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布鲁氏杆菌病的疗效分析
2016-11-12李为
李为
【摘要】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布鲁氏杆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亚急性布鲁氏杆菌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3例。甲组患者给予单独西医治疗,使用链霉素或者强力霉素等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西药基础上使用清热解毒方剂进行治疗。治疗一个疗程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乙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布鲁氏杆菌病的疗效对比单独西药治疗更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亚急性;布鲁氏杆菌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51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2..02
布鲁氏杆菌病(布病)所指的是由于病菌入侵人体引发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1],病原菌可能侵入机体各个组织和系统,并在细胞中寄生,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无力、男性睾丸肿大等,对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该病呈现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当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我国学者也做出了大量研究,将中医、蒙医等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中,其中中医药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针对布病患者66例进行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的亚急性布鲁氏杆菌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有牛羊接触史、通过试管凝集检查确诊,效价超过1:100++,头痛、发热、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典型。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3例。甲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11~83岁,平均年龄(42.5±9.3)岁。乙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43.7±9.8)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使用链霉素肌肉注射1.0 g,同时口服四环素2~3 g,4次/d,加0.4 gTMP(甲氧苄啶)口服,分为2次,连续治疗15天为1个疗程。针对对链霉素过敏的患者高危强力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使用强力霉素0.4 g口服,2次/d,同时联合利福平0.6 g口服,1次/d,连续治疗21天作为1个疗程。
乙组患者在甲组的基础上使用清热解毒重要方剂进行治疗,主要构成为:生石膏50 g、黄连、黄芩和黄柏,各15 g,穿心莲25 g加水500 mL煎汁得到200 mL,分为早晚2次服用,1剂/d,连续服用10剂作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价标准
严格按照我国《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中相关标准判断疗效,治愈:发热、头痛、关节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劳动力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劳动力和体力都显著恢复;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对比治疗之前有所减轻,劳动力和体力较治疗前提高;无效:治疗后各项改善结果不明显,包含病情加重的病例[3]。
1.3.2 不良反应现象
统计两组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甲组患者中通过为期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的治愈患者有21例(63.64%),评价为治疗显效的有8例(23.24%),评价为有效的有2例(6.06%),治疗无效的患者2例(6.06%),治疗显效率为87.87%,有效率为93.94%;乙组患者中评价为治愈的有17例(51.52%),评价为治疗显效的有6例(18.18%),评价为有效的有4例(12.12%),治疗无效的患者6例(18.18%),治疗显效率为69.70%,有效率为81.82%。甲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甲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3例,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或者便秘等,皮疹2例,白细胞计数下降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乙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2例,皮疹1例,白细胞计数下降1例和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通过科学的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能够较好的耐受,未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病,在我国北方畜牧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之后以发热、全身无力、出汗、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等为主要临床表现[4],男性患者还会伴随有睾丸肿大的症状,鉴别诊断较为容易,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劳作造成很大的影响。链霉素、利福平等对于细胞内外的布鲁氏菌具有非常强的作用,能够快速控制患者病情,但是容易反复。通过中医药,从根源上解决患者湿热症状,黄柏、黄芩、黄连以及穿心莲均属于清热、祛湿、解毒的药物,能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5],很好的改善亚急性期症状,获得满意的疗效。本组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小,且大多是由于西药造成的过敏和消化道反应,对治疗的影响较小,提示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阿衣夏木·克尤木,邰新平,木合塔·艾山,等.5例被误诊的急性期布病患者的诊治[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40-41.
[2] 德恩金,乌兰格日乐.抗生素配合蒙药治疗布鲁菌病8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4):3064,3077.
[3] 辛智利,梁秀文,德恩金,等.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布鲁菌病调查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2):1554-1555.
[4] 吕 明,巩向诺.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喷丁治疗布病的药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2):44-46.
[5] 王 英,许 珺,胡海峰,等.抗布鲁菌病治疗致急性肾损伤2例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11):1010-1012.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