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骨折手术使用骨科牵引手术床时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9-10-24傅小霞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9年3期
关键词:压疮股骨骨科

傅小霞, 余 琼, 岳 璐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 江西南昌 330006)

股骨骨折常需手术的方式治疗,在创伤骨科中占比很大。因骨折部位周围肌肉发达,术中需借助于骨科手术牵引床,为求达到及维持良好复位。所以随着骨科手术的不断发展,骨科手术牵引床在股骨骨折手术中使用越来越广泛〔1〕。骨科手术牵引床,可以让患者易在C臂机透视下,通过调整牵引装置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并且在术中操作时,始终保持良好的复位效果,不易发生体位改变,有助于手术的操作进展,减少手术时间。但是对骨科牵引床的不当使用,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造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出现压力性损伤〔2〕。此次研究通过对因股骨骨折手术使用骨科牵引手术床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因股骨骨折手术使用骨科牵引手术床患者778例,在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治疗,46例(5.9%)出现压力性损伤,找出相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患;不愿参与此次研究;既往有精神病史;存在严重器质性障碍疾病者。纳入标准:符合使用骨科牵引手术床时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既往无精神病史;不伴发严重器质性障碍疾病者。其中46例患者的年龄为(63~87)岁之间,平均(72.2±5.1)岁,男27例,女19例。对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术前无压力性损伤,无皮肤破损、皮疹等影响皮肤观察因素的存在,均采用椎管内麻醉。计时时间从患者患肢体位牵引后开始,到手术结束,松开牵引平躺于平车上,会阴部抵住于一直立圆柱。把附有可伸缩的足托板放在圆柱旁支出2根伸缩杆上,健侧肢体外展屈髋屈膝90°位,不妨碍透视观察患侧股骨正侧位像〔3〕。渐牵引患肢基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骨折近端移位所指方向和牵引方向应相同,边牵引边外展。获得理想的复位效果后,使骨折端紧密对合,适当放松牵引。找出相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组间满意率对比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分析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例数

共选择778例因股骨骨折手术使用骨科牵引手术床患者,其中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46例(5.9%),发生率较低。

2.2 好发部位

骶尾部36例,会阴部6例,足部(足跟、内外侧脚趾)24例(有多处患者)。

2.3 压力性损伤程度

依据NPUAP分期标准〔4〕评估:Ⅰ期压疮43例,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皮肤完整,局部皮肤完好,指压不变白红斑,深色皮肤表现可能不同;针对于观察到皮肤改变,发现感觉、皮温、硬度的改变,或者指压变白红斑可能会更先出现;Ⅱ期压疮3例,部分皮层缺失伴随真皮层暴露,且一些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伤口床可表现为破损或完整浆液性水疱,有活性、呈粉色或红色,取得的χ2值为69.5652,P值为0.0000。

2.4 压力性损伤及其消褪的时间

术后当天出现43例,术后1天出现2例,术后2天出现1例。术后当天消褪39例,术后1天消褪4例,术后2天消褪2例,术后3天消褪1例,术后当天χ2值为1.7951,P值为0.0403,术后当天的χ2值为0.7132,P值为0.3984,术后2天的χ2值为1.0455,P值为0.3066,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压力性损伤及其消褪的时间比较〔n(%)〕

2.5 术后 Harris评分比较

患者的 Harris评分总分为(89.65±3.35)分,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术后 Harris 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术中压疮(Intraope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Ulcer,IAPU)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皮肤损伤,为急性压疮。Schultz等〔5〕认为术中压疮可能发生于术后几小时内,但是大多数发生在术后1~3天,也有可能发生在术后6天内。手术体位决定了患者的受压部位。Galvin等〔6〕的研究中得出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包括了强制体位和各种医疗器具的使用。

股骨骨折手术使用骨科手术牵引床的主要受力点是骶尾部、会阴部、患肢足跟、内外侧脚趾等部位〔7-8〕。有研究〔9-10〕认为手术时间>2.5 h是压疮危险因素,时间>4 h,每延长30 min会使压疮发生率增加33%;在93 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 h,就能引起压疮。针对以上原因分析,提出如下护理意见:(1)术前进行评估。对患者得到术前皮肤评估,选择使用Braden评分表,确定压力性损伤的高危人群,重点查看术中受压部位。(2)术中皮肤保护。术中规范体位摆放,处于功能位,安置体位动作轻柔,在受压部位使用泡沫敷料、棉垫、凝胶垫等保护受压部位皮肤。注意术中体温调节,防止因低体温而导致外周血运不良,进而导致受压区域血供减少而引起压力性损伤。(3)术后皮肤护理。术后受压部避免继续受压,避免潮湿,床单平整,出现皮肤问题填报不良事件,做好交接班,进行持续护理和观察。(4)科室内需定期组织术中有关知识,建立长效机制,展开学习和技能培训〔11-12〕;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实现对圈员防范压疮能力的显著提升。此次研究中,依据NPUAP分期标准评估:Ⅰ期压疮43例,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皮肤完整,局部皮肤完好,指压不变白红斑,深色皮肤表现可能不同;针对于观察到皮肤改变,发现感觉、皮温、硬度的改变,或者指压变白红斑可能会更先出现;Ⅱ期压疮3例,部分皮层缺失伴随真皮层暴露,且一些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伤口床可表现为破损或完整浆液性水疱,有活性、呈粉色或红色;术后当天出现4 例,术后1天出现2例,术后2天出现1例。术后当天消褪39例,术后1天消褪4例,术后2天消褪2例,术后3天消褪1例。患者的Harris评分总分为(89.65±3.35)分。

综上所述,积极的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因股骨骨折手术使用骨科牵引手术床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极佳的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减少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压疮股骨骨科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