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战略视角下的我国金融发展模式的合理选择分析

2019-10-21陈宇奇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5期
关键词:金融模式金融发展

陈宇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保证金融安全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经济发展趋势下的必然要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金融行业的发展可谓是光速的,传统的金融模式受到了明显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直接为我国经济模式转型提供了较大的成长空间。本文将基于战略视角下的我国金融发展模式的合理选择进行简要的列举和分析。

关键词:金融模式;金融发展;合理选择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的大范围兴起,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互联网金融就是信息技术与金融管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构成的核心内容,占据着国民经济重要比重。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传统的金融模式和传播媒介基本丧失作用,在传统金融媒介市场信息滞后和交易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的操作交易基本全部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广阔涵盖的模式内容也各有不同,在互联网金融的深入挖掘中,也实时进行着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以下是针对我国目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合理选择进行策略分析。

1.战略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价值

互联网金融是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支撑,金融服务电子化建设加快为基础,在开展金融活动的同时反哺了整个金融机构网络建设、机构建设、市场发展、产品交易综合金融监管体系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包括了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借贷、网络保险、第三方支付、各类基金众筹、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金融等模式,多种金融模式在互联网的联动下,使金融服务模式更加移动化、立体化,并且将多种金融活动进行了整合。同时在金融功能、结构、监管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对跨界领域的探索这对我国整体金融市场环境和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转型意义和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速了金融行业的整体创新,区别于传统金融模式实现了更高效的运营和跃进式的发展。其互联网的虚拟服务的实现,也对我国整体新经济时代划上具有现代价值意义的一笔。

2.互联网金融优势展现

2.1多种模式竞争下的生活模式的改变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同时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也争先恐后的喷涌而出。以目前发展势头较好与国民日常生活相关度较高的网络贷款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资金众筹平台为参考,同质化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用的一系列激进但却有效的营销手段,极易调动起国民对互联网金融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互联网金融走进国民日常生活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例如微信和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这无疑是一种现代化进程中的良性发展。

2.2全民金融时代的到来

传播媒介的广泛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很大程度的体现在金融服务目标客群的改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平台转而将战略目光投放在个体群众的钱包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营销渠道的多维拓展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凭借着低门槛、易操作、效率高、风险低的特点,切实的走入千家万户之中。

2.3交易规模大反响热烈

以常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微信从简单的社交平台搭建起涵盖着第三方支付服务的多维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微信支付走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综合人口基数大的国情,即使单次交易额较小,支付使用的人数和使用频次却数据惊人。同样可类比的依托于支付宝的金融理财平台余额宝,因使用人数较多并且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高收益和便捷性很快便占领了支付市场。

2.4更全面的服务体系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纵向品牌延伸,也促使着互联网金融更全面的进入全面的服务体系的搭建。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例,在平台范围内的金融探索涵盖了国民生活能够接触到的各种金融服务内容。同时在大数据支撑下也对客户的信息和需求达到了全方位的了解,目标客群对金融服务内容也有了更立体化的认知,方便目标客群进行适宜个性的金融交易类型的评估和筛选。

3.互联网金融弊端梳理

一个行业的转变和兴起越为快速,随之伴随的弊端也会凸显。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其存在的诸多弊端。目前整体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缺乏一定的整合和规范,容易陷入恶性竞争。其次互联网金融因为门槛低的特点,也同时造成了信用评估低,交易风险较大的问题。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交易安全性上,主要依靠协议约束,整体行业也缺乏一定完善立法的保护。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同时针对这些弊端的修补也是势在必行的。

4.合理选择理性改善

以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情况来看,在金融模式的合理选择上,还要综合考虑互联网金融的完善程度。现阶段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改善根本着眼点在于对企业的和用户的双重兼顾并要考虑到互联网金融的广泛社会性问题。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层面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应过分滞后于专业领域金融模式的兴起,同时需要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对金融市场的安全性进行宏观把控;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应该加进企业信息阳光化进程,并形成行业内专业领域平台的转型和整合,使互联网资源相对共享和透明,企业应形成对技术和设备的重视观念,加大技术投入来提高安全性和运营效率。最后,从用户的角度上,應该建立完善的一体化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个体账户管理的监管,挖掘互联网交易终端存在的隐藏弊端,真正的杜绝互联网交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所以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选择上,进行合理的选择筛选,要以安全性和规范性为基准,充分考虑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优势和弊端。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拓宽金融投资渠道,降低了投资的风险,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一片大好的背景下,需要综合考虑互联金融的各方面特点,从而进行更合理选择完成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吴俊英.中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模式实验[J].经济问题, 2014(01).

[2]陈梦玲.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5 (8).

[3]姚文平.互联网金融--即将到来的金融时代[M].中信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金融模式金融发展
互联网金融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析及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探讨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论金融的发展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邮政金融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探讨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