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广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三重意蕴

2019-10-24陈鹤松张俊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意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陈鹤松 张俊

【摘 要】本文论述新时代广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三重意蕴,认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对广西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刻意蕴,它是新时代广西职业教育助推扶贫富民的重要途径、对接经济社会的客观需要、强化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广西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意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C-0088-0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之路,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就突出强调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作为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定位新要求,是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不相适应的有效举措,对广西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蕴。

一、扶贫使命:助推扶贫富民的重要途径

(一)产教融合实现广西职教扶贫与产业扶贫双向互动。职业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是面向人人、成就出彩人生的民生教育。近年来,广西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在广西扶贫攻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西职业教育担负着扶智和扶贫的双重任务,但广西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与广西总体脱贫需求不匹配。职教扶贫与产业扶贫是切实解决广西贫困问题的重要抓手,职教扶贫与产业扶贫功能不同、定位不同、角色不同,但都大有可为,且两者紧密关联,如何斩穷根、通过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更新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提升贫困人口的竞争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职教扶贫;如何在贫困地区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型产业、发展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这需要构建人力资源、品牌产品、龙头企业、开放市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施产业扶贫。

产教融合是实现广西职教扶贫与产业扶贫双向互动的“融合剂”。2020年广西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职业教育肩负新使命,应深化产教融化,助推职教扶贫和产业扶贫。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中的资源融通、供需协调、利益融合、目标一致,从而达到两者深度融合。实现产教融合必须解决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内在矛盾,这里主要是指育人和赢利的矛盾,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化育人、技能育人,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要通过开发产品、技术合作以及联合培养获取更多的利润。就职业教育扶贫富民而言,扶贫是化解两者矛盾的关键点,也是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共同愿景。职教扶贫就是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现实状况,开展差异化知识传授、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产业扶贫就是要把零散的、弱小的产业整合成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通过产教融合把贫困地区的“产业链”变成“增值链”。职教扶贫与产业扶贫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产教融合可以解决广西职业教育在扶贫中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广西贫困地区要发展富民产业,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广西职业教育要紧密对接广西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要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方面拓展空间。产教融合能有力推动广西职业教育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主动实施“三个对接”,实现职教扶贫与产业扶贫双向互动。

(二)校企合作实现广西职教扶贫与企业扶贫精准发力。广西是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战场,扶贫攻坚任务重,集中表现为连片特困地区和大石山区的贫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目前全区还有326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3909个贫困村和46个贫困县尚未脱贫摘帽,约100万名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需要资助和帮扶”。脱贫攻坚,教育先行。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出台了《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实施方案》,落实“八大帮扶计划”,尤其是以建设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重大契机,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解决贫困地区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问题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功能。

校企合作是实现广西职教扶贫与企业扶贫精准发力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在广西精准扶贫中具有自身优势,可以结合广西贫困地区实际,开展校企合作,合理进行专业设置。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基于共同利益、共同发展而合作的教育,是破解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点。职业教育扶贫富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是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主体。校企合作能结合贫困学生实际和市场需求,采取订单培养方式,实现专业设置和行业岗位对接、课程体系和职业标准对接、实训基地和生产车间对接,切实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从职业院校角度而言,针对贫困生,开设订单制班级或专业,实现毕业和就业无缝对接,提高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从企业角度而言,可以招聘到能吃苦、技术好、用得上的合适员工,既能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双赢,又能助力精准扶贫。同时,广西通过推进职教集团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全区现有职教集团28个,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达1500多家,职业院校覆盖率到达80%,成为推动校企合作、精准扶贫的有力载体。比如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主动对接区域茶产业,聚焦茶叶专业特色,对于广西产茶县贫困村脱贫攻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服务使命:对接经济社会的客观需要

(一)广西乡村振兴需要广西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新时代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战略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希望是人才振兴,关键是乡村教育。广西农村职业教育是广西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农村各类创新型人才、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是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016年广西常住人口4838万人,其中居住在乡村的2512万人,占比是51.92%,农村人口数量同比下降,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乡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因此,必须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广西农业产业化和科技进步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广西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

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需要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根据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等需要共同建立的一种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是发展广西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广西职业院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每年毕业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如何满足新时代广西产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需求,如何提升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广西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供重要支撑,校企合作就是实现人才培养最佳效果的基本方式。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实施订单培养、参与课程设置、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参与教育管理、共建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体验企业文化和职业标准;学校可以科学定位办学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围绕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制定培养计划,能够更加清晰地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师资配备、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厅召开2017年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EB/OL].(2017-03-20)[2018-12-22].http://difang.gmw.cn/2017-03/20/content_24014242.htm

[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7-12-30

[3]谭智心.“人才强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EB/OL].(2018-03-16)[2018-12-22].http://www.rmzxb.com.cn/c/2018-03-16/1996302.shtml

[4]張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8(8)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EB/OL].(2017-12-19)[2018-12-2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西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A040)

【作者简介】张 俊(1978— ),男,安徽霍邱人,硕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高职教育;陈鹤松(1985— ),女,吉林白城人,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意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