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培训
2019-10-21李玲雷光辉姜波
李玲 雷光辉 姜波
摘 要: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的成才與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培养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一直是高校思政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文章从辅导员胜任力特征的角度出发,从心理辅导培训的重要性、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心理辅导是提升辅导员胜任力的重要途径,为高校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辅导培训;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7-0152-03
Abstract: As the backbo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nselor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talents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counselor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thesis, the importanc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ultivating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etence characteristics of counselor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competency of counselor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ounsel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ultivating; college counselors; competency characteristics
在高校大学生人数增加以及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力量,其群体特征及胜任能力的高低必将影响大学生的培养。如何选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一直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胜任力特征的概念,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的群体和领域构建不同的理论模型并基于理论模型将胜任力特征进行应用推广。2004年杨继平、顾倩首次将胜任力特征引入到高校辅导员群体的研究中,自此之后不同学者基于自身对胜任力特征以及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胜任力模型。这些研究为高校辅导员的招聘、选拨、培养和考核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为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理论探索方面,而基于理论基础上的实证与应用研究非常少。本文基于自身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结果以及多年对辅导员培训的工作经验,提出将心理辅导培训作为提升辅导员胜任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以期为辅导员的胜任力特征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心理辅导培训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必要性
社会的急剧变化带来群体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心理状态的一系列改变。大学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所带来的冲击:扩招带来就业压力的增加、阶层差距的扩大带来的生存焦虑、社会不公带来的心理失衡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等,大学生中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人数不断增加,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因精神或心理类疾病所导致的休学、退学人数不断增多。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高达16.5%,[1]这个比率还有上升的趋势。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途径,心理的健康水平、人格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非常匮乏,在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一般在1:500,甚至更高,而我国高校,据不完全统计,仅有少数高校能达到1:5000的比例,这还不考虑近年来大量新入职的新手咨询师。可见,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从业人员在数量上质量上都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知识水平,提升辅导员的心理辅导技能,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也是辅导员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的必然要求。现在高校大学生主要是95后,这是一批在新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必然有着新时代的气息。因此把握这种气息,抓住新时代大学生的脉搏,是走近学生内心,贴近学生心灵的必经之路。提升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
二、心理辅导培训作为提升辅导员胜任力途径的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胜任力特征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即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2]基于对胜任力的理解,麦克利兰进一步提出关于胜任力的冰山模型,按照这个模型,知识与技能浮在水面之上,是外显易改变的,这也是对胜任者的基本要求。价值观、个人特质、自我形象、需求与动机则深藏在冰山下部,属于胜任力中的内隐部分,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心理学家Spencer(1993)也提出胜任力特征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可以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开来的任何个体特征的结合。[3]
国内学者仲理峰、时勘(2003)提出胜任力特征即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包含了知识、能力、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这六个层面。[4]顾倩(2004)在《大学辅导员胜任力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中对辅导员胜任力进行了研究,提出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结构包含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职业忠诚感、个人魅力、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心理辅导能力、理解尊重学生程度、原则性、参与能力12个维度。[5]郝英杰(2007)从能力、素质、人格魅力三个方面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CCR模型。[6]邵凤雨、张鹏(2008)认为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由工作态度、价值观、工作能力和个人魅力四个维度构成。[7]
纵观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对于胜任力的定义还有很多的分歧,但也得到很多一致的结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胜任力包含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内在的动机以及个人魅力等。顾倩(2004)则将心理辅导能力也作为胜任力的一部分。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胜任力的提升应该从这些基本的特质入手,高校在辅导员培训中也应该以这些特质的改变和提升作为培训的目标。在这个前提下,心理辅导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非常的合适的手段,因为这些特质在心理辅导中都能直接得到提升。当然心理辅导能力的提升仅仅是心理辅导培训的效果之一,加强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不仅仅能提高辅导员应用心理学知识来辅导学生,更能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处理学生问题,帮助学生成长。同时心理辅导知识的获得,也能某种程度上让辅导员更好地认识自己,利用心理学知识为自己服务,获得个人的成长。已有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辅导员对心理辅导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存在显著差异,重点大学辅导员知识的掌握情况高于普通本科院校,专职辅导员显著地高于兼职辅导员,获得优秀称号的辅导员也显著高于未获此称号的辅导员。[8]
三、心理辅导培训在提升辅导员胜任力特征中的作用
(一)心理辅导培训能扩展辅导员的知识基础
辅导员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方法。目前,95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朝气蓬勃,更加独立,个性更加鲜明和张扬,也更容易冲动,他们身上既有80后、90后大学生普遍的特征,同时也有新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时代在变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在变化,他们的群体心理特征也同样发生着改变。因此,如何更好地认识他们,更准确地掌握这个群体的发展规律,需要辅导员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而心理辅导培训能满足辅导员知识学习的需求。
在心理辅导培训中,《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不仅向辅导员传授心理发展各阶段的特点,也培养辅导员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学生。《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能帮助辅导员掌握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在学业问题比较普遍的985、211大学来说,学业辅导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也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异常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类的课程则可以让辅导员掌握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知识,帮助辅导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对学生出现的精神心理问题做出评估,并寻求资源,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医院的共同努力下,科学及时有效地帮助精神心理疾病类学生,避免精神心理问题转变为危机事件的可能。同时,危机干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帮助辅导员在校园危机事件的处理中,能够更加冷静、沉着,有效应对、化解和处理危机。当家长因学生问题向学校求助时,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也可以帮助辅导员在第一时间将科学的知识、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家长,帮助缓解家长因孩子出现问题带来的焦虑,为学校、院系、家庭三方合作应对学生精神心理问题打下基础。
对于绝大部分辅导员来说,尽管对辅导员的学历要求已经从本科生提高到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然而,学历的提高并不意味着辅导员对辅导员岗位所需知识的增加,因为大部分的辅导员都不是思政相关专业毕业。也就是说,不管是本科、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其在辅导员工作中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因此,心理辅导培训对辅导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学习的内容也恰好和其工作的对象是一致的。心理辅导培训能让辅导员用一个更为科学的视角来看待辅导员工作和学生,而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成长经验来引导和指引学生的成长。
(二)心理辅导培训为辅导员提供工作中必要的技巧
以学生为本,走近学生内心,贴近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是一门需要技术和技巧的学问。长期以来,辅导员一直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扮演的是教师的角色,说教、指导、引领一直是辅导员对待学生的方式。然后这个方式在面对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的现代大学生,有时很难取得期望的效果。现代大学生需要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但是他们更渴望被理解,被倾听,被关注。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里,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温暖与安慰。因此,辅导员需要调整传统的与学生交流的方式,采用更人性更容易触动内心的方式来面对学生。
心理辅导培训中,辅导员需学会和应用积极关注、共情、真誠、尊重、理解、解释、面质等知识和技术,这些技术就像辅导员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帮助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能站在学生角度,感受学生之所感,真正的去理解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关注每个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相信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心理辅导技能培训也能帮助辅导员在面对有问题的学生家长的时候,可以利用家庭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理解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意义。找出家庭各成员在学生心理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妥善运用家庭治疗技术,去扰动问题学生的原生家庭,让家庭成为学生改变的资源。让家长不仅意识到家庭的问题,更为家长科学的应对学生问题提供了一个途径。
(三)心理辅导培训帮助辅导员自身成长
人无完人,辅导员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其自身也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其人格的完善也是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大部分的年轻的辅导员来说更是如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可能发现,自己会特别的喜欢某一类学生,或者特别讨厌某一类学生,或者容易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失控等。这些问题会给辅导员带来困扰,辅导员可能也很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问题都可能在心理辅导培训中得到解答。心理辅导培训,不仅让辅导员更好地看清学生的优缺点,更能够让辅导员看到自己的优缺点,更好地认识自己,获得成长。
在心理辅导培训中,会有很多关于人性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讨论,这些思考和讨论会在深层意义上影响辅导员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广泛的影响辅导员的生活和工作。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辅导员会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对自我有更好的觉察。帮助辅导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目前的自我进行剖析与解构。辅导员在对自我的不断反省与认识中,获得新的领悟并构建新的自我。辅导员在培训师的帮助下,可能看到自我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也可能将潜意识中的情结暴露出来,在意识层面获得修通。辅导员在心理辅导培训中也将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更好地控制自我的情绪,对情绪有更清晰的觉察,因而能及时地释放负面的情绪,拥有更好的抗压能力,缓解职业倦怠。所以,心理辅导培训不仅仅是对学生工作的一种再培训,更是辅导员一趟心灵的旅行,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一个途径,人格自我完善的契机。
(四)心理辅导培训增添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
心理辅导培训是辅导员的自我修养的一个途径,随着辅导员的个人成长、人格的自我完善,其将散发更多的人格魅力。
在心理辅导培训后,辅导员学会了倾听,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妥善利用各种技巧进行引导。在学生工作中,他可以更好地控制自我的情绪,也能更好地觉察学生的情绪情感。同时,由于辅导员更加接纳自我,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他变得更加真诚,更加包容,对学生会有更多积极的关注,能让学生感到包容,支持和理解。辅导员会变的更加热情,职业倦怠感减少,对生活对学生充满更多的期待,这些期待通过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传达出去,为学生所感知。这一切都容易让辅导员充满人格的魅力,获得学生的喜欢。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人生的导师、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其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保障。心理辅导培训作为提升辅导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能为辅导员提供知识上的储备,为辅导员提供工作技巧,更能让辅导员自身获得成长,帮助辅导员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研
究报告[R].2003.
[2]汪祝华.基于结构——功能分析的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3]左颖慧.基于内隐观和他评的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4]鲁玉福.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5]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4(ll):21.
[6]郝英杰.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建模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6.
[7]邵凤雨,张鹏.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8]方颖.心理辅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