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大力量

2019-10-23衡科学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感恩教育微视频

衡科学

【摘    要】  运用当下流行的微视频,结合学生德育教育中常出现的问题,制作微视频,分享微视频制作过程的点滴。

【关键词】  主题班会;微视频;感恩教育;自主教育

“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慕课”成为近年的教育“热词”,受到广泛关注。在两年前的一次暑期教师培训中笔者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当时就被其魅力所吸引。这种模式主要是学生在家里看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视频代替传统课堂上的讲解,而在课堂上,学生主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与教师、同学的交流。这种做法颠倒了传统学校“老师课上讲授,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这些视频的时间一般会比较短,会围绕某一很小的主题或者一个核心概念深度挖掘,以面向所有学习者为宗旨录制的视频。随着数码相机、摄像机以及手机的不断普及和更新换代,加上软件技术的飞跃发展,制作一个有意义的且美轮美奂的视频不再是个难事。下文我将分享我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视频制作从而达到自主教育的故事。

一、爸妈——我想对您说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三星级高中,大多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在身边,也有的因为父母离异,或者因为缺乏父母关爱,导致一部分学生性情孤僻,内心封闭,不愿与家长和老师交流。期中考试结束,按照惯例,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召开第二次家长会,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件“头痛” 的事,依稀记得上一次家长会的情况:签到簿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十来个家长的名字,50人的班级,有10位同学家长请假不能参加,来参加的家长也有一多半是头发花白爷爷奶奶。这一次家长会我该怎么办呢?为什么不能做个视频,将孩子们想对父母说的话录下来,然后通过手机发给不能来参加的家长呢?

第二天我就从家带来闲置已久的数码摄像机,交给班长和团支书,指定他们作为本次视频的摄像师,并简单地指导他们如何使用。早读课下课前一分钟,我将想法告诉学生,下边炸开了锅:“太尴尬了”“张不开口啊”“从来没录过啊”,我用力拍了下讲台,止住混乱的场面,对学生说:“愿意对家长多说的同学,可以多讲几句,不愿意多说的就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就够了,今天晚自习前必须完成。”同时我还“要挟”道:“如果觉得视频还不足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可以在家长会当天到讲台上来说。”

当天晚自习上课前,班长很是兴奋将DV还给我,也许因为我的动员,果然当天的视频录制很顺利,且视频的主题也悄然变成“感恩”,我迫不及待地将孩子们的视频导入电脑,逐一观看并命名,欣喜与感动伴随我整个晚上,甚至持续整个学年。我一边回想当年参加“微课”培训时专家所讲编辑视频的方法,一边上网查找相关软件使用教程,敲定了与视频主题非常匹配的筷子兄弟的“父亲”作为背景音乐,经过几个晚上通宵达旦,完成视频剪辑、合并、配乐、字幕、片头、片尾,顺利在家长会召开前完成,取篇名《爸妈——我想对您说》。在办公室老师的提醒下,我将视频上传到学校网站和优酷视频。家长会当天在教室一体机上播放了该视频,会后我通过校讯通平台将视频链接发给每一位家长。以下是部分同学视频中所说的话及家长的回信:

看似大大咧咧的住校生杨南江同学说:“爸爸妈妈,虽然每次放假回家,我会和你们拌嘴,但是在我心中我依然爱你们,虽然‘我爱你这句话从未对你们讲过,但是今天我要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错误接连不断、经常给班级“惹是生非”的王楚天说:“亲爱的爸爸妈妈,从开学到现在我在学校里做了很多错事,我保证以后在学校不打架,认真学习。”

父亲残疾,和奶奶相依为命的王芳同学说:“因为我现在每天晚上上晚自习,所以你们都会为我的安全担心,不过我现在长大了,学会照顾自己,不用太为我担心了。”

父母长期在外跑船,从小到大没人参加过家长会的刘鹏同学说:“爸爸妈妈,我长这么大,你们给我开家长会的机会很少,我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你们辛苦了。”

性格内向、家庭困难的严彩霞同学说:“爸妈,首先我想说‘你们辛苦了(九十度鞠躬),我们家里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你们依然供我们姐妹俩上学,我成绩虽然不理想,但是我会努力,争取每次都进步。”

……

性格特别内向,和父母几乎一周也说不上几句话的袁晨同学爸爸在嘈雜的车间中发来手机短信:“衡老师,非常感谢你搞的这次活动,小孩最近回来我能感觉跟之前不一样,也能跟我说说话了。”

半个学期就受到政教处多次处分的刘可凡同学的妈妈在电话中说:“衡老师,刘可凡一直给您添麻烦,但是您没有放弃他,刚刚看孩子的视频,我之前对他放弃的念头都打消了。”

谷梁赤有言:“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因为“说”了,人们才会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说与不说是截然相反的。虽然中国人表达情感含蓄,但说话是表达情感最佳的途径,不说,则会造成很大的弊端。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别人便难以猜测。感恩也可以大声说出来!

二、手机——我们想说

高一上学期临近期末的某个晚自习课间,班长和值日班长两人怒气冲冲跑来向我“告状”道:“班级今晚玩手机的人特别多,最近好像这个现象越来越厉害了,除了你的化学课没人敢玩,其他课都有人偷偷在玩,你一定得好好管管。”思量一番后,我召集几个信得过的班干部“密谋”怎么才能将带手机同学“一网打尽”,最后决定:第二节晚自习下课后,以到操场整队跑步为由,将学生“骗”出教室,几个班干部对教室采取地毯式搜索,最后“战功显赫”,共收到十多部手机、若干充电宝、MP3等。第二天,我逐一通知家长。但很意外地收到学生“反击”——在校长信箱留言要求限期归还手机,还扬言不在规定期还手机就向县教育局及市教育局投诉。事后,我一边反思自己强势措施的不妥,一边苦思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手机问题,有了前一次感恩视频的经历,这一次我又想到做一期主题为“中学生是否应该将手机带进校园”的视频。

随后几天里,我组织班干部经过多次讨论,共同完成了视频的策划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采访高一(1)班经常玩手机的同学对手机的看法。

2.通知家长录制一段自己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看法。

3.采访其他班级的班干部,看看他们班同学使用手机情况。

4.采访校长,看看学校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

5.采访政教处主任,看看政教处的看法。

6.查找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手机的要求。

7.查找其他发达国家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

有了这个方案,视频前期开展的很顺利,在我的一再鼓励下负责摄像的武宗琪同学和采访的李玉同学也顺利成功完成对校长、政教主任的采访。班级好几个平时迷恋手机的同学也感觉给班级带来负面的影响,主动要求接受采访,以身说法。同学们还找来自己网上搜索到的新闻节目“不同国家政府部门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我將我们的想法在校讯通发了出去,短短几天就收到了十几段家长通过手机发来的视频,虽然手机拍摄质量没有专业设备清晰,但是家长们联系实际,道出了他们的苦衷。最后完成《手机——我们想说》视频。视频完成后,上传到学校校园网站,截止今天点击量达到几千次,微信上也被家长们多次转发和评论。同时也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学校还下发通知要求各班观看该视频,召开关于手机的主题班会。第二学期,政教处组织召开高一班主任沙龙,就学生使用手机展开交流,不久政教处出台《洪泽县第二中学关于严禁学生校园内携带和使用手机的规定(试行)》,对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做出详细的规定,至此整个年级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的现象得到遏制,而我们班学生带上手机的现象也销声匿迹。

三、期中考试——我们想说

期中考试结束,成绩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期间不断接到家长电话,很多是咨询小孩在校学习情况。周一班会上我简短地分析了考试的整体情况,随后话锋一转“剩下来的时间,交给大家,大家好好总结这一段时间来的学习、思想情况,然后课间对着镜头说出来”。同学们都在下边安静地反思,第二天下午全班每个人的期中考试分析视频汇总到我这里。我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刻意将成绩进步较大的同学视频放在前半部分,将成绩有所退步的同学放到视频后半部分。很快我将编辑制作好的视频作品《期中考试——我们想说》分享在班级群和家长群里。家长们纷纷表示对自己小孩的考试分析到位,也及时了解了小孩在校表现及近一段时间状况。我在学生的微信群里发布讨论问题,总结出进步较大同学与退步同学的共同特点。同学们在微信群里你一言我一句的聊了很长时间,大家根据视频内容纷纷谈感受并表示要向进步较大同学学习。也达到了我预期的制作该视频的目的。交流中大家提到较多的,我第一时间整理了出来,发在群公告里,还打印了一份张贴在教室公告栏里。

进步较大同学有这些特点:利用好零散时间、上课注意听讲、有不会的问题问老师同学、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各门学科的时间、错题及时整理、控制玩手机时间。

退步同学:态度不端正、经常上课走神打瞌睡、晚上玩手机、作业完成质量不高、放弃某门学科、课后不能及时复习巩固、课前没有初步预习、考前没能系统复习。

学生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教育者,看似顽石的学生内心深处可能也隐藏另一个自我,作为班主任每时每刻都要开动脑筋,寻找动因,激发潜能。通过两次的微视频制作,学生和班主任难得地处于一个平等的平面上,为之我们共同出力,过程虽短,有意无意之中班主任又在影响他们,启迪他们,改变他们。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感恩教育微视频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