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探究

2019-10-21谢明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概念教学初中数学

谢明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也是导出数学定理法则的重要基础,要想发挥数学学科的思维锻炼和素质培养功能就不能忽视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优化。而最好的知识学习方式是主动学习,只有当学生们以自觉、自愿的姿态加入到初中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才能深化。故要想提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质量,我们就有以有效的教学引导措施支持学生在数学概念探究课堂中的主动认知行为。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探究

概念作为结论时是逻辑的原始点、基本点,而对概念的学习的过程又是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受到传统教学方式束缚较大,教师在组织概念教学时,仍然喜欢以大量习题训练来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记忆。而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们记住数学概念,但却导致学生会背诵不会应用,思维僵化、视野狭窄,根本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考试题型,数学综合素质一直得不到较好的提升。故要想提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质量,我们就要采取适宜的方式强化初中生在数学概念课堂中的主动认知行为。通过不断的教学探索,我将初中数学中可以用于教学实践的方法总结成了如下四点,现一一论述如下:

1、依托情境,总结概念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演化而来的,现实生活是数学概念产生的母体。故要想提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质量,我们不妨试着选择并还原适宜的现实情境,以现实情境为依托展开知识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的辅助之下,轻松完成对数学概念的探究。

例如:在“菱形”概念的教学过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中国结、伸缩衣架、推拉门图片,然后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图形叫什么图形吗?”“菱形。”学生答。“哦?那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形呢?”我又问。“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答。“特殊在哪里呢?如何就能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呢?”我追问道。“四个边都相等。”学生答。“那两个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菱形呢?”我继续问。“不确定,邻边相等的是,对边相等的不一定是。”学生答。

就这样,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之下逐渐总结出了菱形的定义,并从概念中引申出了菱形的性质,掌握了菱形的判定方法。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以图片教学和问题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了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在对现实事物的观察与探究中激活了自身情感,总结了菱形概念,发展了数学思维。

2、合作探究,解读概念

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要想突破初中生的阶段性思维局限,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数学概念的探究之中,我们不妨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维护学生们在数学概念探究过程中的话语权,让学生们尽可能的在对数学概念产生过程中理清概念形成的全部过程。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概念时,我先根据自己对学生动手能力、总结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将能力上可以互补的学生分成了四人探究小组,然后展示如下问题:

(1)什么样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至少給出哪些条件才能保证不同人绘出的三角形全等?

(3)全等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接着,学生们纷纷就上述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最终在对与同伴的讨论、探究和亲自实践中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合理方式组建知识探究小组,然后以问题驱动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探究,让学生们在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中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获得了独特的概念认知体验。

3、图像辅助,深化理解

虽说初中生已经进入学校教育中的中级阶段,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他们仍然是一群未长大的孩子,在自身思维能力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下,他们对抽象符号和文字的感知能力要比对形象的图像的感知能力弱很多。故在理解初中数学概念的时候,我们不妨以图像辅助学生们理解记忆文字,充分的认知数学概念。

例如:在“正数和负数”概念教学过程中,我问学生们:“同学们什么是负数呀,负数的概念是什么呀?”在学生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之后,我继续问道:“那你们知道什么是正数吗?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分界点是什么呀?”“正数是前面没有负号的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分界点是0。”学生答。“哦,那0是正数还是负数呀?”我又问。“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答。“那你们可以用数轴将正数、负数和0表示出来吗?”我继续引导道。

随后,学生们通过画数轴,标记0和正负数等方式完成正负数概念理解应用任务,降低了学生们的概念记忆难度,提升了概念教学效率。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数轴辅助学生记忆正负数概念,化文字为图形,在兼顾学生阶段性认知特点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了学生的数形转化思想,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内化和发展。

4、定期反思,体系构建

课堂反思环节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点睛之笔”,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课堂反思过程中去,不仅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们梳理所学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升华自身思想。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衍生依据,以数学概念为核心进行数学反思,可以有效的降低知识梳理难度,让学生们更轻松的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故在进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定期反思。

例如:在《有理数》章节教学完成之后,我为学生们组织了一次数学知识整理课。

首先,我问学生们:“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中有哪些子概念,这些概念分别衍生出了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们以组为单位绘制知识结构图。

接着,我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将学生的绘制的知识结构图一一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们在对这些知识结构图的鉴赏和评价中完善了自身的数列知识架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数学知识体系,这为学生在以后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灵活调用数学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促进学生数学概念应用能力的提升。

总之,数学概念是数学的细胞,也是我们在初中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部分。故要想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我们就必须以情境为依托,以合作为途径,以图像为辅助,帮助学生们参与数学概念自主探究过程,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光兵.优化概念教学,夯实数学基础[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04-105.

[2]熊知龙.探寻概念教学基本路径 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23):4-7.

[3]张鑫.以一次测试反观初中数学概念教学[J].辽宁教育,2019(17):44-48.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概念教学初中数学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