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途径

2019-10-25闭燕霞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培养幼儿

闭燕霞

【摘要】本文结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论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途径,即开设全面化的课程、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对寡言幼儿进行特殊指导、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

【关键词】幼儿 语言表达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159-02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才辈出、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节目主持人、外交家、演说家等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非常出色。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来自天赋,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后天的培养,大多数拥有突出语言表达能力的人,都是抓住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这充分说明,在幼儿时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幼儿要多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较传统,幼儿多数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很难吸引其兴趣。很多教师以及家长表示,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沟通障碍,事实上这种沟通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孩子不懂得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为此,要想消除与幼儿的沟通障碍,幼儿园就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开设全面化的课程

(一)丰富内容,拓展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各领域的教育。”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是围绕五大领域来开展,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课程深入渗透。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最喜欢的文学形式是儿歌以及故事,这两种文学形式也是孩子们接触较多和较常见的。在开展儿歌和故事教学活动时,常常会用到大量色彩鲜艳的图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言语来回答与图片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幼儿也能保持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可以合理地划分课堂,将一节课划分为多个步骤,并采取看、说、讲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可以先给幼儿分析诗歌,然后幼儿按照诗歌的句型进行仿编和创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进行诗歌《摇篮》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分析“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这一句型,让幼儿模仿句子进行创编。这种在活动中运动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及肢体语言吸引幼儿的关注,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讲述,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开展《小鹿历险记》这一故事教学时,可以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讲述。这一故事中一共涉及五个性格鲜明的角色,教师可以找五名幼儿讲述故事,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创造一种幼儿与语言环境之间的“不确定”关系,激发幼儿喜欢与人谈话、交流的主动性。

(二)环境创设,再现阅读

教师可以在图书角制作大绘本,创编故事情节,还可以设计不同的结尾供幼儿复习巩固,再现阅读内容。这不仅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拓展阅读内容,还可以感受故事中语言的艺术美。绘本内容以幼儿自制为主,配上图片、编写少量文字(成人可以帮忙完成),可以是全图片绘本,也可以是图夹文的形式。幼儿在看图讲述或阅读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印象将会更加深刻。

(三)身临其境,体会重点

在情景故事表演中,幼儿可以用模仿的方式领会重点词语,效果会更佳。如在故事《动物世界》里,幼儿穿戴角色饰物进行角色扮演,在给动物们划分特点的时候,“我会跳/飞/游……”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让幼儿按照句式创编故事,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鼓励儿童大胆说话

在对幼儿的性格习惯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幼儿都喜欢被他人表扬,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对于那些敢于大胆开口说话的幼儿,应该给予表扬,还可以将小红花奖励给敢于开口说话的幼儿,以鼓励幼儿继续大胆勇敢地表现自己。教师应多站在幼儿的角度,成为幼儿的倾听者,要有充分的耐心,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敢开口说话的幼儿,不要急于逼迫幼儿马上开口说话。当教师了解具体情况后,可以和这些幼儿进行单独谈话,以了解幼儿的问题所在,接着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大多数幼儿刚开始到幼儿园上课的时候,都不敢开口说话。为此,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以消除幼儿的紧张感与恐惧感,幼儿在理想的学习生活氛围中,就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敢于向教师、同伴求助,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及时对敢于表达自我的幼儿表扬与鼓励,使他们能够大胆开口表达。

三、对寡言幼儿进行特殊指导

一些幼儿由于无法适应幼儿园的陌生环境而不愿意开口说话,也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对于这一类幼儿,幼儿园教师要进行特殊指导。在与孩子相处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一旦发现寡言沉默的幼儿,教师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教师可以单独和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跨出心里的防线。在与寡言幼儿进行交流时,教师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尽可能亲切和蔼地与幼儿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消除幼儿的紧张感与恐惧感,还能使寡言幼儿产生开口说话的兴趣。尽管处于同一个班级,每个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水平较强,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水平较弱,教师要进一步对幼儿进行观察,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适时帮助及引导。

四、家园合作促表达

(一)教会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幼儿学习与发展纲要》在语言领域目标提到:“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时刻贯穿幼儿礼貌用语,家长在家中要做好榜样,多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养成语言习惯,将幼儿一步一步引上“语言的舞台”,使其逐渐成为语言舞台的“主角”。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这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此外,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使用了礼貌用语时,家长应该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这有助于幼儿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家长与幼儿共同学习

对于幼儿而言,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只有在家长的配合之下,幼儿园才能够正常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幼儿园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理解和支持教师,真正发挥家园教育合力。幼儿多数时间是与家人相处,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有着重大影响,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应当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快乐亲子共读,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指南》中提到:“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书中的图画,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一些问題,并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问题,例如图画中有哪些事物,图画中的人物在干什么等。在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时,家长讲述作品,最好可以用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阅读,绘声绘色的讲述、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使幼儿在故事情节中无限想象,既提高阅读的效率,孩子也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愿意参与其中一起讲述,同时有助于加深学习印象,拓展思维能力。

(三)善于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述生活中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进行放松,如节假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外出玩耍或者观光,这有助于幼儿培养观察兴趣。在观察孩子的表现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关注他们的兴趣点再加以适时引导,让孩子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化成生动的语言,这不仅有助于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善于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多给孩子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讲述,给予他们心理支持,还要懂得尊重、接纳、关心他们。教师应该充分扮演好听众的角色,认真地听幼儿讲述,做到将心比心理解幼儿的感受。家长还要成为幼儿园教育合作伙伴,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谭景璟.幼儿师范幼儿教师口语能力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周丽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分层培养策略[J].当代学前教育,2014(2)

[3]赵冬娥.浅析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高效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6(51)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培养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