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10-24徐文芸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9年3期
关键词:压缩性围术椎体

徐文芸

(上饶市立医院, 江西上饶 334000)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机体由于骨小梁异常、钙质流失、骨结构发生变化所致的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在体质较弱,钙元素吸收较差的老年群体中较为多见,严重影响其日常的生活质量〔1-3〕。加之部分患者缺乏疾病及手术认知,因此治疗时易出现焦虑、恐慌情绪,影响术后恢复,因此在围术期施以相应护理干预尤为必要〔4-5〕。故本研究分析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69.52±7.62)岁;单椎体骨折28例,双锥体骨折12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8.93±8.01)岁;单椎体骨折29例,双锥体骨折11例。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已获院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均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6〕中相关诊断标准;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心脑肝肾肺等严重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者;伴神经根、脊髓受损症状或出血性疾病者;相关手术禁忌症者;拒绝参与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疾病及手术知识普及、病房清洁、饮食与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术前护理:术前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生活习惯、过敏史、文化水平等情况,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可采用口头宣教、发放疾病健康宣传手册、播放视频等方式积极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胸腰椎骨折疾病知识、国内外手术治疗现状,详细阐述本次手术的方式、流程、时间、围术期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饮食等)、术后相关并发症及其应对办法等,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并进行体位训练。(2)围术期心理护理:术前对于存在明显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同时交流时言语要亲切、耐心,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同时可介绍多个手术治疗成功出院病例,对于担心手术及住院费用者,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共同鼓励患者,解除患者担忧;术后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术后康复,早日出院,减少家庭经济负担。(3)术中护理:护送患者至手术室并协助其行正确手术体位,与医生进行紧密配合,做好术中保温工作如提供保温被或保温毯、滴管保温等,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4)术后护理:与患者家属一同进行术后唤醒;对不同体质患者给予相应饮食指导,令其多进食高蛋白、高钙、易消化食物,令其术后多饮温水,及时清洁患者口腔;术后令患者以平卧位为主,可于患处放置高度适当的厚枕;术后第2天对意识清醒者指导其开始功能康复训练,先行抬高下肢训练,第3天训练患者腰背肌即令其取俯卧位,将下肢伸直同时向上抬起,训练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定时检查患者创口恢复情况及有无渗血、红肿,及时更换无菌敷料并予以固定,可应用适量抗生素;倾听患者诉说病情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四肢肌肉,注意维持床单清洁与干燥。(5)出院指导:及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并再次进行疾病知识、用药、饮食等再教育。两组干预时间均为5 d,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

1.4 观察指标

(1)术后疼痛:术后24 h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总分10分,无痛评0分;疼痛较轻且无较大影响评1~3分;疼痛感较强且睡眠受影响,但可承受评4~6分;疼痛剧烈且难以忍受评7~10分。(2)生存质量:干预前、3个月后应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测定,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每项均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7〕。(3)术后并发症:包括褥疮、坠积性肺炎、切口感染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

对照组的术后24 h VAS评分为(6.79±1.02)分,观察组的术后24 h VAS评分为(3.21±0.92)分;观察组的术后24 h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84,P=0.000)。

2.2 生存质量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F-36评分对比分)

2.3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既往临床对于行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常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方面效果并不十分理想〔8〕。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综合性护理能够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更为全面的照顾,且有研究显示围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且干预3个月后SF-36评分较高,表明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对减轻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生存质量的效果较好。分析原因在于,在围术期综合性护理过程中,通过术前护理对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病情状况、文化水平等进行了解与评估,利于主治医生对其是否适合进行相关手术进行判断,同时也可避免后期出现药物过敏现象,从而有助于医护人员制定相关护理措施;针对患者不同文化水平应用不同方式进行疾病、手术相关知识宣教,如视频、口头宣教、宣传册等可及时纠正患者错误的疾病与手术认知观念,从而提高其治疗与护理配合度,为后期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同时告知患者围术期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应对措施能够使患者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进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术后负面情绪的发生〔11-12〕。围术期心理护理过程中,对于术前焦虑患者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并讲述手术成功病例,告知患者家属共同安抚和鼓励患者等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从而使其保持平和心态接受治疗;而术后再次告知患者乐观心态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能够及时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心理状态调节,提高护理配合积极性;通过术中护理如做好术中保温措施、配合医师操作、生命体征监测等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从而显著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护理过程中通过指导患者正确饮食、运动康复训练、定时观测创口愈合及出血状况、定时翻身、保持床单的清洁与干燥等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创口愈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发生,降低褥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同时出院时对患者行再次教育可提高患者对骨折术后恢复的重视度,从而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13-15〕。

综上所述,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压缩性围术椎体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