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2019-10-21宁河马雪梅

西部论丛 2019年28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必要性存在问题

宁河 马雪梅

摘 要:结合当前中职德育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加强校企德育合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探究并实践校企德育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途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存在问题; 必要性; 中职德育教育体系建设

学校德育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认识、体验与践行,形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一种模式。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和企业在传授中职学生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在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德育评价、德育方式与途径上,中职学校与企业都存在差异,中职德育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探索和实践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新体系,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企双方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合作层次低。

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和企业虽然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校企双方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认识还不位,学校看重的是校企合作的形式,忽视利用企业文化和德育资源对进行学生德育教育。企业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情况,看重学生的技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中职学校有关德育部门与企业的对接还不够紧密;企业参与德育教育意愿和积极性不高。校企双方德育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合作实施的广度、深度不够,校企双方德育合作层次低。

(二)德育教育内容传统,德育教育方法单一,学生参与主动性不高。

中职学校的德育内容空泛、传统,过于理想化,注重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培育。在德育教育方法上,对中职学生特点把握不准,沿袭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没有遵循德育教育应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教育方式。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主动参与意识不高,德育效果不理想。

(三)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目标不明确,缺乏量化考核目标。

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校企合作德育目标不够明确,德育手段单一,缺乏职业学校特色。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没有将考核结果和培养过程相结合,考核内容重点不突出,考核指标体系重理论考试,缺乏德育过程考核和量化考核标准。考核多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主观定性词语,存在考核结果不重视、不反馈的现象。德育评价主体不全面,评价主体多是学生和实习指导老师,缺乏企业和社会参与。因此,探讨建立一套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就学校而言,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了学生的德育,就抓住了学生的人生。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培养学生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职业能力和技能;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保证作用。就企业而言,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优秀品德的人才来合理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就学生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招聘员工除了要具备专业技能外,更重视员工的职业素养,把人品、敬业、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作为招聘员工重要条件。校企合作,搭建中职学校和企业之间德育教育的桥梁,将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有效对接,中职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育人环境和资源,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同步提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目标。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校企合作的“54321德育教育工程”,推进“共建、共育、互利、共赢”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建立“学校+企业”的两个德育教育阵地,把德育教育贯穿中职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德育教育制度,共同制订德育教育方案,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共同进行德育管理工作,共同进行德育考评、考核”的五个共同德育育人机制。打破传统德育育人模式束缚,全面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项合作。实现以“学校对接企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的三个“对接”为标准,搭建“企业文化进校园、德育课堂进企业”的“二进”互动,最终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一个共同目标。

四、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机制体系(图1)。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根据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成立校企德育合作委员会,构建由校企德育教育管理机制,校企德育教育保障和激励机制,校企德育教育反馈机制,校企德育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组成行之有效的校企德育教育合作机制体系,确保校企德育教育之间的衔接,相互支持和德育教育得到全面落实,保证校企德育教育运转有序。

(一)中职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由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组成的校企德育合作委员(图2)。

按照“战略合作,校企家共建、共管、共教”的原则,具体负责德育素质需求预测,德育培养目标和德育教育计划的制订,负责协调校企德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校企德育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二)建立运行高效、整体衔接,目标明确的校企德育合作管理机制。

校企德育合作委员要加强和完善管理手段,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细化企业、学校在德育合作中责任、权利和义务,保障校企德育合作委员组织系统正常运转。明确校企双方的德育目標,德育教育要求,明确校企德育合作中各类人员在德育教育中的职责,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德育积极性,使校企德育合作管理有据,管理有效。

(三)加强德育教育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校企德育合作机制要高效运行,一靠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做保障。中职学校必需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组织从事德育工作老师深入企业,学习和吸收企业的德育文化,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专兼结合、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二靠校企双方加大德育经费的投入。充实德育设施和资源,优化德育育人环境。制订各种德育工作奖励措施,提高德育老师待遇,调动德育老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健全德育工作反馈机制。

健全高效的校企德育合作反馈机制,是校企德育合作顺利进行开展并取得成效的有效保证。校企德育合作双方根据自己在合作中的德育职责、德育任务和德育开展的情况,建立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德育管理檔案,记录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的动态表现,作为校企德育教育交流考核和评价的依据。校企双方要做到德育信息的定期交流和定期上报的工作制度,确保校企双方对学生德育情况的及时掌握,使校企双方能及时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学生德育教育的优点和不足,制订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案,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五)完善具有校企德育合作教育特色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坚持评价与考核全面、多元、系统、实效的原则,采用量化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由学校、老师(班主任)和学生构成的评价与考核多元主体,完善科学有效的校企合作德育教育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根据学生在政治意识、岗位职责、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等多方面考察,作出评价与鉴定,并将学生的德育考核与评价贯穿三年中职学习、生活和实习,实施全程式的评价,实现全程跟踪管理。

五、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创设校企合作背景下,德育教育互动工作平台。

以校企合作,学生到企业实习为切入点,对中职学生德育进行合作教育。学校利用企业的德育资源和与德育相关的各种德育环境和氛围,校企双方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情况,从德育内容、方法和目标等诸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创设德育教育互动工作平台,负责制定和完善德育工作方案,学生实习德育工作的指导、过程协调。双方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岗位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有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挖掘校园文化,利用企业文化,充实中职德育内容。

中职德育教育内容目前存在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的问题。中职学校应立足校情,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特点,挖掘中职校园德育文化,进行德育内容创新。中职学校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方向,但不能依靠简单的灌输,要着力于挖掘和培育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为一体的校园德育文化。在现代企业中,企业重视劳动态度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敬业创新的精神,企业员工的自律高效、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效益、品牌等的价值观念,都可以纳入中职德育内容的体系建设中,渗透到中职校园德育文化建设中,形成校企德育共同教学,共同培养,实现校园德育文化和企业德育文化的零缝衔接。同时改变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德育课堂进企业,把校园德育文化与企业德育文化有机融合,让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学生通过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岗位要求等内容,践行道德标准,完成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完整过程。

(三)提升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和企业导师队伍建设。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育人工程。中职德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德育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专业技能知识,成为“双师型”教师,才能胜任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企业导师是校企德育合作的衔接者和推动者,具有企业员工和兼职德育教师的双重身份。中职德育教师进企业,接受再教育和实践锻炼。同时通过德育课堂进企业,与企业导师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师的德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企业实践中创新德育教育新方法。

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应利用新契机、新资源,发挥企业德育资源优势,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途径,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改善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敏《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德育工作实践探讨》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第6期

[2] 张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年第03期

[3] 覃坤清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中职德育工作的探索》 2017 年18期

[4] 梁晓丽《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德育体系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           2015 年27期 -81-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时空融合、知行合一、师生多维互动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研究》(GXZZJG2019B177)”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必要性存在问题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