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探讨

2019-10-23蔺俊祥

读写算 2019年18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蔺俊祥

摘 要 小学时期作为培养学生规则思维的关键阶段,对增强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理应引起学校与教师的足够重视。本文将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对小学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提升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规则意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8-0095-02

在新時代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将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教学理念转变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规则意识便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规则,这一用于约束人行为的重要标准,老师在小学阶段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灵活地改变原有教学的方式。因此,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便于学生成为懂规则以及守规则的数学人才。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

规则意识对学生具有诸多重要的意义,但是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制力也相对较差,造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加之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数老师因为拘泥于传统的数学教材而做不到随机应变,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拘泥于应试考试的内容,老师也是往往忽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等综合方面的能力。加上我国多数地区目前的教育方式仍是应试教育,缺乏对数学教学过程中规则意识的培养,更是缺乏训练学生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则意识与规则能力,数学是典型的比较抽象的学科,因为有些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不好,很难跟上学习数学的步伐,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到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培养这种规则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作用

我国数学教学体制改革在新时代需要有新的改变,小学数学教育理念已经由提高学生成绩为主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转变。因为规则作为一种准则,能够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需要做什么,这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所应该具备的规则意识,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使用“规则”的次数相对较多,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以及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规则意识,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

三、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规则意识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单一的小学教学模式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目标已经转变为培养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学科背后深层素养的培养,这是数学教学体制的进步。具体到数学教学的内容上,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数学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因为数学的体制与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这里所说的规则主要体现在数学的法则、定理上,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的时候,需要向学生讲明白数学中相关定理的定义、内涵以及如何运用规则,这样才能灵活使用它们,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规则的主动意识。在进行创新的硬件方面,学校应该具备相配套的、先进的、实用的设备;在软文化方面,学校就要注重师资力量、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应该采取多元的方式来积淀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知识底蕴。诸如,老师在讲述圆与直线、圆与其他图形之间关系的课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各种图形间的关系,以便让学生能够亲身并且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图形间的转变过程,借此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小学生们能够顺利地接受。同时,数学老师还可以利用模型思维增强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模型思维,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

(二)老师需要通过讲解数学定理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小学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最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数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就需要老师在传授数学法则、定理规则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小学数学是一门探索性相对较强的学科,老师在进行规则意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使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能力,老师需要采用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采用与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与培养方法,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本质要求。诸如,在小学生自己独立应用一些计算公式之前,数学教师就应该讲清楚其中所蕴含的规则,还需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相应的定理、法则来解读这些数学题目背后的规则。在老师不断使用这些规则的过程中,就会让学生容易并且逐渐地形成一种遵守规则的良好学习习惯,这种培养方法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老师需要创设情境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规则意识的兴趣

数学里面含有多种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与内容,数学教学中的这些概念能够成为数学推理与判断的重要部分,这种特点便使之成为锻炼小学生规则意识的有效途径。在进行情景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方法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数学教材中模拟某些数量关系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教材中所要表达的规则意识。诸如,老师可以通过数学概念接龙等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想起与之关联的数学规则,还可以通过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此外,老师也可以采取改变原有题目的方式,利用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趣味比赛或竞赛形式,将数学中原本枯燥的知识点融入趣味题目中,增强教学的效果与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鼓励的教学方式,从不同思路对每个学生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四、结论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主要是基于小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的特点,便于小学生形成遵循数学逻辑的规则能力。小学阶段所培养出来的规则意识最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当今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更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何英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1.

[2]徐连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J].新课程(上旬),2016(1):27-29.

[3]宋兆文.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39.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