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校园贷的现状分析及法律思考

2019-10-21肖泽雨

科技风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园贷高中生

肖泽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变化,高中生们收到我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会出现听一些不正常的消费需求,在家长那里得不到经济上的满足以后就开支利用校园贷来获得巨额的资金进行挥霍,近些年来,不少因为校园贷而发生的悲剧正在警示着人们,要求社会各方面重视起校园贷对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生校园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关于校园贷的法律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校园贷;法律思考

校园贷的出现也是基于当前学生越来越不合理的消费需求,学生在贷款过程中往往也会因不能及时还上贷款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学校风气以及高中生们的学习生活。虽然校园贷已经经过教育部的整顿,但是其仍然活跃在校园的一些角落,歪曲着高中生们的消费观念。

一、高中生校园贷的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校园贷平台以其具有的申请难度低、额度大等特点逐渐成为当前学生申请率最高的一项贷款也带,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校园贷从最初的助学第款助火箭发展成为学生用来消费攀比的资金来源,很多学生出现消费水平大于收入水平的情况之中,借款越来越多,利息也想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甚至还出现父母卖房子还债的事件,当其发展越来越恶劣的时候,教育部以及银监会等有关监管部门开始采取措施积极整顿校园贷市场,但是基于现实的市场需求,校园贷仍活跃在校园中,影响着学生的消费观念,继而给学生的家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高中生校园贷的特点

(一)放贷行为隐蔽,监管存在较大难度

高中生的学业较重,平常都是生活在校园中,交际圈也比较小,这种情况下校园贷一般都是通过私下招揽学生代理等方式,让学生代理介绍贷款人进行借贷交易,这种利用同学人际网的方式实施起来比较容易保密,较为隐蔽,家长和老师很难发现学生私底下的小动作,因而经常最后导致严重事件以后才被家长或者老师发现。

(二)放贷门槛较低,学生申请难度较小

高中生正处于没有收入能力的阶段,主要生活来源就是依赖于父母,校园贷真毒此种情况在放贷时设置的门槛较低,一般是填写贷款申请以后就能进行贷款,贷款申请一般也是贷款人的基本信息或者贷款人家人的信息等,这些门槛的设置极为不合理,因而会经常性的出现高利率以及不正当的催收行为。

(三)放贷名义利息很低,实则暗藏玄机

很多校园贷为了吸引学生贷款经常号召利息很低,比如每千元每天只需要一毛钱,但是会经常通过表面的低利息多分期来吸引学生分期偿还,或者利用一些繁杂的计算方式使得学生不知不觉的里管理,最后造成学生无力偿还,致使严重事件的发生。

(四)房贷行为中的骗贷、催债陷阱较多

高中生本身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有比较缺乏,在借贷交易过车女观众经常会受到校园贷平台的诱导,陷入骗贷的陷阱当中,当学生无力偿还债务时,校园贷平台还会假意为学生提供不正当的贷款渠道,使其陷入“以贷养贷”的漩涡当中,还有一些校园贷用裸条肉偿等方式来逼迫学生。校园贷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也是让学生无力偿还,然后将债务转移到家长身上,从家长身上来获得高额的利息回报,实现自身获取高利润的目的。

三、高中生校园贷的法律思考

(一)合法借贷关系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当前常见的校园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自有资金向贷款人以直接放贷或者产品分期等形式来获得利息和手续费用等等,另一种是通过平台进行交易,让借款人与贷款人通络校园贷平台来进行借贷交易。以上两种方式的应用过程中,校园贷平台并不会参与其中,只是为借贷双方提供交易平台,因而从法律角度并不能以借贷关系的当事人的标准对其进行法律上的批判以及约束。从中也可以发现,如果校园贷平台存在串通借款方对贷款人进行摘片、隐瞒等行为是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但是,其在交易过程中若只是提供一个中立的平台就无法对其进行法律上的约束以及批判。

(二)预扣利息应当在本金中扣除计算

当前,校园贷在放贷之前普遍实行预扣利息的政策,这样就导致学生借款后收到的钱款比学生实际上要借的钱款少,但是校园贷仍然会以学生名义上的借款为本金来计算利息,如果学生不能按时还款,就会把逾期的利息计算到借款本金当中,然后再计算利息,这样就出现了利滚利的情况。基于该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也有明确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因而校园贷在放贷之前实行的预扣利息的政策的不合法的,也就是扣除的一部分资金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变相高息应当分别处理

变相高息主要指的是校园贷在放贷过程中利用罚金、复利、违约、管理费等方式来实现高息的目的,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出指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只有没有超过年利率24%就可以依法让贷款人按照约定的利息支付利息,但是超过年利率36%就可以不对超出的部分进行支付,已还的超过的部分也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追回来。

(四)构成犯罪应予以刑事制裁

当前,针对无法按时还清债务的贷款人多会实施恐吓、、滋扰等一些会侵害到贷款人的暴力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极有可能也会受到刑事制裁,其中涉及到的校园贷拘禁逼债、利用“裸条”逼债、贩卖贷款人信息等等方式也已经触碰到法律,需要予以刑事制裁。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校园贷的出现也是基于现实的市场需求,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需要相關法律规定的约束规范以外还需要家庭与学校方面的共同教育,在其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攀比心理的滋生,要要加强与学生的共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所粗,及时纠正学生内心的不良想法,全面保障学生能够有一个合理正常的消费需求,避免其陷入校园贷的漩涡的当中。

参考文献:

[1]岳宇翔.论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1):131132.

[2]贾薛飞.校园网贷的现状分析与管控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10):2022.

[3]房旭峰.高中生校园贷的现状分析及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8(27):145146.

[4]刘正阳.校园贷对高中生的影响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7(30):171172.

猜你喜欢

校园贷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用法律红线整治不良“校园网贷”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校园贷”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吗?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