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9-10-28杨敏

读写算 2019年17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杨敏

摘 要 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出发,从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堂环境等三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主体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7-0077-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

就学生学习而言,教师只是主要的知识学习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接收和消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学生自身的责任,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主积极性没有人或其他事物可将其代替。从另一方面来说,数学本是较为抽象的学科,不像语文和英语等语言类学科,借助多媒体等外在条件可以创设语言环境,而语言是可以在语言环境中后天习得的。通俗地说,不管是否出于自主学习的意愿,在语言环境中或多或少会受到语言环境的渲染。而数学是思维逻辑方面的学科,需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和积极的自主学习意愿,否则难以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基于以上学科学习的对象特点和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主体参与、创新意识薄弱。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不高、创新意识薄弱。通常对于数学问题的讲解,教师会有所谓的标准步骤和参考答案。因为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性,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总是讲解为主,学生练习为辅,即使练习也会给出一定程度上的提示。而数学本身具有一定难度,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依赖教师解答和答案参考的习惯,不爱自己独立思考,主体参与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会受到损害。

(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数学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锻炼。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而言,本身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数学教学本身具有枯燥的特点,小学生的性情是比较活泼好动的,枯燥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数学课堂环境沉闷。前文提到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思维性和数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无味性,因此数学课堂环境较为沉闷。由于学生对教师讲解数学知识具有依赖性,再加上对数学本身的难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善于思考,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或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解决。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激情,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不利于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创新意识。教师要减少设置和依靠数学问题的标准答案,保留数学问题可多角度思考的余地。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多是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只是听,很少积极探索,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足,依赖教师的传授,缺乏创新意识。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小学生好动、对世界充满探索的性情特点,可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或者数学小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性,培养其思维发散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

(二)结合数学教學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且较为严谨、抽象。数学需要扎实的计算能力,因此可以组织小组或者是班级的计算比赛,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师也可展示有错误的数学题解法,组织学生竞赛来找找错在哪,发现问题的本身就是一种训练,而学生自己找出问题以后自然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提问,创造活力课堂。传统课堂上,互动方式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或是教师点名某个学生回答。这种现象里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班级有部分学生举手发言不够积极;二是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他们对该数学问题的思考结果有两种:一是与发言同学或是教师对该题的讲解思路大致相同;二是自己的思路与发言同学与教师讲解都不同,或许能判断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但是解题思路的出错原因无从得知,没有改正进步也就无从谈起。针对没有发言的第二种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即能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通过教师点评得知自己的长短处,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活力课堂。

四、结语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课堂主体参与性不高、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比较低,学习数学的课堂环境比较沉闷,没有活力和创造力。小学生的性情比较活泼、热爱探索,但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有限,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数学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包括数学小竞赛、数学解题思维方式讨论组等等。因为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希望通过本文对于小学数学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相关探讨,可以为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1]吕磊磊.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学周刊,2018.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乐学 会学 勤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