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10-21肖婷黄小红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治疗仪例数神经功能

肖婷,黄小红(通信作者)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 (江西九江 33200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发病率极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占比70%左右,好发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该病是指在饮食不当、过度饮酒、情绪波动大、高血压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致使脑局部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脱落,脑内部分组织供需血液量失衡,使脑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类疾病[1],具有突发、病情转化迅速等特点,患者预后差,约60%~80%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认知障碍[2],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研究表明,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取得较显著的疗效,其对改善患者脑内循环,保护缺血神经元,调节神经功能具有积极意义[3]。本研究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基底节区梗死38例,腔隙梗死16例,桥脑叶梗死10例,侧脑室旁梗死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试验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38~71岁,平均(57.1±4.3)岁。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39~70岁,平均(56.6±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均根据患者颅内CT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表现明确诊断、显示存在责任病灶;患者及家属均知晓试验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脑出血及意识、沟通障碍患者;合并其他颅内疾病或脏器、系统存在严重疾病患者;研究用药禁忌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性给予营养脑神经药,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对症治疗,如给予患者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片口服及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上海晋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JD-2008)行脑电刺激治疗:取患者两侧耳后乳突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将主电极放置于选取部位皮肤表面,并进行固定,辅助电极放置并固定于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的患肢侧,开启电源,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对电刺激的耐受能力合理调节仪器参数,将刺激模式、强度、频率、比率分别设置为1或2、30%~90%、136~200次 /min、1:2,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30 min/次,1次 /d,治疗14 d。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Barthel指数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各项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0%,可正常生活、工作;有效,患者各项症状均明显好转,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生活基本可以自理,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20%~89%;无效,症状、体征及NIHSS评分均未见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上下楼梯、大小便控制、吃饭、行走等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分值0~100分,评分越低,患者自理能力越差。(3)应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试验组 43治疗前 18.3±5.0 48.1±4.1治疗后 8.3±3.7ab 67.1±5.1ab对照组 43治疗前 17.9±4.8 47.6±5.3治疗后 11.8±4.0a 55.2±5.8a

3 讨论

脑梗死病理过程复杂,供血障碍,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神经介质增加,脑细胞钙过量,炎症反应等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血流重建,促进缺血脑细胞恢复是治疗该病患者的关键。溶栓治疗是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其对治疗时间窗有较高的要求,患者需在发病6 h内进行治疗,应用局限;脑营养剂、抗血小板聚集也是治疗该病患者的常见方法,但生存患者仍存在较高的残疾率。

本研究针对脑梗死患者给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行脑电刺激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的作用机制为:(1)可通过仿真生物电通过颅骨屏障直接作用于脑细胞、脑血管,可使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促进神经递质释放,从而减轻皮质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与能量消耗,减少神经细胞死亡,加速神经组织结构重建[5];(2)可对神经传导通路形成有效刺激,扩张脑血管,增加相应缺血部位的血流量,加速脑血液循环及脑能量代谢,从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3)对病灶区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阻断脑损伤发生的相关病理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减小脑缺血梗死面积,纠正患者脑水肿等症状,恢复脑局部血流量供需平衡,加速脑损伤修复。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采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行脑电刺激治疗可取得较显著的疗效,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脑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运动、认知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治疗仪例数神经功能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更正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