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几点思考
2016-09-13陈肖佳
陈肖佳
【摘 要】“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合孩子成长的规律。良好的早教教育经验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小学化”倾向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现象,已经危害了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在这一错误倾向下,孩子欢乐的天性被剥夺了,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让幼儿在自由的空间里获得最佳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 教育 小学化 倾向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140-02
幼儿教育是儿童正式接受学校教育前的准备阶段,它主要以幼儿园这种集体组织的形式呈现。良好的早期教育对于开发孩子智力,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的作用重大,因此要充分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然而,近年来,由于多方面问题的影响,幼儿教育特别是农村幼儿教育出现了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现象:幼儿教育越来越“小学化”。这种现象的不断衍化,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某种痼疾,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成长。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作为幼儿教研员,调研了我县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现状,并走访了多所幼儿园,力图找出农村幼儿园课堂教学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并采取效措施加以纠正,让农村的幼儿教育教学更趋于正规化、完善化,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更多同仁的支持。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
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它违背幼儿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的要求。
1、在行为规范方面。主要表现在要求幼儿象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玩小动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
2、在学习知识方面。主要表现在要求幼儿象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听课,象小学生那样学知识,象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要求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则更是危害不浅。
3、在师资方面。当前有很多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并非专业的幼儿教师,他们不了解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因而不能对其施以正确、科学的教育。
4、家长认知的盲目性。现在家长口头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了这种思想做基础,结合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家长更是认定了孩子进到幼儿园就是要识字、学拼音、算算式的,因此对幼儿园、对老师提出了种种要求,从而影响了幼儿教育的素质化进程。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日趋明显,那么"小学化倾向"有何弊端?首先,"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其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第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探究
通过访谈教师、家长以及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的期望过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家庭也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从目前家庭结构来看,农村多子女家庭逐渐被独生子女家庭所取代,家庭有了更为充足的经济能力投入到对子女的教育,家长都迫切希望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以便将来进入好大学,找到好的工作,顺利完成“鲤鱼跳龙门”的转变,实现其人生价值。甚至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好的教育就一定要提前,自己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该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异禀。有的家长甚至不切实际的幻想自己的孩子注定要成为“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钢琴家”、“画家”“舞蹈家”等,以弥补自己当初读书不多、未找到好工作的遗憾。农村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也导致他们对幼儿教育价值的偏差取向,好像他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为了孩子能学到“有用知识”,就是为了他们将来能够考上好的大学,就是让他们将来出人头地,甚至把学文化知识看做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唯一目的,这也严重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方向。针对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期望,笔者对我县部分农村幼儿园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今天老师教了几个字,你学会了几个数?”、“孩子可以数到十个数了吗?”等等,他们对一个幼儿园的好坏的评价也主要在于此,特别是在农村的幼儿园更是把识字、数数看做幼儿园的主要任务,严重偏离幼儿教育的宗旨。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又对幼儿教育知识匮乏,存在许多误区,片面的认为幼儿教育就是要多多地教授孩子他们所谓的“文化知识”。所以幼儿园也不得不重视对孩子识字、算数等方面的教育,而这些本来应是小学教育的内容。“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过高期望,让他们形成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这严重影响农村幼儿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幼儿教育的未来走向,一定要正确调整农村广大家长的这种过高的期望。
2、部分幼儿园存在严重的功利性。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也越来越走向市场化,大多幼儿园为民营、民办。这些学校虽然有利于幼儿就近入学,给许多家长带来了方便,解决了“入园难”,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民办的个体幼儿园单纯以营利为目的,一味“向钱看”,同时它们大多基础设施不全、活动场地小、设备简陋、师资力量差,往往以收费低廉来吸引家长,但却很难开展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了和正规的公办学校竞争,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学校的生存发展,它们只好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社会心理,对幼儿进行数学、拼音、外语等原本为小学教学的内容的教育,并把这些当成学校成绩,以吸引部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解决生源不足问题。因此,幼儿教育形成这样一种不正常的恶性竞争,甚至促使一些较正规的公办学校也不得不增加幼儿教育的知识性内容,加重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3、幼儿园普遍缺乏专业教师。虽然我县幼儿教师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上升,但是相当数量的幼儿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师教育,不能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不懂得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普遍规律。他们很难认清幼儿教育的宗旨,不会开发孩子的智力,而错误地把教孩子外语、识字、背唐诗等作为学习内容,把课堂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调查发现,86%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教材没什么可讲的,如果要教,一星期就能把一学期的教材教完。而只有14%的教师能遵循《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教学。这也让我们找寻到当前幼儿教学存在的“重教轻学,重智轻德;多室内教育活动,少室外游戏活动”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了。
这种把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大大超出了幼儿的接受能力,造成了超负荷的学习,不仅不能开发幼儿智力,也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四、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思考
1、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行政监管。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2、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大力开展园本培训、举办各种基本功比赛,提高幼师的舞蹈、绘画、演讲等专业技能。业务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逐步使师资配备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3、加强家长教育,摆正家长幼教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的牵制,可以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大众传播媒体、家园合作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