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0-21江晓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效果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采用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每日一次的蒲地兰消炎口服液,依据患儿年龄确定剂量,一岁以内患儿半支/次,1~3 岁患儿1支/次,3次/d,同时对患有细菌感染的患儿予以口服消炎药,对于高烧的患儿予以退热贴敷额和口服布洛芬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额外使用小儿感冒退热糖浆口服。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以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效果良好,用药后患儿的相关症状、体征改善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感冒退热糖浆;症状消失时间;效果

【中图分类号】R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24-02

儿科门诊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儿科的诊断中占据最高的比例。其患病时主要出现鼻塞、咽喉肿痛、流涕、喷嚏、发热等情况,该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病毒入侵,且至今业内并没有对应的抗病毒药物。同时由于西药中抗病毒药物具有较显著的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的滥用抗生素治疗将会导致疾病更加耐药。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应降低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率。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应该选择更加稳妥的治疗手段,因此我们长期致力于研发新的治疗方案,我院研究使用了小儿感冒退热糖浆的治疗方案来治疗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中患儿男25例,女23例,年龄在3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为(3.11±0.52)岁;观察组中患儿男26例,女22例,年龄在4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为(3.31±0.47)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均相仿,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于两组患儿均予以每日一次的蒲地兰消炎口服液,依据患儿年龄确定剂量,一岁以内患儿半支/次,1~3 岁患儿1支/次,3次/d;同时对患有细菌感染的患儿予以口服消炎药,对于高烧的患儿予以退热贴敷额和口服布洛芬的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口服小儿感冒退热糖浆口服,每日一次每次8ml,由于患儿的年龄过低时需要降低药量,因此一岁以下患儿药量减半,一岁以上五岁以下患儿每次服用6ml即可。连续服用3天至5天[1],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记录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3疗效评定标准

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效:治疗2d体温正常,咽充血消失,流涕、咳嗽、喷嚏、鼻塞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d热峰下降,咽充血减少,流涕、咳嗽、喷嚏、鼻塞症状改善;无效:治疗3d患儿临床症状及体温没有显著改善[2]。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研究内的数据开展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率差异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儿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分析两组患儿相关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差异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5例出现大便次数多,对照组3例轻度腹泻,患儿疾病控制后,停用药物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于病毒导致,该病发病时或引发其他脏器,尤其是相邻脏器出现病变,如肺炎、中耳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心肌炎等。西药的治疗上多采用金刚烷胺、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式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改变RNA的结构从而破坏病毒[3]。该种治疗方式由于效果不明确显著且副作用较大,或威胁病患子女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上需要十分慎用。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上呼吸道感染属于感冒范畴,通过疏风解表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此种方式不仅治疗效果好,并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小儿感冒退热糖浆的主要药材有荆芥、桑枝、连翘、防风、紫苏叶、大青叶、板蓝根。该药方主要应对的便是需要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案例。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畏冷发热、頭痛咳嗽、伤风感冒等[4]。方中板蓝根味苦性寒,归肝、胃、胆经、心。可以帮助凉血利咽,清热解毒。药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能够显著抑制对流感病毒、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病菌与病毒;大青叶能够止血、解毒、清热、凉血。而其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说明:连翘是主要作用成分,连翘中含有连翘苷,能够很好地抗炎、抗菌;桑枝能够利关节、祛风湿作用:荆芥消疮、透疹、止血、解表散风,能够起到抗炎和抗菌作用,体外实验的结果表明:荆芥能够有效抵抗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还能抑制伤寒杆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和炭疽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荆芥能够达到解热镇痛的效果;大青叶具有广谱抗生素作用。其能够对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的抑制起到一定作用,同时还能够抑制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更是能够解热、抗炎;苏叶理气、散寒、和营、发表,能够有助于镇痛、抗菌、解热;防风有止痉、祛风解表、胜湿止疼的效果。综上我们认为,小儿感冒退热糖浆能够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低,避免了抗生素类药物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具有临床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曹亚芹, 于鑫光, 董玉斌, 等. 浅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法用量[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6).

[2]方敏超, 王依, 翟秀兴.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06):27-29.

[3]罗家远, 黎凯雯, 叶红. 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5).

[4]宋琳. 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23):76-77.

作者简介:

江晓,性别:女,籍贯:河北省 邯郸市 涉县,出生年月日:1983年6月18日,职称:主治医师,职务:儿科一病区副主任,研究方向:儿科

猜你喜欢

上呼吸道感染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分析
灵动耳环
热毒宁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没效果
痰热清注射液对上感久咳并颌下淋巴结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