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囤积症患者心理特征及影响患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9-10-28钟远惠刘峥荣何晓华周海平谢穗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强迫症患病

钟远惠 刘峥荣 何晓华 周海平 谢穗峰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广州 510430

囤积症(hoarding disorder)在DSM-5 中分属于强迫谱系障碍,是以持续地难于丢弃物品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不顾物品的实际价值如何而将其积攒在自己居住的地方,造成生活区域杂乱不堪,患者因此感到痛苦,但却无法控制[1]。郭婷等[2]对大学生的囤积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的囤积行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基因遗传、早期经历、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影响的结果。杜建政等[3]对囤积症的行为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绪和人格)及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和环境等)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囤积症已为诸多学者研究,但这些研究,尚不足以使人们准确把握囤积症的患病因素,甚至,一些研究的结果彼此对立。这意味着还应围绕有关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准确的研究[3]。本研究尝试探讨影响囤积症患病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2016 年2 月~2018 年2 月在我院心理门诊就诊165 例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2 例,女73 例,年龄23 ~70 岁,平均(50.8±5.7)岁,病程11 个月~18 年,平均(11.64±7.26)年。筛查出其中27 例符合DSM-5中关于囤积症的诊断标准,男15 例,年龄25 ~60岁,平均(45.3±13.4)岁,病 程1 ~17 年,平均(10.65±8.96)年;女12 例,年龄22 ~65 岁,平均(46.3±15.4)岁,病程1 ~18 年,平均(11.65±7.06)年。排除脑、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与患者或家属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经过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根据DSM-5 囤积症的症状标准[1]筛查并确诊囤积症患者27 例,了解并统计囤积症患者的各项资料,建立档案。调查:(1)年龄:分为23 ~40 岁和41 ~70 岁;(2)性别比例;(3)是否有囤积症家族史;(4)依恋类型: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中文版由鲁小华等修订,信效度良好。共36 个条目,包括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两维度各含18个条目,1 ~ 7 级评分。两个维度以4 分为界可以构成四种依恋类型,即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迷恋型(低回避、高焦虑)、淡漠型(高回避、低焦虑)和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迷恋型、淡漠型和恐惧型又统称为不安全性依恋;(5)是否存在焦虑或强迫等常见情绪障碍。

1.3 观察指标

(1)分析囤积症的心理因素,评估囤积心理对情绪的影响;(2)分析囤积症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阳性家族史、依恋类型、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等;(3)采用Logistic 二元回归分析统计囤积症的高危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二元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囤积症患者心理特征

据统计,165 例神经症患者有27 例共患囤积障碍,对这27 例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统计,发现囤积症患者心理特征主要是囤积行为能给患者带来快乐;有96.30%(26 例)的患者表现为一旦囤积行为被阻止,就会感到心理悲痛或焦虑;有85.19%(23 例)的囤积症患者性格外向开朗。

2.2 囤积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

对囤积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阳性家族史、依恋类型、焦虑障碍、强迫障碍与囤积症的患病有紧密的关系。见表1。

表1 囤积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

2.3 囤积症影响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强迫障碍(OR=10.418,P <0.05)、不安全依恋类型(OR=5.666,P <0.05)和焦虑障碍(OR=3.844,P <0.05)是囤积症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囤积症患者心理特征主要是囤积行为能给患者带来快乐,96.30%的患者一旦囤积行为被阻止,就会感到心理悲痛或焦虑,85.19%的囤积症患者性格外向开朗。斯泰吉蒂对囤积症剖析:囤积者通常都特别聪明、友好和外向。囤积者在得到某种东西时,只考虑拥有眼前的这种东西会多么美妙,以至于忘记他们没钱买或没地方放。当要丢弃时,他们只想着他们将失去什么,不会想到丢掉之后会带来什么好处。他们由于对囤积的物品有着情感依附或担心缺少它们,而无法抉择和扔弃。与本文所分析的囤积症患者心理特征一致。

表2 囤积症影响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已有学者研究[4]认为囤积症的病因是:(1)可能存在家族聚集性,在成人,大约有50%的囤积行为的差异是由遗传因素所致;(2)对于报道过的针对囤积症的风险基因,其结果还不能被重复;(3)普遍的大众看法认为,囤积症是儿时物质剥夺所致,但目前无证据支持该观点;(4)对于囤积症患者,回顾其病史时发现,在起病或加重之前,存在应激或创伤性事件,但相关性不确定。

本研究发现,阳性家族史是影响囤积症患病的可能因素。目前针对遗传因素与囤积症关系的研究较少,国外文献报道,囤积者在实验任务中的表现与他们直系家庭成员表现相似,并且,初期囤积者3号染色体异常[5],严重囤积者14 号染色体异常[6],更重要的是84%的囤积者称他们的直系家属也有囤积行为[7]。本研究相关分析,囤积症阳性家族史(遗传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囤积症的发病率,这主要是因为家族中一旦出现囤积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家庭习惯上会相互影响,特别是父母、长辈对子女的幼年影响很关键,与国内符仲芳等[8]研究认为如果孩子长期受到不良囤积行为的引导就有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结论一致。

本研究显示,不安全依恋类型(OR=5.666)是导致囤积症的危险因素之一。依恋是个体与重要客体(最初是父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后是婚姻中的伴侣)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持久稳固的,并且具有显著的情感需求性,渴望与该客体保持亲密关系,在与该客体分离或丧失该客体时,会感到悲伤,甚至出现心理紊乱状态[9]。与艾娟等[10-11]研究结论一致,均认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患者可能会把物品作为代替性的依恋对象,疯狂收集保存,以满足自身对依恋的需要。

有研究报道,在囤积症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共病是心理疾病尤其是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分别占53.20%、50.70%;大量研究显示,焦虑状态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不良事件的诱发因素,且焦虑情绪是很多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12]。有研究认为,囤积行为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囤积者虽然能够在与物品相处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舒适等积极情绪,但囤积本身给个体带来生活处所的不便和社交生活的障碍都会导致个体产生负性的情绪[13-14]。本研究显示焦虑障碍(OR=3.844)是影响囤积症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可能表现为如果不对物品进行收藏保存就会产生焦虑或者焦虑情绪加剧。心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的囤积症状已被证实有效,可见心理障碍是影响该病的危险因素[15-16]。

囤积症的共病中,很重要的是收集、购买相关的冲动控制障碍,如强迫购买、过多地免费获取物品分别占60.80%、59.90%[12]。囤积症和强迫症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强迫症患者中,囤积行为可由于强迫症而激发,并不是由囤积本身激发,所以,强迫观念与囤积行为的关系具有密切联系,也符合强迫症模式。在强迫症模式中,囤积行为就表现为个体对物品的强烈兴趣[9]。在强迫症中,囤积行为通常是很难摆脱的,但不同的是强迫症的囤积行为主要表现为尽管在收集保存物品的过程中得不到乐趣或奖赏,但还是不自觉地去做。而囤积症则是能从中得到快乐及自我和谐,他们为了使自己快乐而囤积保存物品,共同之处在于对某件物品很执着,不论是强迫症的不快乐结果还是囤积症的快乐享受,他们在行为的持续性上是一样的,因此,二者虽有不同,但也有相同之处。本研究结果显示强迫障碍(OR=10.418)是影响囤积症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周楠等[17]观察结果一致。

囤积症亦有很多危害,老年患者尤为明显,社交孤立、跌倒、认知损害,还可能引发内科并发症[18]。而目前在我国对囤积症的重视还不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常被忽视。囤积症患者常过度获取和不能丢弃大量看似无用或没有价值的物品;因囤积而感到显著的痛苦,并导致心理和行为功能上的损害。而中老年囤积症患者比年轻患者病程可能更长,症状更严重。本研究中可能由于样本数量有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并非影响囤积症的可能因素。

综上所述,强迫障碍、不安全依恋、焦虑障碍是影响囤积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应当加强早期识别和干预,宜选用药物和心理联合干预治疗。本研究局限在于样本量偏小,有待在今后临床中扩大样本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强迫症患病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洞察儿童审美心理特征,保护儿童原生性表现
抓住幼儿心理特征 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