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有效转化学困生的路径

2019-10-21杨自佩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困生

杨自佩

【摘 要】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的能力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在理解题意、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学困生在这一方面的突破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学困生自身差异和教师施教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从关爱学困生、注重童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引导式教学等方面对学困生的转化提出几点改善意见。

【关键词】学困生;有效转化;路径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他们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和表达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但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有责任且有义务来改变这种现状,在关注全体、关注优等生的同时,要更多关爱学困生,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来引导他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

一、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使学困生重塑自信

让学困生喜欢老师的授课,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要有吸引力和魅力,这不单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要走进学困生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童心世界,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采用适合个性差异水平的教学方式来因材施教。假如忽略了童心的要求,那教学效果将是事倍功半,唯有了解学生的内心,教育活动才会更真实,教学效果才会更明显。

教师的“关爱”和“愉快的心情”是学困生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心里期待。教师要春风化雨循循诱导,只有保持耐心和充满爱意,他们才能受到正向教育,施教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学困生的成长需要关爱和呵护,也离不开鼓励和赞扬。教师应把忧虑和怒气留在心底,把笑意常常挂在脸上,送给学困生一条阳关道,一片艳阳天。另外,想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就需要和学困生之间取得最基本的信任。在教学中,信任学生是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学困生得到了信任就会产生自信,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得到教师信任的学困生,就会与教师更亲近,就会开始喜欢老师的授课,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及时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创造条件有效施教

学困生和优等生一样都存在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没有被挖掘出来。教师要关心和尊重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赞赏。通常情况下,学困生的内心深处缺少自信,会出现自卑和叛逆心理,他们认为老师不认可他,同学们看不起他,从而导致自己也厌恶自己。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这些学困生仅有的上进心也会被厌学的心理慢慢吞没,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要想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应该从根本上清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卸下思想的包袱,在愉悦的心情下恢复自信心。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根据学困生自身特点及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与任务,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也能完成,并及时进行适当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关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做“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练习题时,其他学生基本上一遍就能做对,而学困生需要经过反复的订正才能做对,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当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比如,某个学困生非常喜欢画画,教师就应该及时发现和重视,对她的兴趣表示认可,对他的作品进行表扬,并在后续的授课和指导过程中,善于运用图画和美学的方式来引导他[1]。

三、注重引导式教学,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的理念,所以要将合作学习放到实处,而把握好时机,这是挖掘学困生潜在能力的主要方式。比如,在课堂内小组合作中,首先应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有话说、有事做。通常情况下,教师惯于运用组内、组间交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但是这种方式只利于才思敏捷的学生,而反应稍微迟钝和不善言辩的学困生只听不言,久而久之会使学生连听的兴趣也被磨灭了,这样就达不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比如,在课程“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探究不同的辨别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困生在看图口述时能清晰的理解由于观察点不同,观察的方向也隨之变化这一概念。其次,让学困生在合作活动中有事可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跟着动起来。以“百数表”教学为例,可以让学生先填表格,然后观察,最后再分析所填的表,让每位学生都亲身投入其中,都有任务可干。再次,让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乐趣,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尽可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并参与其中带动学生,及时给予学困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呵护其积极性,使他们增加自信心[2]。

总的来说,学困生的成功转化是教师们应当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学困生的阳光成长,而且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应该把爱和关怀更多融入对学困生的教育中,要理解、宽爱和尊重学困生,在重视学困生主要课程学习的同时创造条件,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其特长。对学困生的闪光点,多加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也有收获的秋天,使他们不断地在成长中培养自信,唤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从而转化为他们学习和要求进步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葛刚.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践行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02):100~101.

[2]卢维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118,131.

猜你喜欢

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路径
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法
如何转化学困生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谈如何促进学困生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途径和方法
浅谈如何让学困生扬起自信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