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2019-10-23朱梅
朱梅
【摘 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往往偏重知识的讲解,忽视文学的熏陶,偏重技能的训练,忽视情感的领悟,将原本意味无穷的语文课上成了枯燥无味的语言训练课,还有一些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照本宣科,不加扩展。所以在实施现代教育,具有不定性、探索性和开发性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和采用。合作学习是一科新型的教学形式,目前还有些地方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需要教师在不断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总结经验。
【关键词】 小学生;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改变“以教师为主”的状况,为了让孩子有效地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优秀的教学组织形式。小学生这个群体,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想拥有自己的天空,他们有爱和情感的需要,希望自己的成果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发挥课堂有效的时间,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学生从中真正体验到了探索与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经验表明:合作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讨论,它要取得理想的成果,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有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主客观条件。
一、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开始前就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将要完成的任务和将要怎么完成,教师在合作小组成立后,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实现目标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组。比如在《我想这样做》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出示学习目标:如果我们同学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然后组织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学习目标。
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既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又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那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以后的学习就可能只当听众、观众被动接受。小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是要有独立思考的个性,合作学习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有其他学习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让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效应。如造句、口语交际训练时让学生进行写作学习,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学生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尊重他人”“遵守纪律”等良好习惯,小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同其他学习习惯一样,需要教师从小抓起,一点一滴地培养,要持之以恒,才能养成。特别是刚开始的一年级的学生,孩子不知道如何合作学习,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先示范,使小学生在模仿中一步一步形成。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前就做到以下几点:(1)每位同学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准备汇报。(2)在小组交流中要想好说哪几句话。(3)在学生作好独立准备后,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4)在全班交流中,要先要求每组整理好成果,再在全班交流。在交流时要让孩子先说结论,再具体说明原因的方式进行汇报。这样长此以来,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能让学生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
现代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大多都有独立的个性,家庭中的潜移默化,使得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淡薄。要培养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首先要创建一个有利于合作意识培养的课堂气氛。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发挥一视同仁的作风,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和伙伴。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感受。其次要建立有利于小学生合作学习的人际关系。我们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合理采纳学生合理的建議。要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运用赞赏和鼓励性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使每位小学生真正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快乐,增强了小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也学会了合作。同时 ,我们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与同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
五、发挥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主动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要鼓励学生主动地从各个角度观察、思考问题,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去体验合作学习,真正让学生乐在其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孩子们进行了沟通,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合作学习使小学生增强了自信心,让不同孩子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那些腼腆的学生敢于主动积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不再羞于参加各种活动。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降低学习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保护差生的自尊;有利于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增强成员间的互助意识。合作学习不但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大了学习动力,还张扬了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