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8例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研究

2019-10-28欧水连李启欧黎泳仪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受检者白细胞白血病

欧水连 李启欧 黎泳仪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广东中山 528416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白血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与发病病因还不是很明确,普遍认为与机体内微量元素及血清酶有着密切的关联[1-3]。此次研究针对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下为详情数据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6 月~2018 年6 月我院收治38 例白血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Ⅰ组(19 例,慢性白血病)、Ⅱ组(19 例,急性白血病),随机另选取同一时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9 例健康人群作为Ⅲ组。Ⅰ组中男10 例,女9例,年龄20 ~55 岁,平均(37.5±2.2)岁;Ⅱ组中男11 例,女8 例,年龄20 ~57 岁,平均(38.5±2.2)岁;Ⅲ组中男12 例,女6 例,年龄20 ~56 岁,平均(38.0±2.2)岁。经统计学软件对三组受检者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三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的比较

表1 三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的比较

注:治疗前Ⅰ组、Ⅱ组与Ⅲ组受检者比较,t=6.391、4.035、188.353、57.632、163.184、38.495、57.175、4.497、4.022、50.936、18.617、58.960、15.846、18.072,aP <0.05;治疗前Ⅰ组、Ⅱ组与治疗后比较,t=6.052、4.044、4.088、131.808、39.249、70.635、11.346、58.878、5.439、4.757、4.006、27.507、8.369、28.208、8.827、35.270,bP <0.05;与Ⅱ组治疗后比较,t=1.580、0.520、0.000,cP >0.05;与Ⅱ组治疗后比较,t=33.539、8.945、53.802、23.418、23.233,dP >0.05

组别 时间 血铜(μg/L)血锌(μg/L) 血铬(μg/L) LDH(U/L) ALP(U/L) HBDH(U/L) GGT(U/L) 血白细胞数(×109/L)Ⅰ组(n=19) 治疗前 13.07±1.35ab 10.50±1.20ab 0.40±0.35ab 560.31±8.25ab 129.00±5.03ab 399.26±6.48ab 76.13±4.78ab 62.76±4.35ab治疗后 10.78±1.02c 9.17±0.85c 1.36±0.99c 253.47±6.35d 71.32±4.23d 255.74±6.37d 60.07±4.15d 5.05±0.54dⅡ组(n=19) 治疗前 12.26±1.30ab 10.72±1.27ab 0.67±0.38ab 242.45±6.35ab 70.73±4.35ab 207.82±6.12ab 43.18±3.25ab 12.27±1.28ab治疗后 10.28±0.98 9.02±0.97 1.36±0.67 192.20±5.14 59.62±4.04 157.57±5.10 35.40±2.23 2.04±0.21Ⅲ组(n=19) 10.46±1.23 12.09±1.29 0.07±0.11 148.68±5.24 46.10±4.01 105.44±4.78 27.46±3.03 5.78±0.97

1.2 方法

三组受检者均在清晨空腹的状态下抽取血液标本,血液标本剂量为5mL,经离心处理之后在低温的状态下进行保存,Ⅰ组与Ⅱ组受检者在治疗一星期后另抽取一份血液标本。三组受检者的血液标本经原子光谱吸收法等方式测定血清中Cu、Zn等电解质含量、碱性磷酸酶等水平,同时实施血常规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受检者血铜、血锌、血铬、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α- 羟基丁酸脱氢酶(alpha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谷胺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adas,GGT)、血白细胞数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基于SPSS21.0 版本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计量资料采用()的形式描述,采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 可知,Ⅰ组、Ⅱ组受检者治疗前血铜、血锌、血铬、LDH、ALP、HBDH、GGT、血白细胞数均高于Ⅲ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Ⅰ组、Ⅱ组受检者血铜、血锌、血铬、LDH、ALP、HBDH、GGT、血白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铜、血锌、血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DH、ALP、HBDH、GGT、血白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白血病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疾病,根据大量研究显示,在各肿瘤疾病中白血病的发生率排名第六[4-5]。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有肝脾肿大、贫血、发热、出血等,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有效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在治疗时各种指标的检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发生白血病后各指标水平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6-8]。因受到疾病的影响细胞出现积聚或增生的现象,导致白细胞的质与量出现异常,当白细胞增多且出现分化障碍等异常情况时一部分的细胞也发生变化,严重时甚至出现凋亡的现象[9-11]。

白血病主要是指血液系统因恶性病变打乱体内微量元素与血清酶的平衡状态,从而加重病情[12-13]。在此研究中白血病受检者LDH、ALP、HBDH、GGT均高于健康人群,分析其原因为因受到肿瘤恶变细胞的影响,在治疗后期水平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其指标可作为判定白血病治疗效果。

在机体内参与各生化反应的金属酶在酶总数中占到1/3,因此在疾病的发展中各金属(铜、锌等)含量也发挥着重要的意义[14]。铜在吸收铁之后,通过运输的方式影响着人体的造血能力,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受到铜蓝蛋白变化的影响,当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后铜蓝蛋白含量有所提升,经肝细胞表面分解并释放出铜,在铜蓝蛋白分解的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时也就增加了铜与铜蓝蛋白的含量。血铜的变化与白血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血铜变化通常发生在临床症状之前,因此对血铜的判定有着重要的意义[15-16]。

白血病受检者血微量元素(血铜、血锌、血铬)、血清酶(DH、ALP、HBDH、GGT、血白细胞数)均高于健康受检者,也就是说当各指标发生变化后那么就会发生疾病,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指标与指标前均有所改善,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治疗可缓解缓解各指标紊乱的现象,针对慢性白血病患者来说各指标改善效果与急性白血病各指标改善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分析其原因为慢性白血病的发病过程比较慢,疗程也更长,通过有效的治疗虽然各指标水平有所缓解,但是起效却比较慢。

综上所述,针对白血病患者来说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结果为临床的治疗与判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后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受检者白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