视觉效果,丰富主题内容与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综合的多样性、创造的神奇让学生作品发出璀璨的光芒,从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自豪感,也能提高的绘画热情,更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结束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学习国画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确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只能从孩子的天性出发,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去创设更多有趣、好玩、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童心、童真、童趣始终陪伴孩子的童年,让学生在游戏与探索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增强创新创意思维,让学生愉悦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R].2017.1
[2]周佳.从“乐玩”到“乐画”九江市双峰小学[N].九江日报,2011.10.19(06)
[3]肖凤翔.艺术与体育教改新思路[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4]吴钇辰.对“美术教育”的反思[J].今日科苑,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