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路径
2021-09-10蒋艳荣
蒋艳荣
摘要:一般而言,各学科都会有学困生,他们的知识学习进度较慢、知识学习水平较低,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平均成绩,也影响了自身之后对知识的学习进度,难以获得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知识教育的时候,自然需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关注班级上的学困生,强化对学困生的教育,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教师展开教学,不仅仅是一味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基于教材展开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多多了解班级上的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困难点,并强化对学困生的教育,使得学困生能够获得有效的转化。为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路径,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一、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力,加强知识辅导
对学困生来说,基础知识比较重要,掌握基础知识,能够使得他们更好地应对现在和之后的知识学习。因此,要想使得学困生获得有效的转化,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强调对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加强对学困生的知识辅导。
小学数学教材内的知识是具备一定的联系性的,学生倘若没能好好掌握之前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在当下和之后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为此,在展开对的学困生的教学辅导时,笔者会多多了解这些学困生的学习基础。为此,笔者还专门依据学困生所学习的知识,设计了摸底试卷,引导学困生解答。笔者会分析学困生的试卷解答情况,并会通过学困生比较具体化的试卷解答情况,了解学困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明晰学困生的知识遗漏点,并会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展开对学困生的基础知识教育。这样,学困生便能够扎实基础,更好地应对当下和之后的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关注学习水平,优化教学形式
教师的教学形式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在展开对学困生的知识教育时,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尽量基于学困生比较具体化的学习水平,将教学形式进行优化,以此展开对学困生的有效教育,促使学困生更好地接收教育,让学困生获得较好的发展。
在展开对学困生的教育的时候,笔者会尽量优化教育形式,尽量将自身的教学符合学困生的发展需求。如,在与学困生的沟通中,笔者发现学困生往往比较喜欢信息化资源,会对视频、图片等资源感兴趣。依据学困生所具备的这种特点,笔者便会借助信息技术展开对学困生的教育,强调对学困生的信息化教学,以使得学困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知识,让学困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笔者也会适当且科学地实施游戏化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困生集中注意力,让学困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此外,笔者也会展开对学困生的学习习惯的培育,强调学困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记笔记和课后复习,以使得学困生能够在良好的知识学习习惯指导下,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困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
三、注重情感教育,强化心理辅导
在展开知识教学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并应该基于学生比较具体化的情感,展开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以使得学生拥有较好的心理,让学生因此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及逆行知识的学习,为助力自身学习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奠定好基础。
自身不好的心理和情感往往会影响自身的知识学习效率,使得自身的学习能力难以获得发展和提升。因此,在展开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时,笔者会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如,笔者会主动与学困生做朋友,会积极与学困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学困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使得学困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把笔者当成朋友。这样,学困生便能够更好地接纳笔者所课堂上的知识教育,更集中注意力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展开对学困生的教育时,笔者发现很多学困生的自信心不足,这就导致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他们的学习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应对这种情况,笔者便会多多关注学困生的言行举止,依据学困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点,及时的展开对学困生的教育,使得学困生能够在笔者良好的教育形式的指导下,建立起自信心,使得自身能夠更好地应对知识的许欸小,从而让自身能够有动力、有激情进行知识的学习,使得自身的知识学习水平能够因此获得发展和提升,笔者也因此能够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上,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知识教育的时候,应当深入分析班级上的学困生,从加强基础知识辅导、优化教学形式和注重情感教育这三个方面展开对学困生的教学,使得学困生不仅掌握所学习过的知识,还能够掌握知识学习的技巧,更好地展开知识的学习,发展自身的知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江. 初探学困生转化的对策[A]. 教育部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中教创新教育研究院.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05:2.
[2]宁林生.对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浅见[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