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19-10-21杨萍丽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耐受力骨伤针对性

杨萍丽

【摘  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5例。常规组实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行针对性疼痛护理,比较常规组与干预组的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NR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组的NR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给予骨伤术后患者针对性疼痛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身体的恢复,得推广。

【关键词】骨伤;针对性护理;疼痛护理;术后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4-7484(2019)06-0221-01

骨折根据不同的骨折程度可以分为不完全骨折、完全骨折,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可以分为闭合性骨折以及开放性骨折,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可以分为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而骨折的愈合也一般要经过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1]。患者骨折后一般的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患者骨折本身疼痛以及术后创伤的疼痛,会对伤口愈合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骨折患者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其身体的恢复[2]。本文就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5例。常规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8~68岁,平均(42.3±2.5)岁;其中锁骨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8例,胫骨平台9例,尺桡骨骨折12例。干预组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19~70岁,平均(41.8±2.3)岁;其中锁骨骨折7例,股骨颈骨折9例,胫骨平台9例,尺桡骨骨折10例。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组的护理干预,比如术前指导、病情护理、术后注意事项指导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行针对性疼痛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护理人员全面、准确的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通过疼痛评分表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记录,该种方法是控制疼痛的基础,通过评估才可以确认进一步的护理实施计划。②对于骨折患者而言,疼痛与软组织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也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术后1至3天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疼痛原因、机制以及疼痛可能持续的时间,增加患者的耐受力;指导患者放松精神法、深呼吸法;转移其注意力,比如音乐疗法、指导想象松弛疗法,兴趣培养法等,患者通过音乐的感染会缓解精神的紧张,从而疼痛的程度得以降低。③根据患者的耐受力,给予止痛泵或者止痛药的使用;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协助其取舒适的体位,减少噪音、减少强光对患者的刺激,护理人员的操作集中进行,保证患者的睡眠状态,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降低疼痛程度。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对骨折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3],数字分级法用0至10分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0分表示患者无疼痛感,1至3分表示患者有轻度的疼痛感,4至6级表示患者有中度的疼痛感,7至10分表示患者有重度的疼痛感。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x±s、计数资料(搜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行t检验、χ2检验对比。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NRS评分

干预前,两组的NR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组的NR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表1。

3讨论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悦的感觉以及情绪上的感受,患者多伴有潜在的或者现有的损伤,疼痛会导致患者情绪不良,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甚至愤怒的情绪,不仅如此,患者会出现生理性生命体征的波动,比如血压升高、呼吸增快等,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同时,仔细观察其面部表情,了解患者的耐受力以及对疼痛态度,从而采取针对性护理[4]。

针对性护理是针对类患者的病情,针对某类患者制定出一系列的护理计划,以达到某种目的[5]。对于骨折患者而言从健康人突然变换为患者的角色,身体以及情绪均承受着较大的打击,对于预后的担心,对于医院、手术环境的恐惧等更会加重疼痛的程度。因此文本从患者入院开始评估情绪状态、疼痛耐受力、程度等,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给予精神放松法、音乐疗法、呼吸训练法等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在患者入院后便详细向其介绍疾病、医院、手术的情况,以增加耐受力,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疼痛情况有所缓解。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的NR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组的NR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经过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用于骨伤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了身体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梁建萍, 麦燕芬, 李子珍,等. 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1):177-178.

[2]王小燕. 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3(7):67+69.

[3]林素华. 针对性护理在骨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9):120-121.

[4]梁爱红.98例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63):279-279.

[5]曹小萍, 蔡晓娟. 针对性疼痛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中实施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8,388(20):95-96.

猜你喜欢

耐受力骨伤针对性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
左乙拉西坦口服对癫痫持续大发作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心理干预对孕妇早孕反应的能力和耐受力影响分析
体位护理对铸型肾结石经皮肾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疗效观察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