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及防止对策

2019-10-25刘梅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倾向农村幼儿园小学化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落后于城镇,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的问题,阐述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分析成因,提出防止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小学化 倾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157-02

当前,部分地区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十分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学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防止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成为学前教育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其一,学习内容“小学化”。大部分幼儿园依照排课表开展集体教育活动,幼儿教师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进入小学学习,制订大量“小学化”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学内容偏向小学学习的“语数外”学科,数量多、难度大,并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基础知识,严重超出3~6岁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的范围,这样导致幼儿过早地产生学习压力,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容忽视的恶劣影响。

其二,教学方式“小学化”。为了加深幼儿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幼儿园教室内整齐的桌凳、讲台和黑板都是“小学化”的特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总在不同环节约束幼儿的行为举止,甚至定下规矩,要求幼儿按照各种规矩来做,若是违反,可能遭到惩罚或者批评,甚至一些幼儿园还定期在小朋友中选出班长、学习委员,以此辅助教师监督其他小朋友,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影响。

其三,评价方式“小学化”。幼儿园针对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实际,常采用测试的方式进行评价,如检测幼儿学习23个声母、24个韵母拼音的效果,采取做题的方式检查幼儿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借位减法和混合运算的效果,这样限制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

在人才竞争逐步加剧的新时期,“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幼儿教师和广大家长普遍认同的观念,导致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幼儿园竞争激烈。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对幼儿实施超前化教育,将孩子们的文化课教育置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首位,让孩子们掌握更多小学知识,提升幼儿的学习成绩,为获得更多的生源创造条件。

其次,家长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认为,能读、写、算才是聪明的孩子,傾向于将孩子送到选教知识多的幼儿园,希望孩子们学到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在家长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幼儿园为了获得家长的肯定,过早针对幼儿设置小学教学内容,直接导致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产生。

最后,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不高。一些幼儿教师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缺乏理性思考,在没有深入理解和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情况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错误认为“小学化”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却忽视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带来的影响。

三、防止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一)农村幼儿园要明确办学宗旨

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甚至过早过多地进行规范化的学习,影响幼儿的肌肉、骨骼和智力发育,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童真与快乐。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幼儿园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宗旨,促进幼儿一日活动条理化,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加大游戏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应用力度,通过游戏性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给予幼儿更多的探索和思考空间,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勇于坚持、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条件。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还给幼儿一个欢乐、轻松的童年,为孩子们全面健康成长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二)完善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幼儿园要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协同其他幼儿园建立“幼师教育教学协会”,鼓励教师们相互交流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实际案例分析幼儿园“小学化”带来的危害。农村幼儿园还需要加强对教师舞蹈、音乐、心理学和美术教育技能的培训,幼儿教师掌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技能,才能为打造“多彩幼儿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促使幼儿教育回归本位。此外,幼儿教师也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采取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愉悦、轻松、快乐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成长。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进行监管,推动学前教育朝着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

(三)向幼儿家长普及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

无可否认,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生源与教学方式,幼儿园要加强正确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普及,及时转变家长落后的育儿观念,明确幼儿教育目标,逐步树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改变家长以幼儿掌握知识多少来评价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现象,并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幼儿教育。农村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育儿讲座,向孩子们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建立家长交流群,利用视频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促使广大家长深刻意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潜在危害,扭转家长错误的育儿理念,破除幼儿家长“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抢跑”心态,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看待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只有家长们树立了科学的育儿理念,在幼儿期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改善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

总而言之,农村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成效,“小学化”现象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尽管在短时间内能促使幼儿学到知识,但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化特征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农村幼儿园务必全面了解“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与成因,采取合理化的方式防止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海娟.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影响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9(4)

[2]曾叶.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归因分析及克服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9(3)

[3]谢碧凤.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3)

[4]李玉玲.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及矫正——以安徽省一所村幼儿园A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10)

[5]高芳.浅谈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去”小学化倾向”现象[J].中华少年,2017(24)

作者简介:刘梅(1975— ),女,广西容县人,中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倾向农村幼儿园小学化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浅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倾向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