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MRI、DWI、MRA对脑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2019-10-28钟东文朱海清鲍智颖熊伟坚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亚急性急性期脑梗死

钟东文 朱海清 鲍智颖 熊伟坚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韶关 5120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临床认为,早期诊断和及早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最大程度改善预后有十分积极的意义[2]。但急性脑梗死早期症状一般不显著,而影像学检查评估脑梗死有重要的作用,MRI 能较准确检查出梗死灶,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和MR 血管造影(MRA)能提供关于早期脑缺血的损伤范围、血流灌注情况及脑血管受累情况等信息,对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出可靠指导依据[3]。本研究探讨常规MRI、DWI、MRA 检查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 年6 月~2018 年8 月间收治的经CT 确诊为脑梗死患者88 例,发病至进行MRI检查时间均≤72h,对其常规MRI、DWI、MRA 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其中男46 例,女42 例,年龄39 ~85 岁,平均(58.3±3.3)岁。

表1 MRI序列检出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主要临床症状为突发头晕、言语不清、行走站立不稳、偏侧肢体麻木无力等,未进行过动脉内溶栓治疗;检查图像质量好、序列完备,患者或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心源性脑栓塞、颈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癫痫、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经CT 检查排除脑出血可能;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合并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1.3.1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1.5T 超导MR机上进行,用正交头部线圈。常规MR Tl 加权成像(T1WI)序列采用轴位扫描,采用重复时间(TR)500ms,回 波 时 间(TE)16ms,快 速 自 旋回 波(TSE),FOV24cm×24cm,层 厚5.0cm,间隔1.5cm,矩 阵320×256。T2WI 序 列 行 轴 位 扫描,TR/TE 4600/110ms,FOV24cm×24cm, 层 厚5.0cm,间隔1.5cm,矩阵512×288。DWl 序列行轴位扫描,TR/TE6200/80ms,b 值为0、1000 s/mm,FOV24cm×24cm,层 厚5.0cm,间 隔1.5cm,矩 阵192×192。MRA 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扫描条件:TR40.3 ms,TE6.9ms,反转角30°。对整个Willis 动脉环、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进行轴面扫描。

1.3.2 图像分析方法 由一名神经科医师和一名磁共振医师共同阅片,进行图像后期处理及整理分析,应用GEADW4.3 工作站Functool 软件对检查得出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MRA 图像处理: 3D.TOF MRA 资料传送到工作站后,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与重建,作任意方向的旋转,以清晰显示出病灶与血管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原始图像全面进行分析。根据MRA 显示的动脉狭窄情况分为4 级,0 级为正常;1 级为信号减弱;2 级为血管狭窄处或狭窄后的信号局部丢失;3 级为血管狭窄处及狭窄后分支的信号完全丢失[4]。DWl 图像处理:DWI 资料传送到工作站后,重建得出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图、相对各向异性系数(RA)图、表观弥散系数(ADC)图,通过分析DWI 图像和ADC 图像,分别对患者发病不同时间段的脑实质缺血性病变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对本文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 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序列检出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的检查结果

根据MRI 检查时间窗分为超早期(<6h)脑梗死组29 例,急性期(6 ~24h)脑梗死组34 例,亚急性期(24 ~72h)组25 例。超早性期梗死区域:FA 彩图呈现高信号(100.0%),ADC 图呈现低信号(100.0%)。急性期梗死区域:FA 彩图呈现高信号20 例(58.8%),等信号改变9 例(26.5%);ADC图呈现低信号(100.0%)。亚急性期梗死区域:FA彩图呈现高信号9 例(36.0%),等信号改变10 例(40.0%);ADC 呈现低信号24 例(96.0%),呈现高信号1 例(4.0%)。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的FA 值、RA 值、ADC 值、rADC 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不同梗死灶大小的MRA分级检查结果

MRI 共检出98 处病灶,其中基底节区病灶66处(67.35%),侧脑室体旁病灶18 处(18.37%),脑干梗死区病灶14 处(14.29%)。梗死灶直径≥15mm的患者有51 例(58.0%),梗死灶直径<15mm 的患者有37 例(42.0%)。MRA 表现为0 级有35 例(39.8%),1 级有20 例(22.7%),2 级有5 例(5.7%),3 级有28 例(31.8%)。不同梗死灶大小的MRA 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疾病诊断及临床指导有重要的意义[5]。本研究通过对经CT 确诊为脑梗死的78 例患者的常规MRI、DWI、MRA 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提示脑梗死后不同时期的梗死部位FA 值、RA 值也会对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以MRI 检查的时间窗分为超早期组,急性期组和亚急性期组,结果显示超早期组FA 和RA 无显著性波动,进入急性期,即发病7 ~24 h 后,FA 值出现显著下降,亚急性期(24 ~72h)则大幅度下降,因此,可认为随着脑梗死发病时间延长,FA值可能随之下降[6]。国内也有相关研究指出[7-8],在发生脑梗死后,DWI 的FA 值和RA 值会从超早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然后逐步过度到慢性期后,FA 值则趋于平稳,这就提示FA 值有可能作为辅助临床诊断脑梗死早期的依据。但国内外有部分文献也有指出[9-10],脑梗死超早期FA 值可能出现小幅上升,因此以FA 值作为诊断依据时,要警惕超早期患者FA 值波动较小出现误漏诊,应配合其他检查手段一起分析。

表2 不同梗死灶大小的MRA分级检查结果比较[n(%)]

本研究还对ADC 图信号改变方面做出了数据收集,结果显示超早期和急性期患者的ADC 图均出现低信号,亚急性期患者绝大多数出现低信号,个别出现等信号改变。临床认为,脑组织在发生急性缺血病变后,由于脑供血不足,导致发生微循环灌注障碍,组织细胞缺氧,从而ATP 的生成会减少,最终耗尽,K+大量外流,Na+、Ca2+、Cl-进入细胞内聚集,钠钾泵衰竭,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致使大量水分进入细胞内,水分子弥散运动减慢,从而发生细胞毒性水肿,此时就会呈现出DWI 图像的异常高信号[11-12]。目前国内外的报道研究也比较支持细胞毒性水肿学说[13-14],认为人类卒中从发病起,短时间内即可见DWI 高信号区,但此时细胞内的总含水量尚未增加,因此尚无异常病灶图像出现,但随着缺血时间延长,4 ~6h 左右则血脑屏障遭到破坏,缺血脑组织就会出现血管源性水肿,此时细胞内的总含水量会明显增高,DWI 图像对水量敏感,因此可显示出病灶图像,一般在起病6 ~10h 后DWI 才能清晰显示出病灶图像[15]。本研究中结果显示,DWI 的ADC 值会从超早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rADC 值则逐渐下降,与报道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提示DWI 的ADC 值和rADC 值也可能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依据之一[16-17]。

另外,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梗死灶大小的MRA血管改变情况,结果显示梗死灶直径<15mm 组的血管狭窄率显著低于梗死灶直径≥15mm 组,提示梗死灶的大小与动脉狭窄程度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发现责任病灶供血血管狭窄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18]。3D.TOF MRA 对于快速流动血液敏感,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因此可以良好地显示颅底Willis 环、颈部动脉、椎-基底动脉及大脑前中后动脉的主干、主要分支,对于诊断大脑中动脉等颅内大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有较高的准确性[19-20]。

综上,常规MRI、DWI、MRA 检查联合诊断可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对临床早期确定梗死情况及指导制定、调整合理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

猜你喜欢

亚急性急性期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布鲁氏杆菌病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