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人文对话
2019-10-23樊小波
樊小波
摘 要 阅读广度即阅读范围的大小;深度阅读即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深度思考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阅读中能抵达文章承载的内在情感及人文元素。阅读广度是量的积累,它是深度阅读的基础。
关键词 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8-0183-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提出这样的教学目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看似简单,真正揣摩起来却是需要学生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就是说,要求学生深入文本,对文本的探索达到一定的深度,与文本产生共鸣。
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加深拓宽高年级阅读广度及深度呢?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读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而非“教”,通过“引”使学生悟。既然是“引”,教师就应该“熟门熟路”。“门”在哪儿,“路”在哪儿,教师得先“实地侦查”一番。在研读教材内容时,要做到以下几点:揣摩教材编排意图,这篇文章安排在哪个单元组?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这篇文章的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表达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哪些文章?哪些人哪些事?当教师弄清了这些问题之后,也就明白课堂上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
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分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对此进行拓展。我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固然重要,但本文教学的最重点不应在这儿。如果教师仔细揣摩编者意图及课文内容会发现,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首先,这篇课文安排在第八单元,这一单元围绕“外国风光、异域文化”编排课文。其次,这篇文章作者开篇点明德国是个爱花的国度,接着回忆早年留学德国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再描述德国家家户户窗户都开满鲜花的美景,并发出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讲述旧地重游,对德国家家户户窗口有花的奇丽景象及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发出赞叹。这么一梳理不难发现,这篇课文的重点在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德国人爱花”。这篇课文的语言有着独特的风格,读着文章,会有种随着作者漫步街头,听着作者悠悠道来的味道。当教师对文本有了“感受德国人爱花,感受德国人心灵美,感受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的定位之后,就不会在课堂上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中心,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了
二、督促学生课前储备有关知识
知识的储备就是知识的积累,由阅读的广度决定,它能使阅读更有效。当前的学习是以知识储备为基础的,例如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必须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完成阅读目标。对具体某篇课文的学习也是这样,具备了课文有关的知识,学习课文时将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子。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收集有关地球的科学知识。学生收集到了许多资料,有地球表面陆地面积、水面面积的;有关于地球诞生设想的;有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学生对课题中的“只有”一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地球母亲更热爱了。课堂上,我抓住“只有”一词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及收集到的资料回答问题:目前为止,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只有”一词提醒我们要爱护地球;“只有”一词让我们深刻反省人类的许多愚蠢做法。
有了知识储备,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思想,领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产生共鸣:爱地球,保护地球,它是人类的母亲;它无私,也脆弱。
三、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深度阅读离不开深度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很重要。教师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线索,定位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索文章表达的思想,学会与文本对话。还是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在认识地球的渺小后,我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内在的情感:当你读到“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与课文有关的哪些内容?学生给出了很多答案:心痛、震撼、愤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是因为作者带着这样的情感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文章包含这样的情感。就这样,学生知道了什么叫“与文本产生共鸣”,怎样与文本对话。
于漪老師说过:“每一节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生命的质量。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上课就是用生命在歌唱。”语文阅读教学是直达学生生命深处的教学,教师只有用心对待,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发现生命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慧敏.论阅读教学的深度引导[J].广西教育,2012(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