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草行业廉洁风险防控体系运用实践探索

2019-10-21方华

西部论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廉洁风险监督执纪

方华

摘 要:廉洁风险防控体系防的是“风险”,治的是“未病”,在烟草行业运行以来,虽然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改进,否则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廉洁风险;监督执纪;三力三感

201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全行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2017年国家局又提出了着力抓好向懒政行为、“内鬼”行为、腐败行为“三个作斗争”要求防治系统性廉洁风险。廉洁风险防控体系防的是“风险”,治的是“未病”,在烟草行业运行以来,虽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改进,否则就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烟草行业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对防治系统性廉洁风险认识不够到位。一是态度不积极。有的单位对开展风险排查不主动、不重视,认为抓卷烟经营、抓打假打私才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其它都是务虚的、形式的、无关紧要的。二是规矩意识差。有的员工缺少纪律规矩意识,事先不预防,等出了问题还觉得自己冤枉。三是思想有顾虑。有的不想多找廉洁风险点,怕查找出来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受人监督。

(二)对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执行不够到位。一是有的单位不够重视,对于本单位制定的防控措施一报了知,抛之脑后,没有向员工及时传达,没有督促贯彻落实。二是有的单位人员少,在执行上有困难,比如假烟库房管理,有的基層单位做不到双人管理。三是有的单位预警机制得不到顺畅运行,日常监督和合力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三)对抓好“三个作斗争”理解不够到位。国家局提出要求,要着力抓好“三个作斗争”,目前,仍然有个别员工对此认识不上来,不能结合自己岗位查找廉洁风险。比如,有的员工对防治懒政风险认识还不够深刻,谈岗位风险多,谈作风风险少。有的对整肃“内鬼”行为理解不够到位,意识不到发现违规经营问题不上报也是廉洁风险。有的对惩处腐败行为认知还停留在贪污、受贿行为上,对于其它腐败行为防范意识较差。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认真分析,可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存有应付心理。有的单位在卷烟经营、打私打假上谋划多、落实细,在从严治党、风险防控上关注少、办法空,把党建工作当任务应付,没有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二是持有怕光心理。有的单位把廉洁风险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甚至是违规违纪问题视为家丑,总觉得问题摆到桌面上会给领导脸上抹黑,在上级领导面前没有面子,没有成绩。三是抱有侥幸心理。即便发现问题,也总是遮遮掩掩,抱着能瞒则瞒、能瞒一时则瞒一时的侥幸心理,以至于事态扩大,超出掌控,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三、具体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综合以上原因,应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聚焦“三力”,增强“三感”。

(一)施加压力,切实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使命感

“压”是个动词,既要有动作、有抓手,又要有力度、有力量。一是要签“责任状”明责。用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责任书》,通过制定详细责任清单,用好链条式传导、倒逼式追责等督导手段,切实健全完善上下有机互动、逐级压力不减的责任传导机制,努力构建清晰直观、内容具体、易于操作、人人尽力的责任体系。二是要抓“牛鼻子”考责。主体责任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绩效考核这个“牛鼻子”抓没抓住,抓住了“牛鼻子”,主体责任就会跟着落实。所以,要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是否发生违规违纪行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运行等方面工作情况作为减分项甚至是否决项纳入到绩效考核的范围,充分发挥考核对干部的激励鞭策作用。三是要“拍板子”问责。把问责作为管党治企的利器,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管企主体责任不力、发现廉洁风险问题不预警、不上报、不处置的单位和部门,实事求是、精准问责,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真正把问责作为加强管理、促进工作的有力手段。

(二)凝聚合力,切实增强履行监督责任的责任感

监督是纪检部门的首要职责,但监督不能靠纪检一个部门来完成,需要整合监督力量,切实发挥监督的作用。一是要凸显监督专责。监督是纪检部门的首要职责,要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质量水平。要紧盯专卖执法、市场营销、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打招呼、早提醒,真正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与预警机制“四种方式”对接融合,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二是要形成监督合力。各监督职能部门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监督检查中都可能发现问题信息,特别是审计部门还经常发挥“排雷”的作用。这些职能部门应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既要管好自己的“自留地”,也要种好监督的“责任田”,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做好分类,与廉洁风险点比对,确属廉洁风险点的按预警程序处置。三是要完善监督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力量,信息共享,努力形成防治系统性廉洁风险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形成“1+1>2”的联动效果。

(三)加大推力,切实增强防范廉洁风险的紧迫感

要加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的宣贯,通过多措并举,让每个单位像熟悉管理业务流程一样熟悉防控措施,既要知道“怎么干”工作,更要知道“怎么防”风险。让每个岗位员工像熟悉岗位职责一样熟悉廉洁风险点,既要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又要知道自己“不该干什么”。一是要强化培训宣贯。召集相关人员召开防控体系运行培训会议,进一步增强各单位的廉洁风险防范意识。深入到基层单位开展体系运行巡讲,面对面传授风险防控方法,由“要你学”向“教你做”转变。二是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好一站(行业网站)一刊(行业报刊)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全员学习廉洁风险的舆论氛围。三是开展多样学习。要组织各单位通过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对照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让风险防控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切实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知风险、不冒险、求保险”的风险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 詹灿芬,杨胤,陈泉根.厦烟企业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初探[J].科学时代,2014(23).

[2] 南曦,赵枫,蒲力戈,etal.构建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策略研究[J].航天工业管理,2018,No.414(07):20-22.

猜你喜欢

廉洁风险监督执纪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的探索与实践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关于国有企业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思考
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思考
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
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的实践与探索
试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廉洁风险防控
落实纪法分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建立廉洁风险防范机制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