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活元素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价值探讨

2019-10-21蔡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实践价值生活元素小学数学

蔡军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小学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要求教师在讲解具体的知识点时,有意识地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以便辅助他们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并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不断简化知识传输的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对此,本文笔者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详细探究了将生活元素引入到该学科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价值和具体策略,以便为诸位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 实践价值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有限,很多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讲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利于使其吸收和内化,且会因此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将各种生活元素引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此让学生在较为熟悉的事物的引导下更加准确的把握知识的内涵,同时使其在探究和学习中进一步明确该学科知识的实用性,以便从整体上提高其学习的质量。[1]

一、将生活元素引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1.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趣味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更加关注的是知识传输的结果而非过程,因此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将理论性知识转变成学生比较熟悉的各种事物或场景,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不断活跃课堂的气氛,促使他们主动打开自己的学习思路,透过各种生活现象来深入和准确地把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

2.有利于训练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将生活元素引进到具体的授课活动中时,不仅能够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还能使其在探究中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途径有所了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的效果,最终推动他们数学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将生活元素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1.运用生活案例优化导课形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生活案例来优化课堂导入环节的形式与内容,以便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之后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教师在讲授《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的知识之前,就可以以超市置物架上各类商品的价格标签为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相关数字的具体特征,并鼓励他们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从相关的价格数据中得出的结论,然后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去回想生活中其他场所见过的相似的数字,由此让学生将自己置于现实生活中来了解和认知所学知识,并借此机会自然、流畅地导入新课内容,从而推动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和高效开展。

2.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老师还可以通过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来指导学生学习,以便将各类数学知识放置在特定的场合或环境中辅助学生理解,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位置与方向(二)》的内容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整个校园中的建筑物及其方位制作成一幅比例合适的平面地图,然后在多媒體设备上将其呈现出来,并在几何画板的帮助下带领学生一起测量不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和对应角度,然后要求学生分别将各个建筑物作为参照物,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其他建筑的方位及其角度,由此在富有趣味的生活情境中引导他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的效果。

3.引进生活实物辅助讲解知识

考虑到小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较强,因此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生活实物来辅助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物体的引导下更加快速地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比如,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时、分、秒》的内容时,利用真实的钟表指导学生认识表盘上每一根针的名称,然后通过旋转秒针、分针来让学生了解各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引导他们认识时间和计算时间,由此不断加深其对于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在讲解《观察物体(二)》的内容时,利用正方形的积木块辅助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拼摆和观察来培养其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并由此不断提高其对于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成效。[3]

4.组织生活实践巩固学生基础

在组织开展生活化教学工作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实践教学平台来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由此使其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如,数学老师可以在讲解完《折线统计图》的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到课下搜集和了解本地区最近一周的气温资料,并据此来绘制相应的折线图分析一周内的高温和低温天气,在实践中促使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数学老师也可以根据《克和千克》的知识鼓励学生到课下利用家中的计量工具测一下自己的体重或是书包、课本的重量等,继而使其在实践中对重量单位形成明确的认知,有效巩固其基础。

结语

立足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创新授课手段来辅助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应当有意识地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调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由此来推动其全面发展。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元素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整合,以便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感知和理解,并通过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来增强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而在活跃、有趣的授课环境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黎勤.探讨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69-69.

[2]顾全周.引入生活元素,构建魅力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7(04).

[3]李明祥.将生活元素引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及价值讨论[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

猜你喜欢

实践价值生活元素小学数学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概念—属性分离加工及其实践价值研究
关于参与式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研究
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融合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