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亚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调查分析

2019-10-25杨福亮韩苗苗乌恩夫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留学生

杨福亮 韩苗苗 乌恩夫

摘要:中亚东干族是一个极富特色的海外华人移民群体,东干族留学生的中文名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内容。文章对171名东干族留学生的中文名字进行调查,梳理中文名字来源,总结中文名字和母语名字的音义关系,归纳中文名字语义特征,分析中文名字用字情况以及留学生对中文名字的态度。东干族留学生的中文名字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相关管理部门、教学人员和留学生本人都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调查分析

doi:10.1608 3/j.cnki.16 71-15 80.2019.09.04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9-0177-06

一、引言

東干族是中亚地区的一个特殊民族,是清末中国西北地区同族移民的后裔,现主要定居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人口约为15万(截至2016年底)。[1]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东干人在促进中国同中亚国家的沟通交流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东干族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汉语,成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交流的使者。

在定居中亚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东干人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同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积极适应当地主流文化,吸收了俄罗斯文化和突厥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融合特征。一个多世纪以来,东干族姓氏逐渐从汉姓汉名的形式过渡到了俄罗斯姓名形式,这一“演变是多种文化接触的结果”[2],折射出东干族文化变迁的特点。可见,人名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标记,更是“富于文化意蕴的一种词汇专名现象”[3],在文化深层上反映出“人类对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调适”[4]。本文即以西北师范大学东干族留学生为例,对其中文名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东干族留学生没有典型的中国式姓名(如“阿里”“甜心”等),所以本文用概括性更强、使用范围更广的“名字”来表示他们的名称)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调查情况介绍

(一)调查对象

自2013年起,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便依托挂靠其下的国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招收东干族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学院目前有东干族留学生近200名,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东干族留学生教育基地。这些东干族留学生在该院接受4年的汉语国际本科教育,学习费用由中国政府全额支持。本文的调查对象即为该院四个年级的东干族留学生,共171人,其中男生139人,女生32人;从国家分布情况来看,哈萨克斯坦学生68人,吉尔吉斯斯坦学生90人,乌兹别克斯坦学生1 3人,调查对象按年级分布情况详见表1。

(二)调查问卷

为了便于量化分析东干族留学生的中文名字,我们在调取留学生中文名字,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的同时,还设计了一份详尽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留学生的基本信息、中文名字来源、中文名和母语名含义及二者的音义关系、对本人中文名字态度、本人改名情况、对中国姓名知识的了解情况、理想中文名字的选择倾向、中文名字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是否继续使用中文名字等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3份,同收173份,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98.8%。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文以上述171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对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中文名字来源

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的来源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在171名被调查的学生中,52.6%的中文名字来自于留学生的老师,特别是留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和班主任。大多数东干族留学生刚到中国时并没有中文名字,为便于管理和教学,新生报到后不久即被要求提供中文名字,因此大多数留学生会首先寻求老师的帮助。由于绝大多数留学生汉语水平为零起点,与老师沟通存在障碍,所以相当一部分东干族留学生会借助电子词典翻译,自己给自己起中文名字,这是留学生中文名字来源的第二大渠道,所占比例为28.7%。留学生白己起的名字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比如名字过于简单(如“太阳”)、不够文雅(如“白狼”)、随意性比较大(如“无所谓”)等。

由于东干族留学生在本校集中学习和居住,加之他们内部团结,“老乡观念”比较重,因此11.7%的东干族留学生在起中文名字时会求助于同乡。此外,一部分留学生的家人学习过汉语,这些留学生在起中文名字时会请家人帮助,该情况所占比例为4.7%。最后,2.3%的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来自于语伴、宿舍管理员等渠道。

(二)中文名字与母语名字音义关系

要探讨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与母语名字之间的音义关系,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他们母语名字的特点。中亚东干族与我国的同族同根同源,他们一般也像中国同族人一样,有乳名、同同名(经名)和学名,我们在护照上见到的名字可以说是他们正式的学名,即本文中所指的“名字”。“早期东干人移居中亚时,其名字都是典型的‘中国式或‘同族式的”,一般为“姓+名”的模式。后来为了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他们“按俄罗斯人的习惯,除了有名、有姓外,还有父称”[5]。例如,东干留学生Kharsan.Mubarek- Ayupovich,其中Kharsan是姓,Mubarek是名,Ayupovich是父称(该结论来自于笔者对其访谈。此外,为方便起见,他们护照上的名字常常省略父称)。

穆斯林家庭的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家长常常会请阿訇举行命名仪式,因此东干族留学生非常珍惜自己的经名。由于经名是母语名字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他们也同样非常重视母语名字。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大部分东干族留学生的中文名字与母语名字存在一定的音义关系,具体情况详见图1。

从图可见,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最常见类型是音近义异型,共有85个,占总数的49.7%。该类型指留学生的中文名字与母语名字在意义上没有明显联系,但在发音方面比较相近。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中文名字与母语的“姓”发音相似,共有34个,如Los syyev.Alisher的中文名字叫洛时雨;第二种是中文名字与母语的“名”发音相近,共有44个,如Makeev.Malik的中文名字叫马力克;此外,有的中文名字在音译时同时考虑了“姓”和“名”,如Manyev.Rasul的中文名字叫马苏礼,其中“马”来自母语姓中的音节ma,“苏礼”则来自母语名中的音节sul。音译名字“方便留学生中文名发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适应中的陌生感”[6],因此,近一半的留学生在取中文名字时采用该类型。

36.3%学生的中文名字与母语名字在音义方面均无明显联系,其中部分中文名字是非常中国化的,例如有的留学生叫马云(母语名字为Nussyrov.Rassul),还有的叫马致远、叶问、李小龙、郭靖、张杰、范冰冰等,这些名字都选白中国名人的名字,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也有一些中文名字随意性很强,如山莓(母语名字为Kubakaeva.Bermet,该生喜欢吃山莓)、鲸鱼(母语名字为Aliev.Eddi,该生喜欢鲸鱼),此外还有“人帅”“狮子王”“甜心”等,这些名字都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提升。

东干族留学生在起中文名字时,还会采用意译法,由此得到的名字属于音异义近型,共有14个,占总数的8.2%。例如Imanbaeva.Bermet中的Bermet借白阿拉伯語,意为“珍珠”,因此该生的中文名字叫明珠。此外,Atabayeva.Roza的中文名字是玫瑰,同样属于该类型。

音近义近类型的名字数量是最少的,只有10个,这种类型的名字同时考虑了母语的发音和意义,然后选取贴切的汉字,难度非常大。例如安光华的母语名字是Maian.Anvar,Anvar的意思是“光辉”,发音和意义均与中文名字接近,因此该名起得很成功。总之,除了音异义异型以外,其他三种类型(共占63.7%)都反映出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与母语名字之间存在一定的音义关系。因此,在帮助留学生取中文名字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其母语名字音义方面的特点,这样不仅能维系他们的母语情结,还能帮助其早日融入目的语环境。

(三)中文名字含义分类

姓名的本质是“一种为满足社会交往需要而产生的符号”,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人们的名字还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当它“作为人的符号被使用时.这个符号的使用者(包括本人和他人)必然会联想其意义,产生诸多相关的印象”[7]。因此,留学生取中文名字时,一定要首先考虑其内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小部分音译的中文名字无法体现文化内涵,例如阿尔法(母语名字为Mus-sarov.Arafat)、穆巴拉克(母语名字为Kharsan.Mubarek)等,这样的名字仅有13个。大部分音译的中文名字带有一定的含义,例如马婷娜(母语名字为Jamalova.Madina)。我们对剩下的158个含有意义的中文名字进行了分类,具体情况详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大多包含了取名者的美好期望,该类型的例子共有88个,占含有意义的名字总数的55.7%。这些美好期望包括志向高远、幸福快乐、博学智慧、磊落飒爽、英俊帅气等,主要针对的是东干族男生。东干族女生的中文名字则基本上都与美丽可爱有关。这些名字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很多还与白然万物有关,共有41个例子,占总数的25.9%。其中男生名字多涉及猛兽(如虎、狼、狮子等),女生名字则多与美好的植物有关(如玫瑰等)。自然景观中的山川河海、日月星辰等事物也常常出现在他们的名字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干族留学生崇敬自然、热爱自然的心理。

此外,受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文学名著等影响,留学生知道了很多中国名人的姓名,他们对这些名人非常崇拜,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所成就,因此借用了这些知名人物的名字。该类型的例子有21个,占总数的13.3%。当然也有少部分名字含义比较偏僻怪异,难以归类,我们将其归入“其他”类中,这样的例子有8个,占总数的5.1%。

根据调查,73.1%的东干族留学生了解自己中文名字的含义,17.0%的留学生不确定是否了解,仅有9.9%的留学生明确表示不知道中文名字含义。可见,绝大部分东干族留学生对自己的中文名字比较了解,这有助于他们感知中华文化,提高汉语学习效果。对于不了解中文名字含义的学生,任课老师要注意加强引导。

(四)中文名字用字情况

1.从“姓”来看

典型的中国式名字由前“姓”后“名”两部分构成,关于“姓”的数量问题,专家们尚无一致意见。袁义达、杜若甫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是迄今为止收录姓氏最多的书,全书共收录古今各族的汉字姓氏11969个。[8]北宋钱氏所著的《百家姓》影响深远,原收姓氏411个,张新斌(2004)的增广注解本里共收录了504个,包括444个单字姓氏和60个双字姓氏[9]。本文即以该书所收姓氏为依据,对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中的姓氏用字进行考察。调查中我们发现,共有122个名字在形式上符合典型的中国式姓名(有的姓未被收录在张新斌(2004)注解的《百家姓》中,如“黑”“朗”“洛”“绿”“麦”“瓦”“玉”等,这些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有用作姓的义项。因此,严格说来,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中符合典型中国式姓名的例子大于122个),占总数的71.3%,其中涉及45个的姓氏用字,全部为单字姓氏,具体情况详见表3。

由表3可见,“马”姓出现的次数最多,为26次,这与国内同族姓氏多用“马”的特点一致。“同族中‘马姓这么多主要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名字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谐音,中国历史上许多著作中都将‘穆译作‘马”[10]。“穆”姓在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中出现次数也比较多,为4次。此外,针对阿拉伯穆斯林,中国史书有“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的记载,“至今世界各国穆斯林仍崇尚这三色”[11],尤其是白色。调查发现,东干族留学生以“白”“黑”“绿”开头的中文名字有11个,其中“白”出现8次。这说明,东干族留学生的中文姓氏带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特色。

很多东干族留学生知道自己的祖姓,他们会在调查问卷中明确地写出来。有些祖姓也能够从留学生的母语名字中反映出来,例如王飞龙的母语名字为Vonshinian.Liadzheb,“von”与“王”发音相似。这再次说明,东干文化中仍然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

2.从“名”来看

我们仍以上文典型的122个中国式姓名(其中男性105个,女生17个)为调查对象,在此分析其“名”的使用情况。根据统计,男性的“名”共涉及汉字95个,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是“龙”,共出现13次,这说明东干族留学生对“龙”这种吉祥动物的喜爱,体现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除此之外,“克”出现7次,这与母语名字音译有关。出现5次的汉字是“小”,出现4次的汉字是“伟”“杰”“远”“智”“明”,出现3次的汉字有“文”“德”“宇”“乐”“飞”“天”。

17个女性名字共涉及汉字21个,其中出现次数多于一次的汉字是“丽”(5次)和“娜”(3次)。由上可见,汉字承载了独特的文化意义,男女名字常用字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东干族男性名字多与力量、智慧、事业、心志等有关,女性则多与美貌有关。

3.从名字长度来看

根据调查,在171个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中,四个字的仅有2个(穆罕默德、穆巴拉克),占总数的1.2%;三个字的有71个,占41.5%;两个字的有98个,占57.3%。171个名字共使用汉字417个,平均每个名字长度为2.4个字。而根据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发布的姓名统计显示,“全国汉族户籍人口中两字姓名的人数有1.6亿多,占到全国汉族户籍总人口的14.22%;三字姓名的户籍人口有10亿多,占到全国汉族总人口的85.61%”[12]。显然,东干族留学生的中文名字长度偏短,这样会导致大量重名现象。根据调查,“马帅”“马云”“云飞”等双字姓名出现次数均超过两次,这给学生本人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同时也不利于学院留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我们认为,增加留學生中文名字长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重复的问题。

(五)东干族留学生中文名字态度分析

根据调查,东干族留学生普遍对自己的中文名字比较满意,其中84.8%的留学生非常喜欢现在的中文名字,7.0%的留学生不确定是否喜欢,仅有8.2%的留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现在的中文名字。我们发现,缺乏含义是东干族留学生不喜欢自己中文名字的主要原因,例如,“无所谓”在问卷中表示想将中文名字改为“高家明”,“山莓”想将名字改为“明珠”,“人帅”想将名字改为“张天明”,显然,修改后的名字含义更好,也更加正式。此外,很多中文名字来源于母语名字音译的留学生也想改名字,例如,“乌宇蓝”(母语名字为Ulyurov.Islam)想将名字改为更加中国化的“刘丰”。调查显示,起中文名字时,仅有9,4%的东干族留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好写,27,5%的留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好听,63.1%的留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含义好。可见,中文名字是否具有好的含义是东干族留学生起名时非常注重的因素。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东干族留学生平时跟朋友交流时会常常相互称呼中文名字,这一比例为71.3%。不常使用中文名字的东干学生多为低年级留学生,他们汉语水平不高,平时交流主要用俄语,因此更倾向于叫对方的俄语名字。此外,对方的中文名字难读难记也是限制他们使用中文名字的主要原因。在是否一直会使用自己的中文名字问题上,65.5%的东干族留学生认为中文名字是他们的第二个名字,会一直使用下去;4.7%的留学生表示不会继续使用,主要原因是想修改中文名字;29.8%的学生不确定是否会继续使用,因为他们不确定是否会留在中国,是否会与中国人打交道。

四、相关建议

从上文可以看出,东干族留学生的中文名字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其中虽然不乏音义俱佳的例子,但也存在进一步完善优化的空间,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留学生管理部门应重视取名工作,安排专人具体负责

绝大多数东干族留学生刚到中国时没有中文名字,并且汉语水平为零起点,因此想让他们当场或几天之内想好一个中文名字非常困难。仓促之下所取的中文名字常常缺乏内涵,不够正式。留学生管理部门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在给留学生发录取通知书时就要求他们提前想好中文名字,并附上相关建议。报到时,专门安排管理人员或班主任对其中文名字进行“审查”,目的在于查看这些名字是否存在重复或过于随意化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要与留学生加强沟通,为其提供详细的参考建议,而不是任其随意起名,或者从网上随便找出一些中文名字来使用。

此外,留学生管理部门要创造条件,为留学生改名提供便利。根据调查,17.5%的东干族留学生有修改中文名字的想法,但他们基本上都不知道是否可以改,具体如何去申请。因此,希望留学生管理部门和学校教务部门能为留学生改名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过于随意化和缺乏内涵的名字不仅会影响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人和学校形象,不利于中华文化传播。我们认为,留学生取名不是例行公事的管理活动,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二)留学生本人要认真思考中文名字,克服取名弊端

东干族留学生在中国要接受四年的本科教育,他们的中文名字除了互相称说外,还用于各种证件和档案。好听又好记的中文名字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他们融入目的语环境,提高汉语学习效率。但是根据调查问卷,高达51.5%的东干族留学生否认拥有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字具有重要作用。可见,许多东干族留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到中文名字的重要性,认为它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影响。

受此观念影响,很多东干族留学生取中文名字时为了标新立异,并没有认真思考中文名字,由此产生了许多弊端,例如名字过于随意化、缺乏文化内涵、音译化问题过于突出、存在重名现象等。我们希望留学生能更加重视中文名字,在取中文名字时查阅相关中国姓名文化,或者寻求汉语老师的帮助,从而克服取名弊端,最终获得一个语音顺畅、涵义丰富的典型中国式姓名。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加中国姓名文化内容,加强中外姓名文化对比

由于东干族留学生教材中涉及中国姓名文化的内容少,不够集中,因此授课老师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向留学生传授中国姓名文化。除了通过专门讲座课堂讲授外,还应利用各种渠道引导留学生了解白己中文名字的内涵。同时,将中国姓名文化(包括同族姓名文化)与留学生母语名字文化进行跨文化对比,从而为留学生取名提供参考建议,促进中国姓名文化的传播。

总之,东干族留学生的中文名字非常重要,相关管理部门和学生本人都应予以重视。留学生的授课老师也应积极努力,增加自己的中国姓名文化知识储备,同时也要了解学生母语名字文化内涵,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贯穿姓名文化的内容,最终使他们都拥有一个响亮的中文名字。

五、结语

中亚东干族是一个极富特色的海外华人移民群体,具有强烈的乡情观念和寻根意识,保留了大量中华传統文化。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能够折射出不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透过东干族留学生的名字,我们能够看到他们与中华民族存在一定的血脉联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扎实推进,全球华人进一步掀起“寻根问祖”热潮,我们衷心希望这一血缘关系能够通过中文名字这一纽带延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走近东干人:东干人口15万主要分布于楚河两岸[ EB/OL].[ 2016- 11- 08]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 6/11 - 08/8056669.shtml.

[2]海峰中亚东干族姓氏演变探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01).

[3]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纳日碧力戈姓名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5]丁宏.东干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毛力群,蔡丽虹.留学生中文名用字调查——以浙江师范大学留学生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5 (04).

[7]何晓明.姓名与中围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袁义达,杜若甫.中华姓氏大辞典[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凡例

[9](宋)佚名著,张新斌注解.百家姓[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10]马启成,高占福,丁宏.回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1]大河网.汉族姓名最长限6个字[EB/OL].[2007-12-13]http://newpaper.dahe.cn/j rab/html/2 007-12/1 3/content_1 643 9.htm.

[12]杨华,杨启辰.回族文化新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勤奋的民族
勤奋的民族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