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0-21于利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保障性住房问题

于利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保障性住房也开始被建成与使用,而且管理模式也开始逐渐朝着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模式发展,可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的环境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隐性问题,而本文则是就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问题;对策

保障性住房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基础保障问题,让人人都能有房子可住,从某方面来说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表现。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本就是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正所谓安居才能乐业,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安居问题也变得越发的严重,如何做好这一项工作更是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障碍之一。在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政府部门对于住房建设问题十分的重视,还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就近几年建设与管理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也对其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单一

就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来看,其建设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缺少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这也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相关部门也制定出了相应的政策以及规定,对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进行了规定,可以将土地进行出让的纯收益、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市政的财政预算中的资金作为其来源,可是这些来源的规定都不够明确,只有对市政财政预算中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进行了明确规定,而且还没有将其财产支出纳入到整个财政预算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保障性住房建设自然也就受到了制约。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不高

当前我国大多数保障性住房都是建设在较为偏远的地区,配套设施明显不够完善、交通也不够便利,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会在无形之中加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这也是保障性住房价值无法有效发挥出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有待提升也属于建设中的问题之一,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保障性住房维修率较高,这也就会直接影响群众生活质量,这也是群众放弃保障性住房的原因之一。

(三)保障性住房管理模式不完善

一些保障性住房建设开放商在获得土地使用权之后,在开发模式上大多是和商业化建设项目相同的,所以在价格控制上明显不足,这也直接促使中低收入家庭无法承受,也制约了经济适用住房本身的优势,直接违背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初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群众还会将保障性住房作为投资方、廉租房进行倒卖和出租,希望以此来获得利润。

(四)保障性住房准入与退出机制不合理

我国人口较多,居住就业以及收入呈现出来的状态也十分的多元化,所以一些隐性财产收入也就很难及时对其进行收集与统计,很难把握低收入家庭收入以及财产情况,再加上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现如今本就还尚未有效的落实到每个地区之中,所以保障性住房使用群体经常会出现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无法得到保障,高收入家庭挤占保障性住房名额的情况。除此之外,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多是使用终身制,即一次购买终身持有,部分群体在发展中已经步入高收入群体,可是却依然占有者保障性住房,享受着政府提供的一系列优惠以及福利,这也直接违背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初目的。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完善对策

(一)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充足

首先,为了能够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和效果,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的调动起地方政府建设的积极性,在发展过程中将其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有效挂钩,这样就能激励相关部门投身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之中,从而有效将促进这一项工作的有序实施。除此之外,中央财政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还可以为其设立起专门的住房保障专项基金,这样就能对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有效投资,从而进一步促进这一项工作的有序实施。其次,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要想有效缓解上述所提到的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单一这一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资金的投入,毕竟若是仅依赖于政府财政收入是明显无法满足群众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求的。为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渠道进行拓展,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满足这一建设的自己需求,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效能,让各渠道都参与到建设资金投入之中,亦或者是直接从金融结构获得专项贷款,这样就能进一步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质量,有效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二)做好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工作

在对保障性住房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在选址过程中结合居住人员生活便利需求来进行合理挑选,在设计以及规划过程中,最好是结合群众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面积以及户型设计,同时尽可能的对周边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进行完善,这样就能更好地便于群众生活,从而提高其居住的意愿,最大程度便于群众生活。在这一过程中,规划部门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家庭实际生活以及就业工作等问题,在建设的时候尽可能将地质选择一些重点发展区域,亦或者是公共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这样就能为群众今后生活以及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与便利。

(三)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模式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工作要想得到有效完善,首先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发展实际来制定出统一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构建出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进行建设与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立法上来对保障性住房保障标准、对象、资金来源以及水平等多方面来进行保障,从而真正发挥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的。为此,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相关不么一定要结合实际来制定出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在发展与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来积极推行地方性住房保障法规,同时制定出严格的住房保障进入以及推出管理办法以及专门的管理机构,这样才能对住房投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四)对保障型住房准入、退出以及监督机制进行完善

对于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对保障型住房准入、退出以及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具体而言,首先一定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确保居住的人员都属于中低收入的家庭,遏制高收入群体占有保障性住房。另外,對于居住保障性住房的人群,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出现转售或者是出租从中谋利的现象,这样才能将其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保障性住房本就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民生事业,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这一项事业的重要性以及数量也在不断提升,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建设与管理的难度,制约了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为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一定要提高重视,结合实际情况来构建出符合群众以及市场需求的保障性住房,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法律体系来进行管理与完善,这样才能真正有效促进我国健康发展,同时有效解决我国群众住房难等问题,进一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李玉刚, 叶斌, 魏晓丽. 我国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几种融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浅析[J].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2(1):3-7.

[2]马红强. 浅谈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1):59-61.

[3]王丽梅. 浅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吉林农业, 2012(5):201-201.

[4]皋娅萍. 浅析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制度障碍与解决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22):26-26.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保障性住房问题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析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的作用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民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对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